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9个

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促进假日消费,会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网
754个点赞 👍

谢邀。

还是以“扩大消费”为名而扩大投资。


逐个点看。

第一大块,“总体要求”,基本是定调的。

这里提了三个“更好结合”,分别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

个人观点:这三个“更好结合”,实际上是天平往回摆、水多了加面,把市场机制、需求、提质升级(体制改革为主)的地位又拉回来点。

过去一段时间,有些人觉得民企“已完成历史任务”,然后这两年发现搞不定就业;

全力押注供给侧,对调整产能不亦乐乎,结果发现无论怎么调整都是过剩。原来是最大供给——人口——已无,带崩一片需求;

对速度的信心满满,认为高增速可以抵消交易环境的滞后。结果发现所有投资信心都跟在高增长背后,一旦增长放缓,没几个信任现有交易环境,整体氛围立刻转严重保守。

这三个“更好结合”,算是委婉地“微调”。


然后看具体项目。

第二板块,稳定大宗消费。

第一点“优化汽车购买”和第二点“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都是奔着车去的,核心思路是“少管多投”。

少管:取消二手车限迁、简化登记、减少限购和歧视非本地产汽车。说实话亮点不多(也多不到哪去)。

多投:增加城市停车位、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建、加快换电推广等。

停车位也是土地,算是给“改善性需求”助了点力;

充电桩和换电站,在现在的新能源要求下,背后往往是梯次电池(也就是二手电池)、风光能(直接入车还没有并网的峰谷压力)、中短距运输储电等环节。

所以我说这块是“多投”,名为消费意在投资,是在给地方指明要大干的方向。

第三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类似。

没有谈价格,主要谈的是城市老旧小区装电梯和农村住房的安全和节能改造。说白了也不是“真”消费,而是试图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到这些改造里。

大城老房小改保价,转手卖给指令式进城的“新市民”,这是最后一波城镇化的变现路径。

第四点“提升家装家居和电子产品消费”是我没想到的,感觉就是个凑数的。

消费电子你们能保持呼吸就好啦。


第三版块,扩大服务消费。

第五点,“扩大餐饮服务消费”。这里除了传统的美食节(地方文旅)和美食街区(商业地产),居然提到了预制菜。

“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

厉害。单纯餐饮的投资空间不大,但现在可以拿这个名义投三四线农产地、一二线预制工厂、大区冷链,拉动一串土地基建。

以小带大,诚然有高手。

第六点,“丰富文旅消费”。这里第一句我就有点难顶:“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还是些“智慧景区”、“夜间文旅”的投资概念。旅游消费忠实反映“钱与闲”的改善,这块我觉得空间不大。

第七点,“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其实就是让管票务的那几位特许经营大爷手松点,再让地方多搞点,形成氛围。

第八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

什么叫“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就是农村人看病去城市三甲,城市老人平时跑农村的疗养院和药材种植基地花钱。这就是“城市消费向农村下沉”。


第四板块,促进农村消费。

第九点,“开展绿色产品下乡”,包括绿色智能家电和绿色建材。

别把京东上的三位数换个标卖成四位数就行。

第十点,“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村级物流是个应该政府投资先行的领域,这块看具体怎么投。如果政府投资完成县乡级,民间投资就有动力完成村级。

电商进村会带来双向增长,不仅是农村多消费,也会有农村向城市多销售。

但这和现在的“县级城镇化”可能有冲突,因为很多三四线正在把农民塞进城。农村人少,这种毛细血管物流就容易亏。

第十一点,“推动特色产品进城”,这点是建立在前面村级物流的基础上的。

第十二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点本质和第八点一样,属于城市消费转移。


第五板块,拓展新型消费。

第十三点,“壮大数字消费”。

这块写的特别泛。直观的就“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估计运营商听到下身一紧。

此外还有支持电商、支持生活服务数字化(O2O呗)等。说白了,这块算是给互联网企业们开个绿灯,你们别怕。

地方搞智慧城市那些也可以继续蹭蹭,只要联网了都算“应用场景”。

第十四点,“推广绿色消费”。

这块就是个大帽子。今年新三样的增长也看到了,继续一路绿灯。


第六块,完善消费设施。

第十五点,“加快培育多层级消费中心”。

有海南这种大的,也有一刻钟便民服务圈这种小的。总体上还是投资方向:以居住区为中心,降低小店和个体创业门槛,放宽经营管控。

就是恢复本底的消费能力。

第十六点,“着力补齐消费基础设施短板”。

乡镇集贸、农村便民商店、农产地冷链等。以城乡间物流基建互通为主。

第十七点,“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拿钱拿地更方便。


第七板块,优化消费环境。

第十八点,“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

对于愿意参与上述投资的企业,你们要把钱放下去,特别是中小企业。

第十九点,“持续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

虽然鼓励大家都来搞投资,但也不是摆摊就卖的走鬼,市场监管我们会跟上滴(抠鼻)。

第二十点,“完善促进消费长效机制”。

统一大市场那套,打通各地壁垒。


总之:综合下来,整体还是以鼓励投资为基调。

对政府投资,继续指明新三样和社区基建;然后表明放宽放松的立场,希望民间投资能参与。

首先这不是真·消费类文件。咱都不说钱,带薪休假这事不强制能成?

其次,能否拉动民间投资,要看政府能否真把交易成本降下来。

例如电商下乡确实能带来一波增长,那县乡级物流基建谁做?地方能按时结款么?

涉及到基层治理的(消防工商那点事)就更复杂。

但不管怎么说,能让带薪休假这词露脸,能让“满意度”、“放心消费”、“激发市场活力”这种词反复出现,也算是拉锯战的一点成果。

最有效的倒逼动力,果然是不花钱...



闲聊公号:王子君的碎碎念。

发布于 2023-07-31 15:40・IP 属地北京
王子君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