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美国的一人一票制度有什么不好?

酷威
229个点赞 👍

如果说的是在联邦层面,美国的制度显然不是 “一人一票选政策”,而是 “一人一票选代表”。

总统最接近于与票数成比例。但因为选举人制度的机制,自然也有结果与票数比例不一致的情况。

而立法机构,众议员与人数比例相对更接近,但两党都无限制玩弄 “选区划分“ 的游戏,有点儿玩儿烂了。而参议员因为 “每州两人“ 的规则,显然就与人数很不成比例了。

白宫生成和执行各种政策。国会和白宫共同立法。白宫下面的司法部管司法,同时在最上层由高院扮演终极神判的角色。而高院的 “神” 们(近些年因为党争激烈,其实早就是人,甚至是恶人了),又产生自白宫和国会。

以上皆为代议,而不是直投。

彻底的直接民主(相对代议民主)的各种问题,美国国父们当初进行过挺彻底地讨论了。有兴趣的可以从《联邦党人文集》开始挖掘。

而一切代议民主,核心的评价尺度之一,即政策生成的代表性如何。

Gilens&Page 2014算是近些年一个颇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如下图)

横坐标为特定政策/法律的民众支持率,纵坐标为该特定政策/法律在联邦层面的通过可能性。

在真空球形的 “一人一票选政策“ 情形下,显然,相关度应该是斜率为一的直线。

数据显示,美国民众按阶级划分,对于后90%的民众来说,无论他们支持特定政策或法律的程度有多高,该政策或立法动议通过的概率都是接近不相关的。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联邦层面的政策或立法,在实然结果层面,接近于彻底无视后90%阶级民众的倾向。

而对于前10%的民众来说,则是一个相关性小于一的正相关。

至于这种划阶级代表度的显著差异之成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制度层面本就存在的代表度偏差外,更直接的原因,则是在 “竞选” 这件事本身。

任何一个人,对他人能做到 “直接浅了解” 的人数上限是A。A具体是多少,不同研究有不同说法,于是此处就不提具体数字了。

能确定的只有一个,即A远小于美国在联邦层面的所有选举的参与人数规模。

结果即,任何一场选举,必然是一个参与人数在50万至2-3亿人的 “明星真人秀”。

而很显然,能从这种真人秀中胜出,你大可以讨论什么什么到底是否是必要条件,但资本一定是那个最显著的必要条件。

此处的资本,兑换的则是 “传媒呈现” — 既包括曝光度,也包括左右叙事。而美国的传媒行业,又是个高度私人资本化且控制集中化的经典存在。

再有就是之前多次提到的,美国政客的公私身份自由转化的普遍状态。“官员/立法者/军头” — “私营媒体KOL” — “私营机构高管” — “说客“ 这四种身份的循环,属于绝对合法且默认的事儿。

以上这些实然的存在,相比那些在制度层面天然的代表性偏差,才更是最终在政策层面的群体代表度偏差的根本原因。

但这些实然层面的代表性偏差,本文并不打算做出优或劣的主观评价。

毕竟,“资本主义” 这套制度,本就远不只是一个狭义的经济制度,而本就是涉及包括社会权力和权利占有和分割的全套制度。

在这套制度下,或者换个角度,按照《联邦党人文集》的思想实质,“公权力可以不加权也不加筛选地代表每一个人行使意志”,本就不是个追求,也不该是个追求,也不可能是个追求,甚至本就是个在制度层面上需要限制的存在。

而现实看来,通过 “投票代议制“ 来实现在政策层面上对民意的加权和筛选,美国已经不止是实现得很好了,而是堪称实现得过于有效了(典型如后90%群体意志和政策实现可能度的接近零相关)。

一点儿都不带讽刺地说,如果你个人的政治意识,是强烈偏向 “资产阶级专政” 或 “精英政治” 的,那么现时美国的政治实现,确实就颇为理想。

但若你的政治意识是强烈偏向于尊重个体意志和公权力代表性的,那么今日美国在实然层面的政治呈现,可谓颇为符合所谓 “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的概念。类似的批判,在类似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等作品中,多有存在,不再罗列。

那么既然如此,为何不搞得更高效和直接一些,把代议投票也省略了呢?

这问题的答案到也简单:人民群众是多么热爱选秀真人秀的投票参与感啊。

在 “perfect dictatorship” 的设定下,参与者们是永远都不可能意识到又鸟和马户们的存在的。

最后的最后,以上的全部表述,是否构成一种 “批判”?

我想,对特定的读者群体而言,这确实可以构成一套高效用的批判。

但真心的,对我个人而言,这确实不构成批判,因为首先,优劣评价,本就是有关具体个体自身的政治意识倾向的,于是只有 “符合” 和 “不符合”,而谈不上绝对的优劣;其次,我个人或许终究还是颇为认同《联邦党人文集》作者们的基本共识之一的 — 普遍的民众,是有真实的利益要去满足的,但终究是不可能亲自知晓、安排并决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

这几乎是必然的,如你若能认真甚至饶有兴致地看到此处,且基本上全能看懂,就已经属于全人群中极为特殊的存在了。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在人类最常见的几套形式有效且还算稳定的所谓 “制度” 之间,我看到的更多反而是人性和群体性的一致,和文化的决定度,外加一系列历史偶然和必然的积累,而不是不同制度之间,真谈得上有多大的差异 — 若并非是为了念经和群体伐谋的话。

1

发布于 2023-09-07 20:21・IP 属地中国香港
FanFanFan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