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7个

消息称美方将不邀请李家超出席 APEC ,外交部回应「已严正交涉」,如何评价美方的这波操作?

观察者网
786个点赞 👍

美国拒绝邀请李特首在表面上看起来,显然是基于美国对于“美国国内法的解释和实践”在国际事务中的实践管辖。正如美国白宫行政官员的表述;"We'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APEC member deleg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US laws and regulations."“我们期待着所有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代表团按照美国法律法规参加。”

这个问题上其实清晰的彰显了美国在外交实践的“两面性”,暨;美国一惯的将美国的法律和利益等视为“国际次序”,进而在国际事务中,依据美国国内法来解释和实践符合美国利益的外交行动。

虽然正如香港发言人强调的那样:“APEC峰会不属于任何国家或经济体。东道国负责向各成员领导人发出邀请函,并为各领导人出席会议提供便利。”这也被视为美国对于国际议题一向采取的泛政治化。

美国的立场悖论在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矛盾之处,最显而易见的是同样被制裁的CN的防长。美国却迫不及待的表示此举(制裁)不影响两军交流。可见,美国国内法只是美国作为对外符合美国利益的一种“政策工具”。

更深层次的看问题,这也反应了美国国内两党斗争及Anti China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美国国会议员中,存在大量"基于利益",或“意识形态”极度反CN的议员,这迫使,大多数涉CN的议题和议案,都有充分的“国会力量”去破坏或者更深层次的干涉,就如同本次提案要求拒绝李特首入境的“两位国会议员”那样。

也同样,基于美国国内的两党党争,国会议员中(共和党)是有充分政治意愿,去破坏拜登政府的涉华外交政策规划的。因为,外界普遍认为,11月份的美国APEC,是拜登总统与【】会晤的一个重要的时机点,也标志着两国在大选年前极其重要的“政治缓和”画上一个短暂的句号

大家都知道,一般大选年中美国对CN的批评将是“激烈”的,CN其实很难指望在大选年中,获得美国对CN外交的“理性”,因此11月份的这个会见,被视为双边关系缓和的一个重要的"观察标志”。

因此,对于APEC这种实际上的“国际组织会议”,美国行政当局是缺乏足够的“理据”去阻止特首的,考虑到上段所述的“缓和需求”,这一举动(拒绝入境),实际上将此“复杂化”了。

简而言之,这反应了双方高度紧张的双边关系,及因此延伸的一系列美国复杂的国内政治斗争。这里最重要的“风向标”是看CN如何处理美国的这一举动,因为显然美国国内是有人不希望双方缓和的。如果CN11月份的访问如期举行,这说明了,双方对于“阶段性的缓和”都是有需求的,反之则可能相反。

编辑于 2023-07-29 08:09・IP 属地美国
flyingpanzer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