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HEV+BEV 车主。
昨天在我曾经一个回答的评论区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复:
电车粉:你燃油车想百公里跑进三秒,得100 多万,电车20 多万就行。
燃油车粉:电车想2 分钟充 600km 续航,没可能,燃油车随便;想高速续航 1000km,得30多万买蔚来,燃油车 10万就能做到。
国内企业领先的主要是智能化,这块别说丰田,德系韩系全部都是短板。
但是电 vs 燃油,真的不是谁碾压谁,电车的便利仍然深度绑定家充,并且还不能有太多长途。你去看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看看烂尾楼新闻,再去看看小城市老小区的实际停车环境,就知道电车的市场容量上限了。
有房有车位的高速少的,很明显是电车碾压性的优势,而无房无车位的,或者经常跨市跑业务的,如果没有车牌限制,肯定还是燃油车方便。最后消费者投票也突出一个各取所需,比如我,充电方便有房有车位,不买电车才是傻。
电车的优势极度依赖政策依赖基建,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还继续补贴电动车的原因,你见过国家补贴华为补贴苹果干诺基亚吗?
电动车的有先天优势,但也有巨大的先天劣势。
以前我看到一个言论,大意就是大众搞了纯电平台,丰田没搞,所以大众会碾压丰田。
真的吗?现在大众对丰田实现销量碾压了吗?大众纯电平台真那么好现在何必入股小鹏?
大众的纯电车这些年在海外的竞争成绩又如何呢?
咳咳,好像跑题了,那我点一下题:
可见的未来,丰田这样的车企一定会吐出不少的份额,加价提车的事情更不用说,基本可以确定会成为历史(但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任何被加价的产品都不值得被吹嘘)。
但是当丰田的份额萎缩到一定程度(比如下降 20%),价格也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凯美瑞HEV15w 起),它就能长期维持在这个销量苟很久。
因为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范围,都有大量用户并不适合现有的电动车。
当电池技术配合基建再一次突破,比如路边随便一个充电桩 10分钟能充 80%的时候,燃油车才可能真正的被完全替代。
但到了那个时候,也说明现有的企业大家又重新从 0 开始了,你现在手上的 600km nedc 的普通电动车,也一并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