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吧,在冷战时期,美国拥有的传统工业能力,苏联不说达到95%,起码能达到85-90%,但是在新兴产业,苏联几乎与美国天地之别。
在那个年代,苏联认为美国发展的文娱、游戏、体育等产业都属于"不务正业",只有工业、制造业等产业才是强国的唯一路径,同时认为这些产业不排除糖衣炮弹、文化输出等战略目的。
苏联的思维可以理解,但是美国发展文娱、游戏、体育可不是因为糖衣炮弹,而是纯粹的看重资本市场获得营收,简单的来说就是赚钱。
换句话说,欧美发展文娱产业是因为这个产业有利可图,但是这也不是什么"阴谋",因为这是人类从古至今的某种"刚需"。
我之前的回答提到过,苏联和美国这种思维上的差异,导致了苏联的就业分布极不均衡,很容易导致国内制造业产能过剩,美国好莱坞、迪斯尼等产品盛行的背后,这些相关企业本质上是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那么我们上半年840场演唱会意味着什么呢?正常的文娱需求释放。
我曾经看过一篇论文,大概的内容是如果一个社会中的人只买生活必需品,那么这个社会很难产生繁荣的消费市场,进而影响社会中企业的发展,只有人们在各个领域都有消费行为,这才能促进产业的百花齐放,所以我们上半年840场演唱会,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好现象。
编辑于 2023-07-31 12:39・IP 属地江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