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妈,这还用问……
20 21 22这三年怎么过的日子,怎么不到八个月大家就全忘了么?
一开始为避免新冠人传人现象,不得聚集,不得集会,连团建吃饭超过50个人都得报备各级相关单位。
但凡有个人多的密闭空间,就被牢牢盯住,电影院、剧场、密室逃脱这些地方都挨了沉重打击半死不活。
连公司年会、学生上课都改成线上了,别说演唱会这人山人海了。
后来好不容易能营业,也是各种码,健康码行程码,到最后,人想进去还得保证是72小时内核酸阴性。
我去个电影院,进地铁查一重码,进商场查一重码,进电影院再查一重码,查码排的队伍动不动比查票的还长。
而演唱会这种大型聚集活动,比看电影可麻烦多了。
一般来说,这种演唱会只会在北上广深、杭州南京这种大城市开,但是想看演唱会的人,可未必就是大城市居民。
如果那时候,要是有人想去看演唱会,他需要:
核查出发地与到达地核酸政策,确认能去能回,再买出行票。
然后出行前一天提前去做核酸,确保自己上车前,核酸像一块新做的豆腐般新鲜清洁,到达时,核酸也还得保证在72小时有效期内。
到达后,再次做核酸,在当地核酸阴性报告出来前,最好就待在酒店里不动。
确认核酸还是阴,你终于可以凭借当地健康码出门看演唱会了,这一来一回,你得提前1-2天到地方,才不容易耽误事。
费死劲了。
如果倒霉一点,刚刚离开出发地,出发地就有病例,或者到达地有病例,你就需要准备好14天隔离经费。
钱包疼不说,还耽误事,怎么跟老板交代?
老板,给我半个月假,我到xx看演唱会被隔离了……
老板一听,呵呵,你贪玩结果耽误我的事,凭啥?把工资结一下,半个月后别来了。
别说那三年演唱会不好举办,就算举办了,大家想去听,都得在心里掂量掂量,这次出行会不会导致一系列薛定谔的后果,值不值得冒险去一次。
幸运的话,无事发生,不幸的话,隔离酒店在对你招手。
现在这些事情终于没了。
那积攒下来的需求这会儿不井喷,啥时候井喷?
不光是演唱会,旅游也井喷啊,这证明社会终于恢复正常秩序了,不必要的出行成本终于没了。
这会不玩,啥时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