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回答

外媒报道「首尔部分地铁站中文报站名被指『引发混乱』」,将改为韩语播音,具体情况如何,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搜狐新闻
22个点赞 👍

这其实很有意思: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在翻译专名的时候,都喜欢犯“推己及人”的臭毛病,在他国看来都很难绷。

韩国人之所以能做出这种难绷的行为,是因为韩国人翻译汉字文化圈地名的时候,就都是按照当地读音读的。韩国人在读日本地名的时候是用日本读音,读中国地名的时候就用的是中国读音。

但韩国人这时候就犯了推己及人的臭毛病,你自己这样是你的文化,但是中国人不是啊,中国的习惯是汉字圈地名都按照中文音去念。你不能反过来也这么要求啊。

日本人也有这个毛病。日本翻译文学作品名字的时候都是直接音译,而日本人也犯这个推己及人的臭毛病,要求中国人也音译日本的名字。

“哆啦A梦”“宝可梦”还能接受(毕竟哆啦A梦根本没法意译,铜锣卫门?),然而熊本县推广的“酷MA萌”就很难绷,最后只好接受中国人起的“熊本熊”。

(熊本县反对熊本熊这个译名是因为熊本熊的设定不是熊,是人,名字くまモン里的モン就是熊本方言里人的意思。就像Hello Kitty的设定是小女孩一样)

你不能反过来也这么要求啊。

中国人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只不过许多国人没意识到。

中国直到现在还是纯表意文字,所以中国人更喜欢意译:Iceland译为冰岛,Montenegro译为黑山,King's Cross译为国王十字而不是金斯克洛斯。

因为表意文字望文生义,所以意译更好记。

然而中国人也犯了推己及人的毛病,中译英的时候也要意译,觉得这样洋气,国际化。但是实际上国人以为的国际化其实是土,国人以为的土才是国际化。

因为表音文字的老外实际上是更认音译的。

比如,如果有个地铁站叫师范大学,那么正确的翻译不是Normal University,而是Shifan Daxue。而“XX路”的英文不是“XX Road”,而就是“XXlu”。

因为老外坐地铁的时候,根本不care你这个地铁站名的真正含义,人家只需要知道“是这一站”就行。

意译的话反倒是会由于尺度不一让老外一头雾水:比如有个公交站叫“一中”,英文是No.1 middle school还是No.1 high school?在老外眼里这是不一样的,而且你实际上很难统一这个。

但是Yizhong永远是Yizhong,老外认这个。而且它比前面的短的多,地名不能太长。作为一个公交站,这样就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Kungfu远远比martial art出名的原因——李小龙才真的懂老外。

译名好不好,你说了不算,老外说了算。

尊重人家的文化,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莫斯科地铁,人家知道中国人爱意译,所以给每个车站都起了官方中文名,“航空发动机”之类的站名都是意译,对中国人来说很好记。

还有就是北京地铁,是国内最早想明白的,全都改成了音译。虽然在改音译的过程中出现了a非要用手写体、Zhan也被音译了、在奇怪的地方空格等各种难绷的行为,但现在都已经改过来了(虽然以前改的标志只能这样了)

Beikezhan、Xizhan都没问题,除了不要全都大写之外。

编辑于 2023-08-02 02:50・IP 属地北京
嘉然大姨的猫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