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因劳资协议谈判失败,美国三大车企近 15 万工人将在多个州发起罢工,如何看待此事?有何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69个点赞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案例几乎可以解释在之前的回答中,为什么我一直期待国家能对获得补贴、进入支持的企业进行薪资结构监督。

我们一起来看美国车企罢工事件,UAW在此次与福特、通用和Stellantis的谈判中,寻求为其成员加薪40%以上和固定福利养老金。若满足上述条件,“底特律汽车三巨头”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将增加450亿至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90亿~5849亿元),据官方数据,今年上半年,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分别盈利约37亿美元、50亿美元和119亿美元。

可能有人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三大车企答应了工会的条件,岂不是进入巨额亏损的阶段,奔着破产去了?因为一旦答应下来,每年增加的人力成本超过了盈利

其实逻辑并不是这样,如果车企想要生存下去,那么增加工人待遇的同时,还要减少管理层和高级职员的薪水,这样才会平衡

可能有人说,这和我曾经说的对补贴、金融支持的企业进行薪资结构监督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增加基层员工收入、减少中高层的收入,这样才是更健康的模式,更何况福特和通用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不算少,他们理应如此,如果他们完全自力更生,不曾接受过任何美国官方的金融支持,自主管理也就算了,如果获得金融支持和补贴的企业还保持贫富差距较大的薪资结构,那么不就等于官方在给富人发钱吗

如果这种趋势不得到纠正,那么就会演变成一种魔幻现实主义:

为什么车企的工人自己却买不起自己生产的汽车?为什么车企的工人自己没有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发布于 2023-09-15 21:43・IP 属地江苏
九乡河龙牙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