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环球日报发文#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
- 48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Tsai蔡 - 43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晟晟 - 37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灯火阑珊 - 29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八月上旬:缅甸、泰国、菲律宾;
八月中旬:日本;
八月下旬:英国;
九月上旬:韩国;
九月中旬:美国;
九月下旬:澳大利亚;
十月:全月休息,主打喜庆祥和;
十一月:叫谁的钟待定;
编辑于 2023-08-29 09:34・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可可西里 - 23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六之助次郎 - 229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意思就是日本排污新闻要翻篇了,咱们该进行下一个话题了。
热炒日本的火候已经足够,目的已经达到,再炒下去可能要翻车了。
请大家跟随导播,聚焦大英博物馆。
发布于 2023-08-29 10:29・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祸从口出 - 22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垚垚 - 21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凉水泡面 - 71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Erika-Von - 7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Luxenius - 6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人民群众对类似“北极鲶鱼”的阶级矛盾愈演愈烈,房地产烂尾,医院丑闻,张雪峰扒光高考专业选择的遮羞布……以至于整个媒体宣传大势都在试图整个大新闻转移国内的矛盾。
看看最近的新闻消息,缅甸诈骗、日本核废水……民众的情绪被刻意引爆,主动性制造一致对外的民族团结氛围。
你们那笔杆子还想糊弄多久?
编辑于 2023-08-28 13:00・IP 属地河北查看全文>>
灵缘大鸽鸽 - 5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一觉醒来又赢了 - 46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Mistmoore - 1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Tony老师 - 4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澳大利亚三角脸 - 3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大momo - 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霸王龙仙帝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在英国起码还有个念想,有条件的可以去看下。在国内的话,没藏好的应该都被红小将们砸了。
无偿归还我支持但有些保留。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次运动,这个真不好说,疫情的时候感觉有点矛头的。
发布于 2023-08-30 01: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Cccc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周宇翔 - 0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咱公知能换个话术不……还是那套文物放国外更安全的调调啊
几十年了,没想到知乎的公知还是这个德行
拿中国博物馆丢失过文物和文革来洗白英国
英国抢走中国文物,中国索取,如此正当之事为何要阴阳怪气
要么说中国也保护不好,要么说为啥不问俄罗斯
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群人对着一个被抢劫的受害者说:
你拿着钱包乱花钱,浪费了很多
你还被别人抢过,为啥不问人家要……
丫的,你抢了老子东西,老子问你要你那么多废话,说了这些废话我就要无地自容的不能问你个强盗要了吗?
回答区什么玩意儿了一群
编辑于 2023-08-31 09:27・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钉宫病中毒者 - 113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陈二饼 - 748 个点赞 👍
环球日报说得对,但是
“从1966年11月9日至12月7日,谭厚兰率领红卫兵共毁坏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各种字画900多轴,历代石碑1000余座,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的国宝70余件,珍版书籍1000多册,这声浩劫是全国“破四旧”运动中损失最为惨重的。
北京1958年第一次文物中保存下来的6843处文物,竟有4922处被毁,其中大部分毁于1966年的八九月间。
就连偏远的新疆,文物古迹也受到冲击。新疆吐鲁番附近火焰山,有个千佛洞,洞内壁画是珍贵的艺术品。二十世纪初,俄、英、德国等贪婪的商人曾盗割洞内壁画,卖到西方。但它们毕竟还珍藏在博物馆里,并未毁掉。而红卫兵却将剩下的壁画中人物的眼睛挖空,或者干脆将壁画用黄泥水涂抹得一塌糊涂,使这些珍贵的壁画成为废物。”
发布于 2023-08-28 11:27・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番茄炖豆腐 - 570 个点赞 👍
这是环球网在围脖和蓝鸟上发布的推文,可以看到归还的推文只发布在围脖上,而蓝鸟上并没有发布相关内容,按理说既然要求带英博物馆归还 那应该是中英双语发在蓝鸟上并艾特带英博物馆,但环球网只发布在围脖上,蓝鸟却只字不提,所以是真心要求带英博物馆归还文物吗?只能说懂的都懂
发布于 2023-08-28 11:46・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1mdonvel - 446 个点赞 👍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东亚和英国关于物权法文化上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的认知下,一个物品如果有特殊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是属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并不是某个特定人物的财产。所以中国政府有权代表整个中国社会要求返还文物。这种逻辑是与中国集体主义,大家长文化,和公有制文化一脉相承的。
这种集体主义的物权法逻辑并不只限于东亚。在伊斯兰国家,北美和澳洲原住民,南美,东南亚,集体主义的物权法思维也是非常常见的。反而英国这种个人主义的物权法逻辑才是少数。
换而言之,在中国,zf是有权代替其公民处置其个人财产的,zf对文物的公有财产所有权是高于公民对文物的个人所有权的。而在英国物权法语境下,zf无权处置公民个人财产,公有财产所有权也不高于私有财产所有权,实际上是难以理解上述逻辑的。
按照英国物权法观念,属于以下三种情况的文物,中国zf是无权要求返还的:
1.获取的文物在当时为私人财产而非国有财产
首先当初英国殖民者获取这些文物的时候,大部分文物是属于私人财产。就算部分文物属于清廷,按照英国文化语境也可能会把这些文物看作清朝皇室的私有财产,而并不属于清政府的国有财产。所以,后续继承清政府的中国政府只有权要求英国返还属于清政府的国有财产,而无权要求返还属于清朝皇室和其他人的私有财产。
2.文物为合法获得,或非法获得但后续购买者为“善意第三人”
第二,当初获取文物的手段也并不一定是非法,当初在这些文物还并不属于文物的时候,一部分文物也可能是通过合法的买卖或赠予进入英国殖民者手里的(在当时买卖属于合法)。所以在英国法下,只有非法获得的文物才可以被要求返还,而合法获得的文物则无需返还。
而在英国衡平法语境下有类似于中国民法典第406条“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原则,即后续购买者如果并不知晓一个文物是非法获取的,而合理推测是合法购买的,那么后续购买者就是“善意第三人”。原本的文物所有者就不能要求“善意第三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要求原本非法获取文物的“恶意第二人”提供经济补偿。只有后续购买者知晓文物是非法获取的情况下,才有权要求返还。
所以,在英国法语境下,在文物是合法买卖获取的,或是非法获取但后续购买者为“善意第三人”的情况下,其原本所有者也是无权要求返还的。
3.文物目前属于个人财产
第三,文物获取者也并不一定是英国政府,而其中大量文物盗取行为是殖民者个人行为。特定殖民者在盗取文物后进行私自转卖,在流入英国市场的时候在英国法下已经属于某位英国公民的个人财产。而英国政府是无权代替其公民处置其公民个人财产的。所以,在英国法语境下,如果文物目前属于个人,文物原本所有者必须直接向文物的现在所有者要求返还,不能通过外交途径向英国政府要求返还。
在中国,在国际政治拟人化和公有制/集体主义的熏陶下,我们都当然认为文物属于全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中国zf有权要求英国返还。而在上述英国物权法逻辑下,公权力并不高于私有财产权,所以中国zf无权替文物原本所有者要求返还文物,无权要求返还合法获取的文物或非法获取但目前所有者为“善意第三人”的文物,也无权通过外交途径要求返还目前属于个人的文物。
所以按照英国物权法,中国zf能要求英国政府返还的文物必须同时满足下述条件:当时属于清政府的国有财产(不包括皇室私有财产),非法获取的(指非买卖或赠予),目前属于英国政府,并且由英国政府直接获取而并非后续从私人手里购买的。
举一个例子,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着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石刻。而该石刻获取方式就是合法的。当时的希腊/雅典属于奥斯曼帝国一部分。1800年英国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使额尔金伯爵七世在获得奥斯曼帝国政府批准后,从1801年开始,陆续自费将幸存雕像残骸中的半数运回英国。1816年,英国政府用3.5万英镑的价钱从额尔金手中买下这些文物,将它们永久性移交给大英博物馆收藏,并于1817年起开始在大英博物馆向公众展出。这些石刻在当时可以看作奥斯曼帝国的国有财产,额尔金当初获取石刻的方式是合法向奥斯曼帝国政府购买并且在后者允许下运回英国,在当初是符合奥斯曼帝国法律合法购买的。而后再出售给大英博物馆。目前虽然希腊一直要求英国归还帕特农神庙石刻,但英国政府的立场是这些石刻均为合法获得,希腊政府无权要求返还。
编辑于 2023-08-31 13:46・IP 属地云南查看全文>>
admd - 38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阿纳斯塔里安 - 232 个点赞 👍
你要真想要回来,让外交部外交官要去找苏纳克啊。
或者制裁英国,把辽宁号山东号开英吉利海峡去,往北海试射两发东风。
搁中文报纸上发中文文章英国人看的见么?
发布于 2023-08-29 11:3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不改不能用 - 20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伊谢尔伦 - 167 个点赞 👍
俄罗斯现在占有的百万平方公里当年属于中国的土地,哪块地,有多大面积,哪一年占的,不平等条约白纸黑字一条一条记载的清清楚楚,环球时报敢要求俄罗斯无偿归还吗?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环球时报能拉个清单出来吗?
你说归还文物,那么哪件文物,是哪一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进去的,文物的样子特征什么样,是从中国抢的、偷的、买的、还是骗的,有没有详细的记录?
就算是要账你不得有个明细凭证啥的?啥都没有,就是吼一声,煽动一下情绪,对吧
编辑于 2023-08-29 19:19・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青山布衣 - 139 个点赞 👍
反正我是没有想到,环球时报也有这一天。
事情是今天环球时报用一篇社评“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引爆了热搜,然后很多他们的同类突然意识到:这时候应该集火攻击日本这个方向才对,你环球时报弄出个针对英国的热搜,听说日本刚搞了700亿消除负面的事情,你们肯定收钱了。
比如常年纵横在“爱国”界的师伟就没能忍住,直接下场怒批环球时报,说“英国抢的那点文物跟日本核污水没法比,环球时报行为怪异,为日本在分散火力”,甚至他还要求收回胡锡进的账号……
当然不可能只有师伟一个人在这么说,否则咱也没有拿出来闲聊的必要了。
目前我翻了翻公众号里的文章以及微博里的词条,就看到不下百条指责环球网帮日本人转移视线的消息。讽刺的是,这些指责环球网的人,恰恰就是此前在大部分社会事件、国际事件中都认同环球网观点的那批人。
换句话说,他们培养出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突然不认同他们了。
但这只“讽刺”,却并不“奇怪”。如果你所制造吸引来的原本就是一群根本不思考的人,那么你凭什么觉得有一天他们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你?
狂热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能力的终结训练。
我对环球网被骂收钱不会出现半分同情,无关乎我是否认同这种观点,甚至觉得他们活该。因为对于环球网而言,他们的行为应证到自己身上,最多只属于“自食恶果”,但出现到他人身上,对他人来说就是无妄之灾。
吉考斯工业品牌负责人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说说,大概的谈了几点自己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看法。没想到一条朋友圈被截图,众人扬言抵制吉考斯,直接导致公司宣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其实该公司第一次声明还是有所留情的,只是对该高管“停薪1个月”。可狂热的人并不满意,最终公司肯定会优先考虑公司利益,把人开除。
一位高管,仅仅因为自己的一个态度,身败名裂。我只能说,看上去这与环球网不存在半毛钱的关系,实际上,这就是千千万万的“环球网”所带来的效应。
看到这个消息,诸位还会产生同情环球网、同情胡锡进的想法吗?
一个大公司,其实本就该多姿多彩,一些个人观点不拿去放大,它就仅仅只是个人观点,有什么大不了的?就算退一万步来说,你不认同,那你大可用事实反驳。什么都不干,直接以权力的形式逼迫对方闭嘴,除了说明你本身心虚之外,什么也无法证明。
难道观点不同就犯罪犯错了吗?
我认为不是,但环球网以及它们的同类之前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你不认同我,其心必异。”
今天,环球网自己成了那个“其心必异”,说句活该,简直就是秋风送爽。
感觉现在微博上不正常的人,已经是“一派一派”,及其幼稚。但这也显示出了一种特性,就像《金瓶梅》里西门庆那一伙人,臭气相投。你以为他们讲的是什么“义气”,完全属于扯淡。
花子虚跟西门庆兄弟义气吧?人还没死,西门庆就开始勾搭李瓶儿。后来花子虚一死,他的家产、老婆,西门庆全收了。应伯爵跟西门庆混也算风光一时,讲得就是个“义气”,西门庆一死,应伯爵立马改换山头,帮新义气去图谋旧义气的内眷。
所以,西门庆那一伙人树倒猢狲散,一点也不可怜,那就是他们的世界。而像鲁智深“忽地顿开金绳”后,林冲也很快病死,才会让人觉得有些悲凉。简单说,有些人只是活该,有些人则是无奈。
活该有啥好说的,无奈才值得同情。
发布于 2023-08-28 20:59・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菲尔 - 9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nth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