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父亲的直觉行为,其实暗合了公关的顶级思维。

很多朋友都想过一个问题:如果自己是被诬陷吃了两碗粉的六子,如何自证清白?
面对女儿被猥亵,这位父亲本来也面临一样的困境。
跑去学校投诉,对方很可能会息事宁人。而围观的不明真相群众会被两边的声音误导,选择半信半疑的观望:“真猥亵了吗?还是女孩反应过度了?两边信谁啊?”
最后的结果多半是,学校的副院长借助身份带来的优势,更容易对其他学生“澄清”来洗脑,说些理解家长的反应,但只是正常的聊天,自己的为人其他老师都清楚之类的屁话。
于是,这位父亲会陷入“六子自证”的处境。
你要怎么证明,你的女儿真被猥亵了?
哪怕公堂之上,两边描述对证,都是对女孩的二次心理伤害。
现在,父亲凭借着本能的反应,暗合公关的思维,跳出了“六子自证”的陷阱。
那就是冲到学校,找到这位恶心的副院长,直接一拳打断对方鼻梁。
如此,第二天的舆论就会变成:
“听说了么?咱们副院长被学生家长一拳把鼻梁打断了。”
“为什么?”
“因为他把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猥亵了。”
因为人类对矛盾的两个答案会犹豫,而对从结果推论出的唯一理由会先假定就是事实。
直到有人提出反证。这正是我们在几千年的科学研究中一直使用的思维逻辑。
每个学生、同事听说了副院长被打,脑子里第一闪过的都是疑问“为什么?”
然后寻找到合理答案,内心假定为事实:“他的确干了该挨揍的事。”
这是所有人类的正常逻辑。
至于他是不是真干了这件事情。对不起,现在需要副院长来证明自己没做过了。
这才是公关的顶级思维。
这位父亲,从“需要努力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通过一拳给了公众一个答案,现在“需要你们来证明我是错的”了。
同时绕过各执一方说辞的争论,避免给女儿的二次伤害,先把你欠女孩的东西自己讨回来了。
现在双方利益上回到了“互不相欠”的平衡状态,但舆论上大家看到了这一拳是真的,那么前面一定也有什么事发生过,否则无法解释“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跑去学校打一位副院长”的行为。
实际上,也正是这样的行为,让公检法接入,直接从最高层面锁定了事实。从而避免被拖入和一位代表学校的副院长进行地面泥潭战。在对方的擅长领域内,这显然对父亲是不利的。
同时,这位父亲下手极有分寸,虽然怒气冲动而去找学校,没有携带装备,确保了不是“蓄谋伤害”而是“激情动手”,当对方失去反抗没有追击,原地等待警察,主动配合调查。
仿佛一切就是为了这高调的一拳,恰好引入了更高级的检查机关,同时击中的是对方脆弱的鼻梁,让伤势不可能被遮掩,让任何人再看到这张脸都会想起那一拳,又不构成严重永久损伤。
可以说这一下不轻不重,刚好满足避免“自证吃粉”的麻烦,就像六子当时要能抬手一枪,震慑全场,让枪声引来王麻子,后面自然也就不需要自己证明什么了。
当然,我更相信所有这些是一位父亲本能的反应。而冥冥中自有天意。这些本能的反应,恰是处理这次事件的最好办法之一。
这一次,副院长自以为熟悉的那些职业规则,都敌不过这因为爱而挥出的不讲道理的一拳。
上一次看到这么干脆掀桌子的场面,还是武松。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