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7个

阿富汗塔利班焚烧乐器,称「音乐是不道德的」,具体情况如何,如何看待此举措?

搜狐新闻
69个点赞 👍
一般来说,这些营地都被铁丝网包围着,身居其中,难免会产生坐牢的感觉。营地门口,巴基斯坦军方派了专人把守。2002年,我曾经参观过几座难民营,没想到里面有大量的未成年人。在纳斯尔·巴赫(Nasir Bagh)难民营,我和不少孩子聊过天,他们几乎都拥有10—12个兄弟姐妹。负责难民营事务的官员告诉我,营地里四分之三的难民年纪都不满15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却被困在封闭的营地之中,焦躁不安的情绪无处宣泄,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他们在周边建立记忆。
摘自塔米姆.安萨里《无规则游戏》

书中提到的这些难民,现在差不多30岁了,或许执行焚毁乐器命令的人正是从这难民营走出。

出于实用的角度为“反对音乐”的行为辩护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音乐恰是个再贫穷的人、再落后的社会都能享受的娱乐。

但是,压抑的环境,是会扭曲人的心智,使人失去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的。不幸的是,1979年以来持续处于战争中的阿富汗始终是个压抑的环境。在那之前,这个国家的社会中有诸多不平等和落后之处,但人们至少是生活在家族和社会之中,有正常的情感的。但在那之后:

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男性奔赴战场。他们告别亲人,脱离了原来的乡村环境。身边不再有父母妻儿,同伴都是年纪相仿的大老爷们。战争异常血腥,耳濡目染之下,阿富汗整整一代男性的心理渐渐变异,阿富汗的民族性格也开始发生扭曲。

阿富汗的50-70后已然如此,许多80、90后更是在巴基斯坦拥挤的难民营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唯一的精神慰藉来自于沙特支持、巴基斯坦纵容的瓦哈比宗教学校,这些人精神世界的匮乏而狭隘可想而知。塔利班的种种对现代产物和美好的事物仇恨的行为,就是数十年战争造就的压抑氛围带来的恶果。

内生的现代化已然被入侵打断,如果苏美之一主导的现代化可以持续下去,或许阿富汗可以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然而,杜兰德线划定的这个边界里的土地,在经济上难以发展,军事上控制成本又极高,致使外部主导现代化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就有了砸烂乐器的这一幕。

编辑于 2023-08-03 15:18・IP 属地辽宁
知乎用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