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6个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会增加贫富差距,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上单祢衡
138个点赞 👍

在计划经济已经发生了一些异变的苏联,贫富差距的确在扩大,但是远远小于欧美。而苏联贫富差距的扩大,恰恰是赫鲁晓夫时期开始搞一些非计划经济的改革所致。

斯大林时期苏联有了一些特权倾向,这种倾向在赫鲁晓夫时期最终形成一个特权阶层。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推行了一系列扩大资本主义法权的政策,使得苏联社会的资本主义因素得以快速发展。

首先是国营企业和农庄中的资本主义因素在加强。1964年,人民日报揭露说,“仅仅翻看近年来苏联报刊的报道,人们就看到许多事例,说明在苏联社会上,不仅有许多旧的剥削阶级分子,而且大量地产生着新的资产阶级分子,阶级分化正在加剧。”

比如,某些国营企业领导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设备和原料设立“地下车间”捞钱。文章中讲到,“哈尔科夫的一个家具厂的厂长,在工厂中附设了一个‘地下针织车间’,进行投机生产。这个厂长‘有好几个老婆,好几辆汽车,好几所房子,一百七十六条领带,近一百件衬衫,几十套西服’,并且是赛马场上的大赌棍。”“莫斯科精神病防治所的一个附属工厂的厂长及其一伙,建立了‘地下企业’,通过贿赂,‘获得了五十八部针织机’和大量原料,并且同‘五十二个工厂、手工业合作社和集体农庄’搭上关系,几年中赚了三百万卢布。”

再比如,集体农庄中很多领导人不受监督,他们把农庄看做了自己的私人领地。文章中讲到,“库尔斯克州一个集体农庄主席把农庄看成是自己的‘领地’。他勾结会计、出纳、仓库主任、农艺师、商店主任等,互相包庇,‘盘剥农庄庄员’,在几年内贪污盗窃了十几万卢布。” “白俄罗斯一个集体农庄主席,‘俨然以一个有封邑的小公爵自居’,‘什么事都独断专行’。他根本不住在农庄里,而是住在城里或者自己的‘华丽的别墅’里,经常‘忙于各种商业钻营’,‘搞投机活动’”。

其次是社会中单个的资本因素在加强。人民日报揭露说,“在国营企业和集体农庄以外,苏联的城市和乡村中都还有许多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渗透到了经济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的开设私人企业,私产私销;有的组织私人包工队,公开承包国营或合作社企业的建筑工程;有的开设私营旅馆。”

文章举例说,“列宁格勒有一位‘苏联女资本家’,雇用工人,生产和销售尼龙女上衣,‘每天收入七百新卢布’”。“库尔斯克州一个作坊主,制造毡靴,高价出售。这个作坊主,拥有五百四十双毡靴,八公斤金币,三千米衣料,二十条地毯,一千二百公斤羊毛等大量物资。”“他们有的进行商业投机活动,低价收购,高价卖出,长途贩运,牟取暴利。在莫斯科,就有大批投机者贩卖农产品。”

最后,整个苏联党政集团,成了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特权阶级。人民日报揭露说,“这个特权阶层,侵吞苏联人民的劳动成果,占有远比苏联一般工人和农民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收入。他们不仅通过高工资、高奖金、高稿酬以及花样繁多的个人附加津贴,得到高额收入,而且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营私舞弊,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他们在生活上完全脱离了苏联劳动人民,过着寄生的腐烂的资产阶级生活。”

勃涅日涅夫时期,苏联资本主义因素进一步加强。

特权阶层的收入远比劳动者高,但相对于欧美资产阶级而言,他们还是相形见绌。《来自上层的革命》148页写到“一个苏联大企业的总经理的报酬大约是一般产业工人的4倍,而美国企业总裁的报酬一般是普通工人的150倍”。苏联的特权阶层收入是普通人的4倍,这被自由派大肆攻击,但对应欧美资产阶级代理人的收入却是工人的150倍,这被自由派称为通过物质刺激激发劳动积极性。

仅仅是工资的差异还不满足特权阶层的胃口,他们往往通过各种违法的方式获取财富,贪污腐败侵吞国资,特权的财富积累伴随着大量违法行为。他们害怕被人揪住辫子,在政治上打击他们。《来自上层的革命》149页写到“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合法的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积累了一定物质财富的苏联领导人总是担惊受怕,唯恐有一天被人发现或被起诉,因为这样的事情总是时有发生”。

资本的运行逻辑和计划经济的壳子越来越不适应了,资本需要炸掉这个壳子,而戈尔巴乔夫就是炸掉这个壳子的人。

苏联解体后,一切社会主义的遗迹消失殆尽。作为苏联的继承人,俄罗斯的经济彻底走向资本主义体制。

私有化时期,俄罗斯培育出了具有本国特色垄断资产阶级——寡头。寡头有两个重要特点:(1)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成规模庞大的垄断资本。(2)与政权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寡头的经济实力。寡头经济实力异常强大,控制了俄罗斯经济的方方面面。“俄罗斯在1999年年底形成了大约50家大型商业集团,他们控制了俄罗斯60%-80%的经济实力” 具体而言,寡头“控制着俄最大的几个银行、大多数新闻媒体、最大的几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多家大型赢利性极佳的工业公司,触角几乎伸到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普京上台后并没有消灭寡头,他只是切断了不听话的寡头干政的渠道。在普京时代寡头分化了,一部分寡头流亡海外,更多的寡头放弃了干政的想法,成为了国家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一个个垄断资本集团。

老一代的寡头锒铛入狱,新一代的寡头冉冉升起, 这些新寡头的业务更广,积累财富的速度更快。“尽管俄罗斯新富豪自诩在政府的领导下合法经营,但是他们的敛财速度却丝毫不亚于老寡头……在今年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编者:2010年),资产超过100 亿美元的俄罗斯富豪就有八位,这与老寡头别列佐夫斯基鼎盛时期近30 亿的资产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实际上,现在新富豪控制着俄罗斯最大规模私营企业财富的近85%。”

贫富分化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远远不是苏联时代能比的。

发布于 2023-09-22 08:28・IP 属地卢森堡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佐伊23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