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是要实事求是的。
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的贫富差距是缩小的。
特别是文革后,各种抄家,取消保留工资,冻结存款,没收房产之后。
50年代,幸存下来的资本家生活水平依然是很高的。
甚至和外国人有关的雇员,依然有咖啡下午茶,出门汽车的生活。
50年代公私合营后,还有保留工资和官方的赎买。
另外,艺术家,文学家,教授工资都很高。高级干部工资高,还有很多特权和特别的生活待遇。
譬如上海的高级干部可以分法租界的独立洋房。
文革能够发动,可感知的城市贫富是经济基础,同样的城市家庭,有人能汽车出门,有人只能吃粗粮,特别是经历过困难三年以后,干部有特供,富人能黑市买肉,穷人粗粮都吃不饱。
穷人对富人和干部的仇恨是赤裸裸的。有点机会就要打倒斗臭。
老舍其实死于一句,他拿了美国人的稿费。
到文革后期,运动多次以后。
虽然下层还是穷,富人被没收财产也穷了,干部被打倒,有点特权也不敢太放肆了。反而形成城市内部贫富差距小的情况。
一直到80年代初。大部分人收入和生活差距很小。
发布于 2023-10-01 19:52・IP 属地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