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采购经理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先行监测和预警指标,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临界值,高于50%,反映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收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1日)联合发布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经济趋稳向好运行态势明显。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5%和51.1%,均连续7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持续改善。 从市场预期看,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5.1%和59.0%,均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信心总体稳定。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持续改善。 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产需同步扩张。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最近两月PMI指数走势来看,指数水平连续上升,上升普遍幅度明显,显示市场需求逐渐改善,经济活动各环节联动回升,市场主体信心增强,经济运行积极变化增多,回升向好动力增强,基础持续巩固。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4%和48.6%,比上月上升7.4和4.7个百分点。赵庆河表示,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用原材料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升。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3%,与上月持平;中型企业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7.4%,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7月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二级巡视员史朝晖谈到,从具体的行业表现情况来看,7月份的石油煤炭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还有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以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这些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是高于临界点的,表明这些行业的产需两端是同步扩张。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1%,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赵庆河称,这表明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发展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特别是消费品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今年以来始终高于55.0%,本月升至58.0%,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预期向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从主要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生产指数都位于50%以上,显示新动能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持续稳定运行;另外,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指数,在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基础原材料生产止跌回升。

7月份,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1%,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赵庆河称,这表明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市场发展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业信心有所增强。特别是消费品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今年以来始终高于55.0%,本月升至58.0%,企业对近期行业发展预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