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新闻。
一艘货轮在荷兰海域起火,
去年,也有类似新闻,都是装了电车,都是自燃,都是几千辆车库嗤一下献祭给龙王了。
作为传统车企,为了应对来自特斯拉,比亚迪,等等包括国产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的冲击,老牌车企仓促上马了一批所谓的,新能源车生产线。
为什么说是所谓的,因为他们传统的零部件生产区并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车的需求,从韩国进口的电池就算事故率高,但是没办法。
之前是保时捷还是个啥车,出了个自燃事故,有人在我评论区说,这几个牌子都是杂牌。
事实上,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他们就是杂牌。组装车,拿油车的架子,上一个仓促自产的或者别人产的电机,进口几块电池,往一块一拼,一个所谓的新产品,比如说xx电动版,xx混动版这些就出来了。
说的高端一点,没有产业链。
说的直白一点,连个可靠的供货商都没有,就这,爱买不买。
他总不能来中国进口吧,也不是不能,但是这么关键的东西让中国掐脖子,往后再想跟美国佬步调一致,就很可能坑着自己了。
这次自燃的这几台车据说用的是韩国LG的电池,韩国的电池稳定性从当年三星自爆开始,就有民用转军用的趋势,装到车上以后更是效果惊人,不用开车,货轮上就炸了,随便动一动,几千辆车就地下海。
德国人不知道?德国人不头疼?
但是该用还是要用的嘛,运气好等车辆召回,运气不好自己召回。
扯远了。
说回丰田。
事故率太高是要砸招牌的,况且就算现在入局,也够呛赶得上热乎的了。对于如今的丰田来说,应对冲击,守好基本盘才是最重要的。
上半年的销量来说,人家做的很好
电动车再怎么好,受基建掣肘这玩意完全取代燃油车难度不亚于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
这些地方市场或许不大,但是养活一两家车企,问题不大,而且等到技术普及、或者自研技术成熟以后,丰田仍然可以借着自己的品牌价值入局,就算做不到霸主,够吃够喝还不是问题。
一个年年有自燃事故,动不动送车主一场盛大火葬的企业,和一个品牌悠久、技术成熟,质量稳定的车企的所谓诚意之作。
丰田不是没有客户群体的。入局晚,也只是新能源入局晚,机动车这一场,人家入局入的可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