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把吕布丑化成见利忘义之徒,真实的吕布真的有如此不堪吗?
- 8 个点赞 👍
这东西要是写的话可太长了,随便写两笔吧,这东西就是哈姆雷特,一人一个看法,史书惜字如金各有各看法,各抒己见吧。
很多人已经拿丁原骂过吕布了,不再叙述,不过纪传体的问题在于线性描写,所以时间不容易捯,这也是看纪传体经常被忽略的事。
首先,张懿这个人没什么人提,他是丁原之前的并州刺史,188年3月在任被杀。
而董卓,在184年兵败抵罪之前是并州刺史,在189年是并州牧。
丁原在张懿死后188年接任并州刺史,在189年被杀。
吕布出生年月不详,但是199年死的,总共在丁原手下干了一年,杀了丁原后直接带并州部队投降。
这几个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吕布的举主是谁,不清楚,但是绝对不是丁原,年龄和“以骁武给并州”都对不上,有小概率是张懿,最大可能是董卓。
拿丁原说二元君主的可以歇歇了。
真没必要过多渲染丁原在当并州刺史怎么怎么的,他就当了一年,而且不是吕布的干爹甚至不是吕布举主,至于让以骁武给并州的吕布当主簿是好是坏,见仁见智。
顺带说一嘴,丁原自己出身县吏,靠勇武平民变起家的,和孙坚董卓他们类似,什么给他当主
查看全文>>
七夜 - 5 个点赞 👍
我不太了解罗贯中在明初的那段时间是不是靠着剧本和小说生活,假如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一个问题了:
他是依靠着写作生活的,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他写作的内容应该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而不应该让人们一看了就想指着鼻子骂他。
也就是说人们眼中,吕布的确是一个小人。
查看全文>>
菜鸟罗杰 - 3 个点赞 👍
知道历史上的华雄怎么死的吗?
让吕布给坑死的,吕布不服胡轸约束,居然人为炸营,害得小军官华雄整夜整夜来回奔跑,最后累得跟狗一样,被孙坚抽冷子干掉了。
知道华雄为啥在演义里被拔高成了二爷名震天下的垫脚石了吗?
因为罗贯中为了塑造所谓的“天下第一”,把吕布这段放哪朝哪代都得军法从事的黑历史给抹掉了,华雄意外成了大赢家。
最大输家则是胡轸,本来是吕布跟华雄的上司,结果不但降级成了华雄下属,还成了程普的垫脚石。
查看全文>>
知乎用户 - 2 个点赞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确丑华了吕布,但真实的吕布也好不到哪里。他反复无常的性格是其原生环境造就的,他不能成就大事也是他自身能力不高限制了。
吕布集团在汉末动荡的政局中虽然存在时间比较短暂,但其历史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吕布不仅参与了汉末诸侯争霸,影响了汉末各政治、军事势力的力量消长,同时更因为其本人发展与灭亡充满争议,使得这一割据势力充满了传奇及悲剧色彩。
吕布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王允、袁术、袁绍、张杨、张邈、刘备。汉末时期,对吕布的评价大都集中在吕布的反复无常上,而对他嗤之以鼻。袁术就因为厌恶这一点而拒绝在吕布最困难的时候接纳他,陈登也在曹操的面前指责吕布“勇而无计,轻于去就”。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吕布传》中的评价是:“吕布有虓xiāo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吕布传》也评价:“术既叨贪,布亦翻覆。”
那么,作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的吕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奋斗历程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章 被人轻视的并州“健将
查看全文>>
江无言 - 1 个点赞 👍
大家对张光北塑造的吕布会有反感吗?
大家更多的是喜欢,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讨厌曹操吗?似乎更多人讨厌孙权刘备,对曹阿瞒都喊一声曹老板。
查看全文>>
范逸哲 - 1 个点赞 👍
吕布,真正的白手起家之人。内蒙古包头人。弓马娴熟,臂力过人被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任命为主簿,也有史书记载吕布是丁原的部曲司马。
后董卓掌权,对吕布许高官厚禄让其杀死丁原吞并其部队,吕布照做。后吕布被任为骑都尉,不久后被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十八路诸侯董卓逃跑,让吕布挖掘皇陵取珍宝,吕布照做。
后吕布与董卓生出嫌隙,简单说是董卓常辱骂吕布,失意之时用手戟飞掷吕布,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有染,心里十分不安。
后在王允的安排下刺杀董卓,董卓死后,吕布被拜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到这里就是吕布的成长史,后面的故事有兴趣可以看一看三国志,投靠袁术不成投靠袁绍,袁绍想除掉他接着逃亡河内,后占据兖州,兵败曹操,交好刘备后又背刺刘备,辕门射戟交恶袁术,后在一系列的部下叛变与不纳忠言中兵败白门楼。
所以吕布见利忘义是确有其事,但白手起家能做到如此地位,实力确实很硬。
查看全文>>
当归 - 1 个点赞 👍
第一章:涿郡少年的“天使投资”
公元184年,河北涿县
春日柳絮纷飞,集市上的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24岁的刘备攥着一卷草席,蹲在街角叹气——他刚因交不起军饷,被官府从剿灭黄巾军的队伍里除名。
忽然,一声清亮的马嘶穿透人群。只见一白袍青年策马而来,腰间玉佩叮当,身后跟着十余名家丁,马背上还驮着几箱沉甸甸的麻袋。
“玄德兄!听说你要打黄巾贼?”青年翻身下马,露出棱角分明的面庞,“我张益德愿散尽家财,与你共举大事!”
麻袋哗啦倾倒,白花花的银子滚落一地。
这幕《三国志》未载的细节,藏在历史的褶皱里:张飞家族掌控涿郡盐铁贸易,他这一“投”,直接让刘备从光杆司令升级为武装队长。第二章:长坂坡的“空城计”
公元208年秋,当阳桥
残阳如血,二十匹战马在桥头焦躁地刨着蹄子。张飞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回头望见尘土中的曹军铁骑——那是曹操的精锐虎豹骑,刚刚屠尽了他断后的三百弟兄。
“取树枝来!”他突然喝令。士兵们面面相觑,却见将军一把扯下红披风,将树枝绑在马尾。
当曹纯率五千追兵逼近时,看到的是一幅诡谲画面:桥后烟尘蔽日,似有千军埋伏;桥上一将横矛立马,声如雷霆:“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决死战?”
史书轻描淡写记作“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却隐藏着精妙算计:他用二十人制造沙尘暴假象,赌曹操多疑——这一赌,为刘备赢得半日生机。第三章:巴蜀山道的“心理战大师”
公元214年夏,江州城下
“老匹夫!你降是不降?”张飞盯着被捆成粽子的严颜,丈八蛇矛抵住对方咽喉。
“西川只有断头将军!”白发老将梗着脖子。
帐中死寂。突然,张飞哈哈大笑,亲手割断绳索:“我杀你,不过多具尸体;你助我,可得整座巴郡!”
这神来之笔,《三国志》记载仅35字:“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但细想便知:严颜是益州士族领袖,张飞这一放,不仅兵不血刃拿下三十余城,更让蜀中豪族集体倒戈——政治手腕堪比诸葛亮。第四章:汉水畔的“地形杀”
公元215年冬,宕渠蒙头山
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在脸上,张飞伏在岩缝中,望着山下张郃大营的炊烟。五十天前,他故意放曹军深入巴西,此刻终于等到对方粮尽。
“将军,为何还不进攻?”副将急得跺脚。
“等他们杀马。”张飞嚼着草根冷笑。当第一缕马肉焦香飘来时,他霍然起身:“传令!前锋穿林走东谷,中军堵北口,本将亲自截西道!”
此役成就三国最经典围歼战:张郃丢盔弃甲,攀藤逃命,曹魏在汉中的战略布局彻底崩盘。后世称其“用兵似风如火”,却少有人知,张飞早把方圆百里的山形水势刻进了脑子里。第五章:阆中夜雨的“血色终章”
公元221年六月,阆中军营
烛火摇曳,58岁的张飞盯着案上伐吴檄文,酒坛已空了大半。帐外细雨淅沥,他突然抓起鞭子抽向亲兵:“铠甲为何还未备好?!”
“将军…工匠需三日…”
“废物!”又一鞭落下。他没有注意到,阴影中范疆、张达的眼神逐渐狠戾。
当夜,两道黑影潜入军帐。寒光闪过时,这位“万人敌”最后听见的,是自己三十七年前在涿县街头对刘备说的那句话:“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功…”
陈寿的笔触冷静如冰:“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一代名将,终死于暴烈性格的反噬。历史的叹息:被演义掩埋的将星
当我们拨开《三国演义》的戏说迷雾,会发现一个更立体的张飞:
- 军事天才:三次入选《中国历代战争史》经典战例
- 政治嗅觉:义释严颜堪比诸葛亮七擒孟获
- 性格悲剧:暴烈如火的性情,恰似项羽翻版
下次看到影视剧里吼声震天的莽汉时,不妨想象另一个画面:
晨曦中的将军府,张飞铺开宣纸,笔走龙蛇写下“汉将军飞”——这是四川阆中桓侯祠匾额上的真迹,字迹遒劲如枪,却隐现文人风骨。历史的真相,永远比演义更耐人寻味。
查看全文>>
历史其实很有用 - 656 个点赞 👍
话说题主你都直接给《三国演义》作者定性为“把吕布丑化成见利忘义之徒”了,内心明显早已预设立场了,那还需要再问“真实的吕布”什么样子吗?
而如果你的确想了解历史,那回答很简单:没错,真实的吕布就是如此不堪。
因为《三国演义》对吕布的人品和事迹描写,大多都直接取材于《三国志》、裴注、和《后汉书》,并没做什么能构成“丑化”的改动。
PS: 《三国演义》最初的作者似乎没看过《后汉书》,但《后汉书》的史料很多本就源于裴注引用史料,且后来毛氏父子编纂时,明显又参考了《后汉书》。
三国演义 凡例: 二、俗本纪事多讹,如昭烈闻雷失箸,及马腾入京遇害、关公封汉寿亭侯之类,皆与古本不合。又曹后骂曹丕,详于范晔《后汉书》中,而俗本反误书其党恶;
1) 吕布杀丁原 - 基本符合史实,出自《三国志》。
三国志 卷7: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唯一的区别是正史中的丁原并没收吕布为义子,但从“大见亲待”和“布见信于原”等记载即可看出,丁原对吕布很好,非常信任他。甚至可以说吕布恰恰利用了丁原对他的厚待,才有机会杀害丁原。同时《三国演义》也照搬了《三国志》中吕布杀害丁原的动机,即为董卓用利益诱惑,只不过比《三国志》写的更具体(金银珠宝+赤兔马)而已。
被利益诱惑,就杀害厚待信任自己的老板,这难道不是见利忘义之徒?
2) 吕布杀董卓 - 基本符合史实,出自《三国志》,而《三国演义》甚至还有点儿美化了吕布。
三国志 卷7: 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三国志 卷7: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三国演义》对董卓吕布约为父子,且吕布和王允共谋诛杀董卓这两部分基本照搬了《三国志》,但对吕布杀董卓的动机修改极大,可算到了美化吕布的程度。
《三国志》中记载的很明确,吕布决定杀董卓,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他和董卓侍婢私通,给董卓戴了顶绿帽,继而一直担心董卓发觉后处罚他。
而《三国演义》在加入美女貂蝉这一虚构角色的同时,还修改剧情成了董卓先给吕布戴绿帽,吕布因此才决定报仇雪恨。
三国演义 第9回: 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说一遍。允曰:“太师淫吾之女,夺将军之妻,诚为天下耻笑——非笑太师,笑允与将军耳!然允老迈无能之辈,不足为道;可惜将军盖世英雄,亦受此污辱也!”布怒气冲天,拍案大叫。
董卓固然恶贯满盈,死有余辜,吕布杀他算是弃暗投明。但从这可笑的原因中仍能看出,吕布就是个见利忘义之徒,而且极为好色,确实非常不堪。
3) 吕布和袁绍交恶 - 基本符合史实,出自《三国志》和裴注引《英雄记》。演义则又一次略微美化了吕布。
这段在《三国演义》中只是过场剧情,非常短暂。演义把吕布和袁绍交恶单纯归因为吕布傲慢,轻待袁绍手下将士。
三国演义 第11回: 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布自以为得志,傲慢袁绍手下将士。绍欲杀之,布乃去投张扬,扬纳之。
这确实是历史上袁绍想杀吕布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全部:还有个演义没写的重要因素是吕布军钞掠无度。
三国志 卷7: 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
要知道,袁绍在军纪方面,最多也就是普通军阀水准。连他都看不下去吕布军烧杀抢掠了,足见吕布军纪之败坏。
吕布残民而肥己,正是他见利忘义的又一种体现,非常不堪。
4) 吕布背刺刘备 - 基本符合史实, 出自《三国志》和裴注引《英雄记》。演义反而美化了吕布,给他稍微洗地了下。
《三国演义》中对于吕布投奔刘备的记载整体参照正史,但为增加戏剧冲突,虚构了张飞不容吕布的部分。而在吕布之后偷袭刘备那里,演义则将前因改成了张飞酒后闹事,殴打曹豹(演义虚构为吕布岳父),曹豹继而召唤吕布来偷袭徐州。这种写法将吕布的行径归因为张飞无礼在先,部分洗白。
其实根据《英雄记》所载,吕布背刺徐州(下邳)和张飞跟曹豹毫无关系,而是被袁术用利益(二十万斛粮食)诱惑说动。吕布恰恰是在偷袭下邳的行军路上才得知张飞和曹豹闹矛盾的。
三国志 卷7裴注引《英雄记》曰: 术报书曰:“昔董卓作乱,破坏王室,祸害术门户,术举兵关东,未能屠裂卓。将军诛卓,送其头首,为术扫灭雠耻,使术明目于当世,死生不愧,其功一也。昔将金元休向兖州,甫诣封部,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将军破兖州,术复明目于遐迩,其功二也。术生年已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备乃举兵与术对战;术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其功三也。将军有三大功在术,术虽不敏,奉以生死。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若兵器战具,佗所乏少,大小唯命。”布得书大喜,遂造下邳。
三国志 卷7裴注引《英雄记》曰: 布水陆东下,军到下邳西四十里。备中郎将丹杨许耽夜遣司马章诳来诣布,言“张益德与下邳相曹豹共争,益德杀豹,城中大乱,不相信。丹杨兵有千人屯西白城门内,闻将军来东,大小踊跃,如复更生。将军兵向城西门,丹杨军便开门内将军矣”。布遂夜进,晨到城下。天明,丹杨兵悉开门内布兵。布于门上坐,步骑放火,大破益德兵,获备妻子军资及部曲将吏士家口。没有任何洗地空间,就是纯粹的见利忘义,非常不堪。
5) 吕布之死 - 基本符合史实,出自《三国志》和裴注引《英雄记》。演义这里再次略微淡化了吕布见利忘义的不堪本质。
《三国演义》对于吕布最后坐困故城、众叛亲离的惨景,整体参照了正史。但对吕布众将的背叛原因,做了一个重大修改。
三国演义 第19回: 布见侯成、魏续、宋宪,皆立于侧,乃谓之曰:“我待诸将不薄,汝等何忍背反?”宪曰:“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何谓不薄?”布默然。
演义中对背叛原因总结为吕布听信妇人之言,不用陈宫犄角之计。固然是蠢,但人品其实没啥毛病。
而实际上,《英雄记》所录的背叛原因是吕布给自己手下将领们批发绿帽。。。
三国志 卷7 裴注引《英雄记》曰: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
也就是说,吕布在自立门户后,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裤裆。而且还是明目张胆的批发绿帽,传的连人妻曹都知道了,并自叹不如。
因为好色而欺压自己手下,给他们戴绿帽,这不就是见利忘义之徒吗?很令人不齿好吗。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对吕布没有半点儿丑化。吕布本就是个人品非常不堪的见利忘义之徒。
编辑于 2023-08-01 09:13・IP 属地美国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杨沐梓 - 132 个点赞 👍
罗贯中真没有丑化吕布,甚至有点抬高吕布。正史上的吕布,比演义里有过之而不为。
正史上吕布出场描述:身约丈余,面如重玉,着兽面吞金连环铠,披川西红棉百鸟袍,顶三束紫金瑬冠,善骑射,膂力过人,长槊大马。从描述上可以看出吕布身高达两米以上,皮肤白嫩,妥妥的一个大帅哥。精通骑射,臂力很大,辕门射戟就表现出吕布过人的弓箭技术。长槊大马,说明吕布骑的是蒙古战马,使用兵器为槊,并不是方天画戟。
吕布最初是丁原的主簿,没有看错,秘书出身,说明吕布能文能武,长槊舞得天下无敌,短枪更是无孔不入。
吕布的悲剧,从短枪开始,到短枪结束。
吕布盯上了丁原的爱妾,以吕布这样健硕的体格,英俊的面孔,基本上没有哪个女人能抗拒。因奸情暴露,杀了丁原和爱妾,投奔董卓。
在董卓的金丝笼:郿邬,吕布一枪打三,董卓三小妾沦陷,又想占为已有,联合王允,干掉董卓,掌控朝廷。但碰上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煽动李傕、郭汜造反,夺取长安。这里有一段插曲,郭汜不服吕布,要求单挑,吕布答应,后郭汜被吕布挑落下马,受伤而逃。这是三国时第一次记载的单挑,也是吕布唯一的一次单挑。
吕布从长安败逃,投奔袁绍,帮助袁绍平定黑山军张燕。可劣性不改,又一次施展短枪功夫,一挑二,袁绍的两次小老婆寝服吕布。袁绍知道后,令颜良干掉吕布,吕布得知消息,提前逃走。
193年,吕布偷袭曹操老巢兖州,间接性的救了徐州陶谦。
196年,吕布投刘备。徐州士族曹豹联合吕布,赶走张飞,刘备向吕布投降。这次投吕布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吕布神来一箭,辕门射戟,吓走纪灵,救了刘备。辕门射戟是真实存在的,150码(每码80mm,为120米)射中小戟方孔,后世无人能破。
197年,吕布以强硬手段霸占了部将秦宜禄的老婆王氏,这个王氏有多漂亮,貂蝉的原型。刘备联合曹操,攻打吕布驻守的小沛,关羽向曹操请求,攻下小沛后请曹操把王氏赏给他,曹操同意。在攻打小沛时,关羽又向曹操请求把王氏赏给他,这引起了曹操的欲望,口头答应,心里暗算。打下小沛后,曹操见到王氏,合不上腿,把关羽的请求都忘了,自个笑纳王氏。王氏有个儿子叫秦朗,后改姓叫曹朗。
正史上的吕布以五次陷阵,排在三国首位,仅次于李世民的八次陷阵,历史上列第二位。
先登、陷阵、斩将、夺旗为四大战功,吕布五次陷阵之功,在三国时无人能及,张辽两次陷阵+斩将、孙坚陷阵+斩将,庞德陷阵+斩将。三国时,只有四人获得陷阵之功。
吕布没有斩将,仍为三国第一武将,同时期共有十二人获得斩将之功。被蜀粉们一黑到底的糜芳,在汝南之战斩杀曹操大将蔡阳,而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最后一斩的蔡阳,正史上是糜芳杀的。
吕布的人品太次,略输给马超。
正史上的吕布不是见利忘义,而是见色起意。
发布于 2025-01-11 18:30・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沧桑岁月 - 88 个点赞 👍
既然答主刻意提到了“见利忘义”这四个字,那我就不提吕布和董卓小妾私通,以及“素爱诸将妇”这些私德了,咱们就聊聊吕布是否真的见利忘义。
1.杀丁原:
直接上三国志原文: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
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这是吕布从认识丁原,到杀死丁原的全过程,中间没删改或者增加任何内容,全部都是三国志原文,写的够不够清楚?
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而吕布能杀丁原还是看着“布见信于原”,所以丁原对吕布不好的言论基本可以停了吧?而吕布杀丁原的原因是“诱”,杀了丁原之后果然给吕布封了骑都尉。
整个操作,基本算是“见利忘义”的教科书了吧?
2.背叛刘备:
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英雄记曰: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
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这中间略了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因为这个内容是记载张邈的,而吕布投靠刘备到夺取徐州的记载也都在这里了,怎么说呢?这段也是“见利忘义”的教科书吧?
与董卓和袁绍矛盾的相关记载我就不贴了,因为董卓那是吕布管不住下半身,袁绍那是因为吕布的操作惹怒了袁绍,都不算见利忘义,只能说吕布私德有点拉胯。
换而言之,就三国志原文记载而言,吕布就有两次见利忘义的操作,请问三国演义把吕布塑造成一个见利忘义的人,到底有什么问题?
吕布在正史里还是个管不住下半身的泰迪精呢,和董卓小妾私通,玩儿属下老婆,比曹操更曹操,人曹操玩儿的还是寡妇呢。演义里貂蝉事件给吕布整成了脑子不好使被人玩了,变相的洗白了他玩儿人老婆的罪过。
演义的吕布已经比史书上的吕布强多了,就别在那儿鸣不平了。
编辑于 2023-08-03 15:4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刘某人 - 28 个点赞 👍
你有疑问,我能理解,但是,我还是想告诉你,历史上的吕布是真的不堪入目,《三国演义》反而美化了吕布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真的不是什么吕布粉,所以,罗贯中是照着历史上的吕布直接搬运了一遍,基本没有进行什么丑化。罗贯中甚至为了凸显刘关张三兄弟,反而美化了一把吕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三英战吕布”的小说情节。
下面开始给大家介绍吕布的劣迹
吕布的劣迹一:杀丁原
吕布杀丁原,这个事情是符合历史的,《三国志》记载了这个事,《资治通鉴》也记载了这个事。
《资治通鉴 卷五十九》: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吕布杀原而并其众,卓兵于是大盛。
当然,小说跟历史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是,吕布没有拜丁原当义父。
但是丁原对吕布很好,这个在《三国志》里面有记载。
《三国志》说的是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要知道吕布的出身真的谈不上很好。像吕布这种弓马娴熟的汉子。东汉西北地区是有很多的,不是每一个弓马娴熟的汉子都能有出头的机会。
当然,丁原把这个机会给了吕布,这才让吕布有了人生路上的第一桶政治资本。
童鞋们,一定要注意,在官场上,第一个伯乐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儒家要讲天、地、君、亲、师,对于底层儒生来说,前三个很虚。但是双亲给予生命,提拔你的老师则等于给予了政治生命。
说清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知道为啥杀丁原是政治劣迹了。
吕布为了区区骑都尉一职,直接砍了丁原,虽然小说里面写的具体点,但事件的性质没有变。
吕布劣迹二:杀董卓
小说在这一环节写的很具体,主要是加了貂蝉这一角色,但是小说的逻辑记载是符合历史的。
因为历史上的吕布就是给董卓带绿帽子,然后被董卓发现了。虽然美人不是王司徒献的,但是吕布确实不守规矩。吕布是替别人守门,然后把别人老婆偷了。
《后汉书 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合,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从后汉书记载来看,吕布是真不地道,都不是被绝色诱惑,毕竟吕布要是真的是被貂蝉这种绝色诱惑了,那也是男人真性情。
可惜,历史上跟吕布勾搭的人是极为普通的侍妾,都不带有姿色描述的。
小说反而美化了一下,把吕布变成了为爱情,为报仇的见利忘义之徒。
吕布劣迹三:纵容部下抄略
很多人只知道吕布杀董卓杀丁原,却并不知道其实吕布还投奔过袁绍,还把放纵自己的部曲抄掠。
《三国演义》在这里美化了一下,没有把抄略的事情写进去
北诣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而求益兵众,将士钞掠,绍患忌之。布觉其意,从绍求去。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
吕布劣迹四:吕布跟袁术交恶是事实。
这件事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但是吕布确实把袁术气到了。
我看的时候都想替袁术说一句,天下真的有如此无耻之徒?
建安二年(197年)夏五月。袁术想联合吕布,于是向吕布提出让他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同意了。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向吕布正式转达他将更换年号、登基称帝的事情,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去完婚。
吕布在沛相陈珪的劝导下又把她追了回来,拒绝了这门亲事,并将使者韩胤戴上枷锁、镣铐,送往许都街市上斩首示众。
可以说吕布是反复无常,又是退婚还斩来使。可怜了使者韩胤,好好的接亲变成了黄泉路。
《三国志》吕布传
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
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于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吕布劣迹五:捅刘备
这个事情是真的不需要多言了,历史上的刘备真的被吕布捅的不要不要的。
三国演义还是把书里面美化了一下,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张飞喝酒闹事,而是袁术给了一堆军粮请吕布捅刘备,然后吕布果断把刘备卖了。
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三国志》这段记载就能看出当初吕布被曹操击败以后,被刘备收留,然后吕布是真的不做人,直接乘着刘备外出,来了一记捅腰子。
这一记捅腰子,刘备可以说直到建安13年才缓过来。
而吕布捅刘备的原因则记载在《英雄记》里面
三国志 卷7裴注引《英雄记》曰: 术报书曰:“.......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当骆驿复致;若兵器战具,佗所乏少,大小唯命。”布得书大喜,遂造下邳。
根据上面的记载来看,单纯就是刘备收留吕布的恩情,吕布转头就忘,然后捅腰子。
吕布劣迹之六:好人妻
吕布喜欢貂蝉,这个事被小说传扬的很明显,但是吕布喜欢搞下属的老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
《英雄记》记载
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卿背妻,爱诸将妇。
这四个字真的不用多解释,单纯就是吕布背着自己的妻子,喜欢跟下属的老婆滚来滚去。
综合六大劣迹来看,吕布就是一头东汉末年没有信义的种马
编辑于 2023-08-06 11:01・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魏王煮酒 - 12 个点赞 👍
也不说历史,就算相比元杂剧 啥的,三国演义已经很美化吕布了
吕布领卒子上,云)跨下征驰名赤兔,手中寒戟号方天。天下英雄闻吾怕。则是我健勇神威吕奉先。某姓吕名布,宇奉先,乃九原人也。幼而习文,长而演武,上阵使一枝方天戟,寸铁在手,万夫不当,片甲遮身,千人难敌。先拜丁建阳为父,一日丁建阳令吾濯足,丁建阳左足上有一玄瘤。某问其故:"足生一瘤者何也?"丁建阳言曰:"足生一瘤者,有五霸诸侯之分。"某暗想你足生一瘤,尚有五霸诸侯之分,某足生双瘤,我福分更小似你那?某绰金盆在手,一金盆打杀了丁建阳,就乘骑卷毛赤兔马,后拜董卓为父。
编辑于 2023-08-01 12:33・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凰一笑 - 8 个点赞 👍
确实如此
在东汉,有个著名的观念叫二元君主观。
因为特殊的举荐制度,被举荐的人跟荐主形成了另一种层面上的君臣关系,更不论因君臣在个人关系上的表达为另一种父子观念。
那问题来了,干掉自己荐主,干掉自己的爹,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吕布是丁原举荐的,做了丁原的主簿,然后把丁原枭首送给了董卓。
董卓荐吕布先为骑都尉,后表中郎将又封亭候,且誓为父子。
然后吕布生于天地之间,岂可久居人下,听了王允的劝,然后就做掉了董卓,二度杀主。
又进奋武将军,侯爵也进封温候。
到了这,二度杀主就已经做实了,洗不完了,这不算见利忘义,什么是见利忘义?
后面又叛刘备,基本上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吕布此人甭说如此不堪,这个在史书跟当年写吕布传的那批人是早就达成共识的。
甭说当成现在的卖老板,老板的概念可比君主概念小太多了。
天地君亲师,吕布的作为,是华夏文明观中所最不齿的,所以他虽然以勇武为名,最后落得个缢杀枭首的结局。
以上。
发布于 2023-08-01 15:2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江睿谨 - 6 个点赞 👍
我已经分不清楚历史和《三国演义》了,不过在我的记忆之中,吕布军是和很多人较量过的。
比如匈奴军、袁绍军、孙坚军、西凉军、刘表军、黑山军、曹操军、刘备军、袁术军;吕布军基本上都是赢过,就算是输都可以全身而退的。
被他打残了的就是黑山军、曹操军、刘备军、袁术军。
想想吕布军才多少人?真正一直跟着他的并州元从有八百人不?
在关中时就是因为人少打不过西凉军才出武关投袁术。投袁术后迅速攻打刘表军连战连胜,招兵买马;搞得袁术吓得一跳,只好针对他,他领军北上投袁绍。
到袁绍那被派遣去干黑山军,那让袁绍头疼的黑山军被他打怕。袁绍看到他如此战功只好发动袁家绝招:计划除掉他。
吕布识破后,带兵南下河内到张杨处。然后受陈宫等人的邀请入兖州。
没有程昱动手抓些家乡人来做军粮,曹操军已经坚持不住了。能够迫得曹操吃“兖州特产”的只有这一次。
在徐州时也不到数千人,在和袁术开打时,把袁术军打崩。要知道袁术虽是无脑,但凭人家敢称帝,兵力肯定是有的,结果呢?北上徐州的袁术军被吕布军横扫。
徐晃的老上司杨奉这些领军投吕布,吕布要他们到刘备地盘就食,就这样千里送了人头。
吕布当即领军过来讨回公道。刘关张没法挡,损失惨重,投许都去了。
三国有实力的诸侯可能就是公孙瓒和刘璋他没有打过。
这份战绩在东汉末年是独一份的了。他个人勇武这个难以去证明,毕竟有些人最喜欢的句式是你拿出证据来。只是他的军事才华不容小觑:吕布几乎都是以少打多。
即使是面对刘备军,吕布军从人数上来说,也不会是占绝对优势。能够从正面硬扛吕布的那个人可能叫做孙坚。
问题是孙坚走得太早了。没有和三国代表人物:曹、刘、袁这些交过手。
罗贯中不塑造他为第一猛将,那么谁才是呢?
只要吕布军想走,他那都可以去。他最后死守徐州是因为他不想走。
发布于 2023-09-23 13:37・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杨春柳 - 2 个点赞 👍
这问题百度查一下《三国志》都不出来
随便复制粘贴给几段你看看
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将数百骑出武关,欲诣袁术。
布自以杀卓为术报雠,欲以德之。术恶其反覆,拒而不受。北诣袁绍,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
布东奔刘备。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遗布书,为陈祸福。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布遣人求救于术,自将千馀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术亦不能救。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党,但信诸将。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儿最叵信者。”於是缢杀布。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
历史早就对吕布这小人盖棺定论了,罗贯中三国演义还是美化版的吕布
编辑于 2024-11-15 11: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ae5555 - 2 个点赞 👍
我觉得吕布做的没毛病。
我们纵观吕布的一生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三国里最为可怜,最为悲剧的角色。
早年吕布是镇守华夏边疆,与侵略者殊死作战的民族英雄,咱就说作为一个底层穷屌丝去参加这些战斗,哪一场不是九死一生的?袁绍、曹操这些富二代、官二代哪个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哪一个不是生来就注定一世富贵的?没有汉末天下大乱,这些人的一生就是在洛阳当着京官,喝着小酒,和漂亮的小姐谈情说爱,写写诗词歌赋,赞叹一下盛世的繁华,再搞一些看似利国利民的事混个青天大老爷的名声。可是这是建立在千里之外边疆的累累白骨,建立在以吕布为代表的无数大汉将士,戍边英雄的英勇奋战上面的。
然而,吕布得到的是什么?一个主簿的职位。我们打个比方,你每天996,007地肝,让你的老板过上了开路虎,天天洗着桑拿,吃着火锅,搂着女人睡觉的日子,可是老板却只给了你一个文员的职位,请问你想不想刀了他?
最后,同样是武将,同样是戍边英雄的董卓用巨款、豪车和更好的待遇收买了吕布,条件只是干掉曾经压榨吕布的前老板,咱就问问各位知乎大神们,请问你们要是有这样一个机会,你们不会心动?什么忠诚?什么企业精神,这些看似冠冕堂皇的东西对于一个在底层摸爬滚打几十年却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穷屌丝来说,有一辆路虎,一千万现金和几十个美女小姐姐重要吗?
至于吕布后面背叛董卓,除了所谓王允挑唆,更为重要的是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各种打压(比如和孙坚作战时董卓的嫡系胡轸各种挤兑吕布),以及老板在事业有成后显露出来的种种想要卸磨杀驴的迹象,而吕布不过是先下手为强。
至于投靠袁绍立功后傲慢袁绍手下的将士,我请问各位,你们在公司上班立了功被老板表扬甚至嘉奖,是不是也会发朋友圈炫耀?
后面偷袭兖州,夺徐州等等,其实并没有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乱世,你不手黑,就会成为别人的一盘菜,三分天下那三位,谁没有用过肮脏的手段?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怎么对待刘璋的?至于后面得天下的司马家,简直就是把卑鄙无耻写在脸上了。
最后,吕布并不是被部下抓了献给曹操的,而是被曹操军困在白门楼上,吕布为了不连累部下,让他们砍下自己的首级去曹操那里领赏,但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们于心不忍,可见吕布平时和自己的部下关系一定很好才会是这样。
最后,吕布自己走下白门楼去向曹操投降,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纵观吕布的一生,不就是咱们这些人一辈子的缩影吗?那些对吕布各种负面评价的名人们有几个是社会底层?我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我的父母们在底层拼命了几十年才开了一个生意还算稳定的小餐馆,而我也是通过几个月肝帝一样的工作,才混上一个部门领班的职位,我不会去嘲笑吕布,更不会去谴责吕布,当我了解吕布一生后,甚至非常喜欢这样一位优缺点突出,性格鲜明的汉末人物。
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发布于 2025-01-03 00:29・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吴雄光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