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5个

如何评价2023年9月12号华为的这场发布会?

在下李祥林
32个点赞 👍

9月12日发布会,核心是问界M7改款。

关于新M7的具体产品信息,这个回答里说的比较全了:


简单来说就是,改款后的问界新M7不仅有大五座/六座版本可选,而且在机械素质、驾乘体验、主被动安全、舒适性配置、座舱智能化和辅助驾驶等等方面均有巨大升级,整体堪称脱胎换骨般的进化。


发布会没有提手机,没有提至关重要的麒麟芯片,不少围观群众可能有些许失望。

但要说发布会与麒麟的唯一联系,是余大嘴那句“(问界车机)跟Mate 60Pro一样流畅”,恐怕未必。

比较关键的一点,正是问界整车智能化与辅助驾驶。

华为ADS 2.0高阶辅助驾驶,在问界/阿维塔等车型上量产落地,已经有段时间。

问界M5智驾版的优秀体验,估计大家也都看得到:

不仅有大量智驾版车主分享体验视频,不少问界销售更是几乎天天开着直播,随手一搜到处都是,眼看着全网又是一波不亚于鸿蒙座舱的口碑裂变。

举几个例子,仅在B站就有各类智驾的真实路侧视频:

有在上海闹市区长时间体验NCA城市辅助驾驶的:

有挑战重庆山路十八弯的:

相关视频太多,简直都看花眼了。

最离谱的是,很多体验视频甚至不是有高精地图辅助的NCA模式,而是明显无图环境,依赖车端感知的LCC模式。

有人用LCC模式挑战路况复杂、有摩托车、行人甚至动物不断穿行的乡镇道路:

有人用LCC模式挑战夜间城中村的地狱难度:

甚至TM还有人用LCC在夜间尝试连明确道路边界都没有的耕道土路:

说真的,这帮人简直是太能折腾了,这种测试也太极限了。

我还是明确说一下,目前高阶辅助驾驶还是需要驾驶员集中精力观察路况,上述地狱场景不建议普通人随意模仿。

但无论如何,华为ADS 2.0的表现实在是惊艳,绝对是业界领先水平。


更炸裂的是,余大嘴在发布会上官宣,(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华为高阶辅助驾驶年底开全国!

重感知、轻地图是业界公认的发展方向,但是真没想到菊厂进度这么快,行动如此决绝。

估计也正是智驾版不断迭代训练算法后的优秀表现,不使得菊厂有底气让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辅助驾驶直接全国覆盖。

相比还在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开通的友商,菊厂这波属实是“遥遥领先”。


说了这么多,跟手机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整车智能化的物理底座——车机和算力芯片

之前菊厂定位供应商路线的HI模式发展不顺,主观上的因素是整车厂与菊厂在生态主导权方面的博弈。

有实力的车企不愿“出卖灵魂”,更不愿意菊厂插手车型的产品定义,这使得菊厂在消费端积累的技术力和用户洞察力无从发挥。

但客观上来看,彼时华为被切断先进制程代工,麒麟/昇腾等芯片只靠存货未必能长期支撑,也是车企与菊厂合作存在顾虑的重要因素。

汽车产品研发和更新迭代的周期远比手机更长,车企在选择芯片供应商时,必须要为三四年甚至六七年后的产品迭代做考虑。

之前分析菊厂业务时,我曾说过一句话:

就像《三体》中地球基础科技被智子锁定一样,如果芯片代工问题得不到解决,菊厂在各个业务线都会撞上先进制程这堵墙。

更进一步说,正因为7nm实在太关键,产线又有限,导致相关产能实在太抢手了。

据我所知,相当多产能都得优先基站(天罡),AI(昇腾),服务器(鲲鹏)……
这几个领域,哪个不比手机更关键?
这还只是菊厂一家,扩大到全国范围,AI芯片、科研院所甚至超算,都可能要用7nm产能。
这几个领域,哪个不比手机更关系国计民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Mate 60系列突然开售,对所有整车厂来说都是无声的信号:

出货量上千万的手机芯片都搞定了,还怕区区数十万乃至上百万量级的汽车芯片搞不定么?

所以我认为,菊厂选择在Mate60系列开售后开这场发布会,固然是要拉动智选车的问界,但一定程度上也有给整车厂“定心丸”的因素。

发布于 2023-09-13 06:59・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现实主义理想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