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第一悖论(也叫爱国悖论):
A,爱国主义是一种无比高尚的情操,有国才有家,个人应该为国家无条件牺牲。
B,爱国主义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有家才有国,让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国家,不值得捍卫。
上述两种观点同时存在于一批人口中。前者的适用范围是乌克兰话题,后者的适用范围是“印度”话题。
乌克兰第二悖论(也叫民主悖论):
A,乌克兰是一个民主国家,这是经过美国认证的。美国认定乌克兰是民主阵营的一份子。众所周知,民主国家是人民至上的,人民管理着一切,因此不可能存在贪腐行为。
B,乌克兰在国际组织“透明国际”总结的清廉程度排行榜里,排第120位(一共176个国家和地区)。如果透明国际的数据不够真实,那么再看看,不久前司机撤换了所有征兵网点的负责人,注意,不是个别,而是所有。而且,就在前两天,司机撤换了国防部长,理由还是贪腐。
乌克兰第三悖论(也叫胜利悖论):
A,乌克兰及其盟友认为,胜利最终一定属于乌克兰。而司机对胜利的定义,当然是收复全部国土。
B,英国为乌克兰提供了贫铀弹。贫铀弹会造成长期性的严重污染。而这些污染,是发生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的。在历史上,从没有国家在本国领土上使用这种会造成长期污染的武器。
乌克兰第四悖论(也叫喀秋莎悖论):
A,喀秋莎是一首苏联歌曲。二战中无数苏联红军战士,其中包括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唱着这首歌与纳粹分子血战到最后一刻。它太出名,太受喜爱,以至于连火箭炮都用它来命名。喀秋莎一出,纳粹闻风丧胆,屁滚尿流。
B,乌克兰政府禁止境内传唱这首歌曲。
这或许不能证明乌克兰政府就是纳粹,只能说在对喀秋莎的痛恨上,乌纳一家亲。
编辑于 2023-09-11 20:23・IP 属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