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

如何看待上海顶级胸外科医生回应李佳琦的言论?

吃瓜党二号头目用户头像
4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李佳琦其实是炸了所有行业,基本上所有行业在国内都是受到严酷压制和收益剥夺但是直播行业居然展现出如此的暴利性和低门槛性,所以,谁能忍。

凡是去过大城市三甲医院看病的,你们觉得那环境是舒适的吗?就我去过的上海十来个最有名的医院来看,里面环境真是及其嘈杂。大厅里人声鼎沸,每个医院都有不同的挂号流程,经常有病人被搞得晕头转向。门诊,验血,B超等地方挤满了人,坐不下就只能站着。病人到医院,90%的时间就是排队,等待,环境还这么差,加上病情的煎熬,心情都很不好

医生的房间也好不了多少。经常上一个病人没看完,下一个又急匆匆跑进来,然后被医生呵斥出去。医生一个小时要接待几十个病人。流程大概率是,你刚一开口,医生就直接把你赶去验血,拿到验血报告,医生看一眼,马上就开药单。要是你的病没啥特别奇怪的地方,医生能和你说三句话就不错了。要是实际沟通时间能超过3分钟,那真是天大的运气。

对医生而言,门诊这工作环境和强度,说实话不比超市收银员好。和银行对比一下,柜员每小时也就接待3~5个客户。可是医生的专业要求可比银行柜员高多了。另一面,我发现身边很多人,不管碰到啥小毛小病都喜欢往三甲医院跑。他们的理由是,我们又不是医生,凭啥判断这些病严重不严重。

病人实际上不但希望了解自己得了什么病,而且往往还想知道为什么会得病和怎么避免再得病,甚至希望给点生活习惯上的指导和建议。但是当前三甲医院的医生已经被这种环境压榨成了看病机器人,他们只是机械的照化验单开药。病人要是多问两句,八成是被白一眼,然后被怼回来,病人只好拿着药方灰溜溜离去,身后传来“下一个”。

医生,病人,双方都在互相内耗。归根到底,国外要么用法规让病人分级治疗,要么靠钱来分级,而国内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这种模式。靠钱,大家觉得不公平不正义,而法规方面,三甲医院其实反对分级,他们不愿意流失病人。当然,代表医院的人大概率不在一线看病。

小时候,很多国营企业和厂矿,都有自己的卫生所。里面的医生都是熟人,去看病时,医生病人很轻松的聊聊天。医生在聊天中了解了病人的生活习惯和发病背景,从而给出更细致的用药指导,还教会病人正确的生活习惯。病人除了得到药方,也更了解自己的病因,情绪上得到极大缓解。那时候去看个病,是很轻松自然的事,并不会怎么影响情绪。

不知道啥时候起,看病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别说到了医院情绪会变差。其实去医院之前,情绪就很糟糕了。带老人小孩去医院,更是得考虑车怎么停,假怎么请,要不要去抢个号,这卡啊那本儿啊的不能忘了带,还要提前准备好要问医生啥问题。在医院搞一天下来,鸡飞狗跳筋疲力尽。

是得改革了。是很不好改。也只能相信未来能变好。在这之前,努力锻炼,少去医院。

发布于 2023-09-15 07:36・IP 属地云南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沉默驴子用户头像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