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越上古,史家精神越强,越给你记真东西。你看的人,都是活在史书里的。
越往后,精神越弱,正史都不靠谱了。不光不给你记真东西,还掺水还造假。元明清往后,人越来越假。
因为很多很牛的人,重大人生转折,都很离奇,写的四平八稳,那是不告诉你真东西了。很多实际变化的原因,不给你看。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你。
其实很多近古的人,并没有比魏晋时期的人差,但写出来觉得普通,为什么,因为真实的他史书不写了。
比如和珅,非常厉害,但史书未必会写他多厉害。
比如李嘉诚,真实发家很多东西都很玄,你根本看不到,如果用史记或魏晋史书来写,李嘉诚会玄的厉害,但那个更真实。如果这些用明清史书来写,就是个厉害点的普通人。你以为普通,但想做到他那个程度,却很难贴近。
差距在你已经看不懂人家厉害在哪了。还以为掺水的更真实。
为什么明清往后小说越来越强了。以前史书可以写真的,没必要写假的。人不会憋屈,用不着那么搞艺术。
后面言论越来越压迫,搞的写历史的跑去写小说了,艺术就是压抑的历史和真实扭曲的传达给你,涂抹了一层又一层,但那个真实的东西还在,就还有生命力,那个真实越没法直写,就越有生命力。
四大名著如果你当史书来看,会不会觉得玄了?
但如果那个是真实的话,你还会觉得晋书玄么?
不是四大名著或晋书玄,是真实的东西越来越不给普通人看了。
民众都当兔子养了。生怕你真实了,你正常了。你能得到华夏文明养分了。
华夏传承断档了。自毁倾向太强了。
一件事物本来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没有干扰野蛮生长是什么样的?
给些近的参考。
以前的史书是70、80年代的出版物,教真东西的,是给贵族士人学子看的,是真的教科书。
是2005年以前的互联网,很多真东西没人管就摆在那给你看。
后面的史书是2010年后的出版物,当通俗读物来了,是给老百姓看的了,真怕你看出什么来,他觉得可以让你知道什么就写什么,不能让你知道的就不写了。
是2015年以后的互联网,吹捧不够卖力也是反动。想写些什么要自己涂抹一层一层来发表。
这都不是搞历史写真实的,全都是搞艺术的。
压迫让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