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9个

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假日消费,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网
31个点赞 👍

要知道这些政策未来会产生哪些影响,咱们还是得先了解一下整体大背景,从中去发现一些规律。

一、首先我们来聊聊20条产生的背景

23年起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开始一路下跌,CPI指数 直接反映了全国各地消费价格的变动。

具体怎么看呢,通常可以参照下面这个指标:

(图片注释:2023年1-7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当CPI指数在2-5%,称之为中度通胀

2)0-2%,属于经济发展滞缓的低度通胀区间

3)一旦CPI持续3个月同比下跌,即为通缩

我国CPI连续5个月处于低度通胀区间,已经处于通缩临界点,也就是出现了经济学上的流动性不足。

(图片注释: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居民新增存款总量变化)

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既然CPI指数有所下跌,那肯定在其它方面就会出现增长。

果不其然,今年上半年居民新增存款11.9万亿,不仅同比增长了15%,而且每个月的新增存款都高于去年同月。

也就说,即使在疫情结束后,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出现,反而进行“报复性储蓄”。

大家更爱存钱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钱包捂得严实一些不会有什么坏处,有资金储备也可应对不时之需。但如果大家都不消费了,那对于经济的增长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将超额储蓄中的水,流向“消费领域”,从而激活经济循环,2023年7月28日,发改委20条因此出台。


二、我们来看看这20条里,大家关心的内容

20条涵盖了大宗消费(房,车,电子产品),服务消费(餐饮,文旅,健康),农村消费(农产品,家电下乡)...几乎所有消费品类

其中最吸引关注的,莫过于第六条:关于节假日消费的通知陈述:

要知道7、8月份可是孩子们放暑假的时候,妥妥的家庭出行旅游旺季,这么好的时机自然得加大力度推广旅游业。

当然,还要保障好孩子家长们的合法权益,才能让一家人放开手脚安心的出门游玩。

因此明文提出要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假日消费,无疑为后疫情时代的打工人们,补上了一剂强心剂。

那促进文旅消费后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1)首先,会推动国内目的地旅游的持续精品化

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旅游消费就曾出现过一次“井喷式”增长,国内旅游出游达到了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480亿元,同比增长128.90%

(图片注释: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

不过,这种集中场景,密集出行的报复性旅游,实际上是不健康的。

从文旅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为了在旺季接待更多人流而建立超前的基础设施,本身也是一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做法。简而言之,如果旅游产业如果无法实现精品化,通过衣食住行,补全配套设施,完善全服务链,那么就会出现回报率低,出现周期性资源空置的问题。并且随着因报复性旅游导致出行人次的增加,还会导致游客出行体验的直线下滑。最近越来越多“特种兵式旅游”已经逐渐让原本悠闲惬意的旅游体验,渐渐变了味。

由此看来,促进文旅消费的措施会不断推动旅游景点及文娱产业的进步,大众会获得更高质量的旅行体验,自然也更愿意在旅游上继续消费,产生正向循环。

2)轻旅游概念将被重新炒热,通过城市服务圈辐射城市消费人群

作为长假出行的分流方案,2天或是1天“轻旅游”将重新被炒热。除了出行周期更为灵活,以城市圈为核心的“轻旅游”体验方式也更为多变:可以是自驾,野营,徒步,骑行等多重方式。最近风起的CITYWALK,CITYRIDE,其实就是这种城市圈轻旅游的雏形。会进一步带动城市内基础消费的增长,以及强化近郊游,跨城游的优先级,带来更多的旅游消费机会。

对于个人而言,旅游不再是一种消费高周期长的活动项目,反而变得更加接地气,也不再以打卡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放松身心。


三、我们再来看看这20条内容,有关汽车的资讯

1)首先看第一条: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

(图片注释: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关于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建议)

这里有2个关键信息:

放款限购政策 +增加汽车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

放宽汽车限购政策其实早已有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展开,高级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4万元。而随着城市限购的持续打开,配合汽车消费金融的支持,将打开城市更多的购车需求。促使消费主流将进一步从首购向增购转移,强势推进消费升级。

落实到家庭和个人来看,家庭会因为二胎老人等用车刚需而在此政策下选择升级车辆来获得更好出行体验,同时个人也有机会因购买门槛的降低而成为有车一族。

2) 再看第二条:新能源汽车消费

(图片注释: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关于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建议)

其中有一条关键信息是:

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峰谷分时电价。

简单来说就是,白天大型企业用电量较大,如果能指引大家分时用电,就可以大幅减少电网压力,降低充电花费。

7月20日,山东省已经将电动汽车充电峰谷分为深谷、低谷、高峰和尖峰四个时段,

在深谷时段电价为每千瓦时0.222元,

低谷时段为0.385元,

平时段为0.555元,

高峰时段为0.585元,

尖峰时段为0.888元。

每度电可以节约0.6元左右,如果每月充电100度电,可以节约60元左右,这仅仅是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

更关键的,峰谷分时电价将会助力换电网络的建立。

仔细再看看,发改委之前也发布过《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

(图片注释:国家发改委《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中关于完善峰谷电价形成机制建议)

其中明确规定,鼓励电动车通过储能服务,实现收益。

也就是说通过夜晚充电,白天把电卖给电网的方式,给闲置的汽车电池还会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

峰谷分时电价的逐步施行,正是解决换电模式中闲置电池成本的关键。

可以遇见,23年各地将加速开启换电网络的建立。

写在最后

不管是文娱旅游还是汽车市场,这一系列的改变对于普通人而言,都能为生活品质带来一定提升。热爱旅行的人能得到更好的出行体验,喜欢汽车的人可以更容易得到自己的爱车,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政策就是利好的信号。

而对于更多的大众群体来说,自身消费潜力的释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时刻保持提升自我,积极进取,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做选择不盲目从众,这也就够了。

编辑于 2023-08-18 21:47・IP 属地浙江
雷神动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