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日本人的民族性是菊与刀,那么中国人的民族性是什么呢?

- 177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官与民。
两个身份以及身份所带来的认知差距,皇权与奴性,诠释了3000年来的民族性。
补充,近代出现了一种3000年以来不曾存在的异类,严重挑战了民族性,为官与民所不容,那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简称公知(没有被权力所吸纳,成为公共部分的具备较高智力水平与见识的群体)。
他们没有官的权力与迂腐,也没有民的愚昧与顺从。
被官看作威胁,被民看作叛徒。
像异类一样破坏着民族性的稳定性,挑动着民族的神经。
编辑于 2023-09-13 17:17・IP 属地广东赞同 1775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阿阿菜 - 5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没有资格评价民族性。
但以比较熟悉的“简中互联网民族性”而论的话,是八个字:又蠢又坏,又怂又狂发布于 2023-09-15 11:12・IP 属地天津赞同 5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nk丢丢 - 48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如果要菊与刀用一样的格式,那么就是:韭菜与镰刀。
发布于 2023-09-14 21:29・IP 属地上海赞同 48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道朗马泰尔 - 3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皇与奴解释下这个皇,就是皇帝的皇,每个中国人都想当皇帝这个好理解同时,中国人也是最想奴役下级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比如老师奴役学生,老板奴役员工,学长奴役学弟。
父母奴役孩子,老头奴役晚辈你们自己体会。
中国人最想用奴役的方式,去破坏他人的世界,你们自己体会而这个奴,则是奴隶或者说升级一步奴才。
这个你们自己体会中国有皇,有奴,但好像没有人,只有正常的非奴非皇的人,普通人在中国极少极少整个中国就是皇与奴的交互场编辑于 2023-09-19 14:04・IP 属地加拿大赞同 32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雷加亮 - 1397 个点赞 👍
跳龙门。
龙以鲤鱼为食。
但鲤鱼只要跳过龙门就可以变成龙。
所有的鲤鱼都知道,变成龙再回头吃同类,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发布于 2023-09-15 10:25・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赞赏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赞同 13972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申权认真生活 - 423 个点赞 👍
膝盖与嘴巴。
膝盖用来跪,嘴巴喊万岁!发布于 2023-09-14 07:21・IP 属地江西赞同 4236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乌龙鱼 - 287 个点赞 👍
金庸先生有一本小说叫《鹿鼎记》。
这里我贴一段小说中对鹿与鼎的描写:那文士道:“你懂得官兵没道理,真是好孩子。
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镬,我为糜鹿!”那小孩道:“爸,你前几天教过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是给人家斩割屠杀的意思。
人家是切菜刀,是砧板,我们就是鱼和肉。
‘人为鼎镬,我为糜鹿’这两句话,意思也差不多么?”那文士道:“正是!”见官兵和囚车去远,拉着小孩的手道:“外面风大,我们回屋里去。
”当下父子二人走进书房。
那文士提笔蘸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极和平,只吃青草树叶,从不伤害别的野兽。
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便只有给人家吃了。
”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
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
《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
”那小孩点头道:“我明白了。
小说书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做皇帝的意思。
”那文士甚是欢喜,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一只鼎的图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灶头锅子,用这样三只脚的鼎,下面烧柴,捉到了鹿,就在鼎里煮来吃。
皇帝和大官都很残忍,心里不喜欢谁,就说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里活活煮死。
《史记》中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镬。
’就是说:‘我该死,将我在鼎里烧死了罢!’”那小孩道:“小说书上又常说‘问鼎中原’,这跟‘逐鹿中原’好像意思差不多。
”那文士道:“不错。
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了九口大鼎。
当时的所谓‘金’其实是铜。
每一口鼎上铸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图形,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
《左传》上说:‘楚子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只有天下之主,方能拥有九鼎。
楚子只是楚国的诸侯,他问鼎的轻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轨,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
”那小孩道:“所以‘问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
‘未知鹿死谁手’,就是不知哪一个做成了皇帝。
”那文士道:“正是。
到得后来,‘问鼎’、‘逐鹿’这四个字,也可借用于别处,但原来的出典,是专指做皇帝而言。
”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做老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
‘未知鹿死谁手’,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
这头鹿,却是死定了的。
”编辑于 2023-09-15 09:19・IP 属地四川赞同 2871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键盘里的囚徒 - 267 个点赞 👍
《菊与刀》是一个美国人写的日本“总结”,他甚至没在日本住过多久,就二战结束后在日本呆了几年而已。
用几个词来概括十四亿人?这样做的人才是真正的自大狂。
发布于 2023-09-15 17:56・IP 属地海南赞同 267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理想国 - 265 个点赞 👍
驴与磨,人们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从来没想过人上人是怎么上去的。
几百条评论被删的就7条,你们到底说的啥!啥!啥!编辑于 2023-09-14 18:44・IP 属地安徽赞同 26510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象拔蚌会走路 - 95 个点赞 👍
上层是九子夺嫡下层是骆驼祥子发布于 2023-09-06 11:57・IP 属地贵州赞同 9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躺P感恩再抗压 - 76 个点赞 👍
同样是菊与刀,为强权者舔菊,向更弱者挥刀发布于 2023-09-14 16:04・IP 属地广东赞同 763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乌野 - 18 个点赞 👍
跪与罚。
发布于 2023-09-14 15:46・IP 属地上海赞同 18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wildfire - 4 个点赞 👍
概括不了,无法形容。
如果日本人的民族性是一本《九阴白骨爪》,那么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一本《九阴真经》。
九阴白骨爪你形容得了,九阴真经你形容得了么?编辑于 2023-08-30 16:02・IP 属地福建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龟虽兽 - 4 个点赞 👍
国人最大的民族特性就是讲究“中庸之道”。
儒释道三教相争,最后独尊儒术,成就了今天的结局。
佛家讲入世,信奉因果;道教崇尚自然,无为而治;儒家追求“天人合一”,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面也含有中庸平衡之道。
从骨子里说,三者都爱好和平。
其次,台湾作家柏杨所著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强调的“酱缸文化”,这一观点我也颇为赞同。
国人一个人是一条龙,三个人一起就成了一条虫。
从泱泱华夏史中就可看出“酱缸文化”的劣根性。
但国人一旦激发出血性,也是很凶悍的。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有史为证。
发布于 2023-09-17 01:12・IP 属地四川赞同 4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江一胜 - 4 个点赞 👍
君 臣 父 子发布于 2023-09-18 22:19・IP 属地北京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快乐阿全 - 3 个点赞 👍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鲁迅,《狂人日记》发布于 2023-09-15 04:44・IP 属地广东赞同 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铂钺 - 2 个点赞 👍
是跪与躺发布于 2023-09-14 18:02・IP 属地浙江赞同 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雍和 - 1 个点赞 👍
爹与儿,主人与狗。
发布于 2023-09-14 10:25・IP 属地日本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fubuki - 1 个点赞 👍
写过上百本的书推,我从来没推过这本书。
鲁思·本尼迪克特从来没去过日本。
你没听错,一个研究日本文化的学者,没去过日本。
日本是岛国。
而且从有文明开始,主体民族就没变过。
这样的国家,就自然会孤僻、自负、傲慢、冷酷。
——外表的傲慢,骨子里的自悲。
所以,当他遇到比他强大的文化时,就会疯狂的去学,去做,去赶。
他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唐文化。
全面的唐化,使得国家立刻强大起来。
但,当时,他又两个制度没学。
一个是内宫太监制度。
一个,就是科举制度。
太监不学就不学了。
他没有学科举,就注定了阶级永远固化。
所以才有“菊与刀”,也就是家族制度和武士制度。
这,都是阶层的体现。
当我们的文化下行时,他们又接触了欧美文化,直至今天。
咱们和日本不一样。
咱们是纯农业文明国家。
所以我们民族崇拜强权,崇拜大一统。
日本则不是,他们对强权的臣服是一种“暂时”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忍”。
时机成熟,是要造反的。
而咱们,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最强的力量。
————————————非要用一个短语的话,咱们应该是“君与民”。
发布于 2023-09-15 11:58・IP 属地天津赞同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查看全文>>
皓海为金 - 0 个点赞 👍
“菊与刀”这种说法,虽然显得文艺范儿很重,但是显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菊花”是天皇家纹,而“刀”象征武士阶层。
和日本人矛盾的“民族性”其实没啥很直接的关系。
因为“刀”是拱卫“菊花”的存在。
要从文化上来说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学了半吊子的中国文化。
日本由于孤悬海外,和中国大陆直接的文化交流其实还是比较少的。
我之前过于纠结中国文化怎么直接传到日本的,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途径——从朝鲜半岛传入的二手中国文化。
本来儒教就只是中国文化的表象,你还老学二手的,这不就很半吊子了吗?说得通俗一点吧,就好比武侠小说里讲练功。
儒术只是相当于外功,必须要搭配对应的心法口诀才能用。
偏偏在这个问题上,日韩学到的都是外功,没有对应的心法口诀。
而这套心法口诀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所谓的“黄老之术”。
什么是黄老之术呢?其实就是所谓《黄帝书》/《老子》这部著作为核心的思想。
根据“黄老之术”,可知“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外面套不套“儒教”的皮不重要。
不过黄老之术讲的都是一些大原则问题,并不是具体的行动指导。
如果你肚子饿了,不去吃饭,这不叫无为,这叫愚蠢。
如何去践行黄老之术呢?这才说到“百家争鸣”。
这里我们就先不说百家争鸣了,这说起来可没完。
回到问题本身,刚才说了,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对。
不要试图用“菊与刀”这种视角去看日本。
更不要试图用这个视角继续去看中国。
如果还要比较中国和日本的异同,其实在以前一些类似的问题下我就说过了。
不要从纯粹人文的角度来比较,而应该从自然科学的视角下去看这个问题。
一种生物演化成什么样,是受其所处的环境影响的。
同样,一种文明的演化也是如此。
日本人这种“矛盾性”,在现在的“大国”里面,其实更像“俄罗斯”。
它是由自己原生文明的基础上,突然嫁接了一套其他文明的东西上去然后继续演化的。
所以他们的思想有时候让人捉摸不透,没有啥“底层逻辑”可言。
发布于 2023-09-15 01:56・IP 属地四川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勃列日涅夫 - 0 个点赞 👍
主与奴发布于 2023-09-16 16:54・IP 属地安徽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今夕何夕 - 0 个点赞 👍
鲁迅先生说过了是吃人发布于 2023-09-20 09:31・IP 属地广东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NeoYi - 0 个点赞 👍
本来想写就小日子那种死不认错的臭脸,凭什么菊与刀。
后来想想菊花现在的意义。
说的对!发布于 2023-09-21 11:45・IP 属地上海赞同添加评论分享收藏喜欢。
查看全文>>
朵朵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