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乱”是个很宽泛的词,其实更应该问“为什么明朝没有发生同治那种规模的种族仇杀”。
明朝也出现过回族叛乱,但是并没有多少jihad色彩,经常有汉人跟随参加,更没有同治年间那么惨烈的针对性灭绝行为。
《西北回民起义研究资料汇编》有列出“明代回民起义”:

永乐八年,嘉峪关旁边的肃州就发生过”寄居回回“据城叛乱的事,可能算是第一次出现以民族为基础的叛乱。
永乐八年五月,肃州卫寄居回回哈剌马牙等叛,杀守御都指挥刘秉谦等,指挥冀望陈杰率众与贼战城中,不胜。遣人结赤斤沙州哈密为应援,时肃州卫先遣千户朱迪等领军出哨,城中军少,不敌,卢本佯为承顺,谓哈剌马牙等曰:今城中既服从,屯军在城者,宜令出灌田,庶不得误农事,而军饷有资。哈剌马牙等信之,遣总旗杨得用等各归屯,本密令得用,报诸屯寨,大集军余,多备器械,约千户朱迪等军向城南门,举炮为号,已戊子昏时,迪等军至城外,本闻炮声,举炮应之,内外合攻南门,杀贼十余人,贼皆北走,遂开门纳迪,军与贼战,本没于阵,贼亦大败,余党走匿观音寺钟楼,迪围杀殆尽,贼众百余人先出外剽掠,闻城中被杀,皆远遁去。
后来肃州人和回民相处逐渐和谐,当地的阿宏也很给力…

还有米喇印、丁国栋起义,这次起义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还扶持了明朝藩王后代,而且基本上没怎么搞屠杀,整体来说形象比较正面,但是按清朝官方基调来看,这无疑就是种族色彩非常浓厚的“回变”,巩昌还留了一个《剿回保城万民感恩碑记》,记载清军曾为了抵抗回军实行种族隔离。
说实话读起来感觉挺恶心的。

而且响应起义的也以回民为主,起义军还招引了吐鲁番援军,记载此事的新疆史料也将入援甘肃视为参加jihad。
强调这次起义“反对剃发”的史料基本上出于民国年间甘肃地方学者编纂的《甘宁青史略》,可信度很低。里面甚至有米喇印说“甘肃者,甘肃人之甘肃”这种片段…看一看就好。
“与其豚尾长拖,何如鸿飞远走…南京、福京相继而立,大明不亡,殆关天数。公如有志恢复,斩清抚以据河西,固易事耳。鲁阳挥戈,梁公夹日,与夫汉窦融、晋张轨之所为,安见今人之不古若耶?”
这段真没什么严谨的参考价值,只能图一乐。

编辑于 2023-10-21 12:34・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