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去说人间的悲剧,我想结合我家自身的情况,诠释下什么是亲情
我爸他们五兄弟,我还有 2 个姑妈。
爷爷死的早,听家人说,大伯作为长子,在爷爷不在的那段艰苦时候,承担了很多的家庭责任。
我大伯吃过很多苦,协同奶奶一起,拉扯他的弟弟和妹妹。
听家人说,吃苦最多的,就是我大伯,大家都认可大伯对家庭的付出。其实我大伯当时读书,学习成绩也很好。但为了一家人的吃穿,他主动辍学,选择扛起生活的重担和责任。
我三叔是60 年代的,他深知要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只能努力读书,当时全家上下,都支持我三叔上学读书,三叔也很争气,在那个时代,考上了大专,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三叔在28 岁的时候,已经是我们县为数不多的正科级干部了,前途无量。34岁时,三叔已经是全市最年轻的副县长,一时间,在我们镇上风光无俩,大家都以此为荣。
我三叔读书的时候,每次回家,走之前,我爸爸都会把他身上的钱全塞给三叔,让他在学校要吃好吃饱,三叔也是家里个子最高的一个。
三叔当了领导,很关心我们这一辈人的学习和生活,堂哥考上了名牌大学,读书时身体出现问题,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是我三叔想方设法联系医院医生,手术才得以顺利完成。
我哥发生意外事故,三叔也是忙上忙下,工作之余,经常来医院探望和照顾。
奶奶年纪大点的时候,因为患有风湿,腿脚不方便,从那时起,三叔每周末必定会回老家,陪伴奶奶,帮她洗脚,陪她说话,周一又回市里上班。
奶奶在世的最后几年,父辈们把老宅拆了,建了带院子的新式住宅给奶奶住,我们都知道,父辈们其实是想让奶奶享享清福。因为奶奶也受尽了人间的苦。后面几年的时光都在服用止痛药。
那段时间,父辈们都会陪伴在奶奶身边,有老人在,一家人永远都那么热闹。
大姑照顾奶奶,尤为细心。
我们一家人,过年肯定会在一起吃年夜饭的,即使奶奶走后,我们家,无论是谁结婚,谁生小孩,谁家办喜事,都会齐聚在一起,有的从市里回来,有的从县里回来,有的从外地回来,总之,有好事,都不会缺席,一家人都会齐整整的聚在一起。
我们至今都有个传统,每年都会拍全家福,家里的成员越来越多,和谐依旧,欢乐更多。
过年的时候,伯母,妈妈,婶婶一起动手准备饭菜,父辈和我们成家的坐在一起,喝点酒,聊点工作和家事。
前几年,大伯病了,要去外地就医,要坐飞机的那种。堂哥们要工作,因为要经常去复查和治疗,陪护的事情我爸和我三个叔叔轮流着来,陪着看病,陪着坐车,陪着在医院照顾。
可喜的是,大伯的身体现在恢复了正常。
我创业的时候,其实借过叔叔伯父们的钱,最后失败了,叔叔伯父们都明确的和我说:“借我们的钱,不要在意,我们不会要你还,你不要觉得有压力,还是要好好生活,如果还有想法和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依然会尽力继续支持你”。
我家信奉的二句话就是:一个人过的好不算好,一家人都好才算好。另一句是“一家人,能帮的一定要帮”。
我混的不好,30岁依然一事无成,甚至还没结婚对象,我回家后,全家人都在帮我安排相亲。
他们知道我的难处,大伯和三叔找我谈话,说:“要结婚了,不然,你奶奶都还会惦记你的婚事。你也不要有其它想法,先成家,再立业。遇到合适的,结婚这件事上,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彩礼的事,你爸爸还有我们,不会袖手旁观。如果需要婚房,你奶奶的这个房子,我们已经商量好了,留给你。结婚后,好好生活就是,只要我们有口饭吃,你就不会饿着”。
说来惭愧,有这么好的一家人,我无以回报,他们帮助了我太多,在我失败的时候,从来没嘲讽打击过我,而是一直鼓励我。
现在的我,37了,还能不能翻身,是个未知数,但是家人对我的恩情,不论我是否有条件,我都会回报。
最后,在这里,祝福我的所有家人们,都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这一生,能做你们的家人,是最成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