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答主刻意提到了“见利忘义”这四个字,那我就不提吕布和董卓小妾私通,以及“素爱诸将妇”这些私德了,咱们就聊聊吕布是否真的见利忘义。
1.杀丁原:
直接上三国志原文: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
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这是吕布从认识丁原,到杀死丁原的全过程,中间没删改或者增加任何内容,全部都是三国志原文,写的够不够清楚?
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而吕布能杀丁原还是看着“布见信于原”,所以丁原对吕布不好的言论基本可以停了吧?而吕布杀丁原的原因是“诱”,杀了丁原之后果然给吕布封了骑都尉。
整个操作,基本算是“见利忘义”的教科书了吧?
2.背叛刘备:
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英雄记曰: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
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这中间略了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这个内容是记载张邈的,而吕布投靠刘备到夺取徐州的记载也都在这里了,怎么说呢?这段也是“见利忘义”的教科书吧?
与董卓和袁绍矛盾的相关记载我就不贴了,因为董卓那是吕布管不住下半身,袁绍那是因为吕布的操作惹怒了袁绍,都不算见利忘义,只能说吕布私德有点拉胯。
换而言之,就三国志原文记载而言,吕布就有两次见利忘义的操作,请问三国演义把吕布塑造成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到底有什么问题?
吕布在正史里还是个管不住下半身的泰迪精呢,和董卓小妾私通,玩儿属下老婆,比曹操更曹操,人曹操玩儿的还是寡妇呢。演义里貂蝉事件给吕布整成了脑子不好使被人玩了,变相的洗白了他玩儿人老婆的罪过。
演义的吕布已经比史书上的吕布强多了,就别在那儿鸣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