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个回答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会增加贫富差距,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上单祢衡
359个点赞 👍

所以很多人其实并不明白自己为何反对计划经济

VOXEU在2017年研究过苏联解体及之后的贫富差距分化(其中一位研究者托马斯·皮凯蒂也是世界不平等实验室数据库主任,各位有时间可以多看看世界不平等实验室每年的贫富差距报告)

首先是要讨论贫富差距,可以直接放图表——

这是苏联顶层10%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顶层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比美国和法国都要低。

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现象——各位也许只观察到了苏联的官员特供,但是是否忽略了一点,即官员配给制一方面保证了官员的下限,也锁死了官员的上限。

即官员想要更多的财富,占有更多的消费品,配给制也一并锁死了,反而是在苏联解体后配给制的消失让官员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敛财了。

哈耶克的分析还真就在数据上碰了壁了。



否认计划经济的理由很多,但在贫富差距上否认还真不合适。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是过于细致算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不够。

要去规划一个国家的经济,首先是你要讨论规划到什么程度,是小到一根牙签的分配都要计划还是只是像盐铁专营一样只限制一些关键产品的销售流动。

因此你大概可以理解为产业政策也算是计划经济,只不过计划程度相对于全部管制很弱而已。

但是你再怎么计划,你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你不可能指望给我1块钱让我给你买到一辆特斯拉,这不现实。最终的问题在于计划经济如何保证计划的科学性。

苏联的计委们曾经有过计算,在苏联中期,制定1年的生产计划,需要2.4年,这样庞大的计算量绝对不可能完成。当然,目前也不可能完成,能有大概的规划,形成每年的国家计划和产业政策。但是详细到一根牙签都计算好那是不可能的。

但这也不是放任经济乱走的理由。

以产业政策为例,1980年代末的时代就可以判断,未来新能源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重要产业,所以在80年代末中国就开始调集国家资源进行火炬计划,培养自己的新能源产业——从经济角度来说,当时的新能源技术并不成熟,市场小,积累资本的速度慢,按市场经济的逻辑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会很慢;但是通过国家投资和产业规划,可以为行业提供大量的试验成本进而推动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而局限于一个产业,发改委的跨区域资源调动、规划能力和协调能力还是可以经受得住考验的。

所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社会主义国家也能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有国家经济计划

最终的落脚点在于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纯粹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利于中国在世界大发展中分蛋糕的,纯粹的国家计划发改委做不到,合适地动用国家力量引导经济,动用国家机器保护经济,才能达到发展的最大效能。


我同意你的第一点:计划经济下未纳入货币计量的贫富差距,事实上我在个人文章KK 小小:价格闯关十几年也提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工资不高,但是待遇很高,也就是说福利不是货币化的,比如房子是单位分的,食堂是企业办的,甚至于还有专门的幼儿园之类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一部分产品依赖市场购买,比如烟酒等日常百货。”

但是你后面的分析就有问题了——

你首先在税务上就没弄清楚,对于消费品的征税有两部分——消费税和增值税。

1.消费税的征收范围是烟,酒,鞭炮,焰火,化妆品,成品油,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这里面除了鞭炮、成品油和低档化妆品以外,其他基本都是奢侈品,换句话说是针对富人的征税,如果你认为对富人多征税有问题的话,我没有异议。

2.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基本涵盖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这才是你想说的“消费税”,但是你这里纯粹又是一个阴谋论了——间接税的核心原因在于这样好收税,能实现最少的人最少的资源收最多的税

中国的税收中间接税占比60%,主要目标是1.2万家企业;而美国税收中直接税占比70%,主要目标是数亿民众。两种税制的不同本质上是因为两者的官僚体系数量占比不同。按照公务员占纳税人员比例来看,中国14亿人口基数,公务员占比约0.57%,事业编制人员约占2.86%,两者合计占3.43%。按照美国2017年统计的数据,联邦加上地方各级从事军事、公共部门的人员共计2232万,到现在预估达约2400万,美国人口为3.3亿人,占比约为7.27%。

换句话说,如果按照美国IRS的做法,一家一家上门调查你的收入有多少,你应该交多少税,目前中国的税务人员数量绝对不够。同一个等级,国家税务总局在编人员只有400人,算上外包的不足1000人;但是联邦IRS已经达到了11万人,你不能指望1000人去干11万人的活。

你的第二点逻辑没说清楚,换句话说你并不知道改革开放到底在哪儿开放对了。

改革开放前后,农村最大的问题在于农村征税的减少,在改开前对农村的征税税率极高,改开后到三提五统之前放松了对农民的征税,这是农村粮食大增产的一大原因,也是农民待遇的一大原因。

至于你的第二点,“只要和干部关系搞好了”,压根没抓到主要矛盾。改开后最大的福利有一点,农民在保有农村土地的同时可以进城打工,形成了半农半工家庭。1980年~1990年一下子冒出来2000万乡镇企业迅速帮助中国吸纳了大量的就业。在之后的经济危机中,尽管城市企业破产了,农民工却有乡村的土地不至于饿死,不然下场就是印度的贫民窟。

你的第二点逻辑只是空空地批判政府干预主义,却并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真正的伟大之处。

第三点,你的逻辑有更大的问题

按照你的理解,纯粹的自由主义不干涉原则才是贫富差距最小的社会,也就是无政府主义社会是贫富差距最小的社会。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是世界不平等实验室给出的报告,可以看到,贫富差距最小的是以欧洲为主的国家,在三大经济区里面贫富差距大致上是美国>中国>欧盟。

这其中,以大政府、高福利为主的法国和北欧,完美符合你说的权力大,你自己大可以蒙着眼睛说他们只是高福利和国企多,而不是权力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支撑权力的恰恰是财权。从政府对国家资源的掌控力度来说,这些国家远比中国要强。

换句话说,你这里在自我否定,你一边认为公权力要萎缩,那么公权力萎缩最有效的是财权萎缩,财权萎缩意味着第二次分配占比减少,而第二次分配恰恰是平衡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而你又提出要减少贫富差距,你在自己否定自己

第四点,你没有回答最根本的问题——你如何反驳我所列出来的数据?

VOXEU的图表就在上面,我知道你想拿货币未计量来解释,但是这已经是把所有待遇(显性和隐形)货币化之后的结果了。

编辑于 2023-09-13 18:13・IP 属地北京
KK 小小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