我对罢工的前景谨慎悲观。
美国工人运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除了吃公家饭的和运输行业的工会依然强势以外,其他各行业的工会组织大多已经接近崩溃了。这其中制造业作为传统的工会重镇又是崩得最严重的那一个。2002年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工会成员占比还有14.3%,到2022年就只剩7.8%,已经低于全美平均值。

行业 | 2022年就业人数 | 工会成员人数 | 工会成员占比 |
农业 | 125.2万 | 4.8万 | 3.9% |
资源开采行业 | 55.6万 | 3.6万 | 6.5% |
建筑业 | 867.1万 | 101.9万 | 11.7% |
制造业 | 1457.7万 | 113.9万 | 7.8% |
批发与零售业 | 1786.8万 | 74.2万 | 4.2% |
运输与公用事业 | 756.4万 | 114.8万 | 15.2% |
信息产业* | 236.1万 | 19.8万 | 8.4% |
金融业 | 933.5万 | 16.9万 | 1.8% |
技术与商业服务 | 1657.2万 | 37.3万 | 2.2% |
教育与医疗服务 | 2364.3万 | 184.1万 | 7.8% |
休闲与接待行业 | 1202.6万 | 34.2万 | 2.8% |
其他私营经济部门 | 593.2万 | 16.8万 | 2.8% |
吃公家饭的 | 2131.8万 | 706.2万 | 33.1% |
注:美国的信息产业指出版业,影视行业,电话客服等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并非IT产业
单说UAW虽说是制造业里少数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工会但也是江河日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顶峰时期UAW曾有150万名成员,到现在只能动员不到15万人,可见衰退之严重。
美国工会势力衰退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立法不再偏向工会,产业结构向三产为主转型,社会观念变化等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说最要命的问题在于制造业已经变成了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业工人既要面对外国车企的竞争,又面临着本土车企选择离岸生产的威胁,要阻挠他们将工厂迁至墨西哥,越南,泰国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
对于美国工人来说,他不干有的是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抢着干,凭什么和资方讨价还价?国内各位也别高兴的太早,按这个势头下去用不了几年国内也能享受“你不干有的是孟加拉人干”这个待遇了,到时候该怎么办?
编辑于 2023-09-17 16:24・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