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回答

黄渤能否靠《封神》《热烈》《学爸》的暑期三连击,完成逆袭?

波尔布特
1个点赞 👍

很多人说黄渤地位稳固,不存在逆袭,其实不然。沉舟侧畔千帆过,演员和别的任何行当都一样,得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没有吃老本的说法。谁不卷,或者卷得不够聪明,都会发生掉队。


黄渤之前确实有点掉队,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缘故,本质上还是社会面变化造成的。


一个演员的命运,除了自身的努力,往往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举个例子,赵燕国彰在《插翅难逃》后几乎就没了作品。但这能怪他自己不努力吗?不能。因为根本原因是有关部门对罪案题材影视剧,尤其是以反面人物为第一主角的影视剧的审查收紧,且这一紧就是近二十年。所以今年《狂飙》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弹。


《插翅难逃》


黄渤早期的代表形象分两头,草根+喜剧,还经常将两者融到一起。看着虽然好玩,却属于一个极其危险的打法。


光是草根一点问题没有,从《人生》《高山下的花环》《活着》《一个都不能少》到《我不是药神》《八角笼中》都是在讲草根的故事。追根溯源,新中国就是由一帮草根打拼出来的,只要最终的主题积极向上,没什么不能讲。


可加上喜剧,性质立刻就变了。因为喜剧的本质是解构,tell everyone你所信仰的就是一个屁,对现行社会制度是包含有很大的指责意味在里面的。


而中国近十年来,整个的文化走向是从解构到建构,从怀疑一切到重拾信仰。无论有关部门还是大众情绪,都不会鼓励这一类作品出现,继续这样吃老本下去,路只会越走越窄。


影响很明显:《疯狂的外星人》是黄渤和宁浩最后一次搭伙了,解构的却是美国。隔了一层,并不好看。


舒适圈不断缩小,就必须得想办法往正剧转。喜剧演员转正剧很不容易,有「观众一看到那张脸就想笑」的问题,需要时间和作品来过渡。前些年黄渤演了《被光抓走的人》《夺冠》《外太空的莫扎特》,分别饰演丈夫、教练、爹。这是在利用father figure的严肃性,把过往的逗趣气息给冲淡,可惜反响都很一般。


《涉过愤怒的海》是个更好的机会,这类气质阴恻恻的犯罪文艺片虽说票房不会太高,但如果演技到位,能一下把喜剧演员的固有印象给冲掉大半。可惜,没能上映。


这样一路歪七扭八走过来,始终不太得劲。到了《封神》中,观众普遍不认可这个姜子牙形象,觉得武庙十哲之首不该是这么个气质;《热烈》倒是很惊喜,这样一个油腻中带着初心的father figure,意外地适合他;《学爸》还没上映,情况未知,但这个暑期档气氛已经被炒热了,又是亲子题材,表现不至于太差。


先不讨论角色完成度,单论上映作品的密度和票房体量,至少把黄渤的国民认知度给刷了回来,正剧演员身份终于艰难确立住了。就像2020年的张译,忽然一下密密麻麻的,哪里都有他。


从这个角度看,「逆袭」的说法确实是合适的。


另外还有一层掉队,体现在导演身份上。2018年拍完《一出好戏》后,忽然就没东西了。数量和质量比同属于演员转导演的徐峥、邓超、大鹏、陈思诚、王宝强都要差些。演员过气了还能到处刷脸接活,导演则完全是在实现自己的想法,是整个项目的绝对leader。这块谁都帮不了他,只能自个继续死磕。


不过按目前黄渤的工作节奏,导演追求应该是暂时放下了,估计就是转型迷茫期中搞出的一个意外分叉,卯足劲证明一下「我能行」,仅此而已。


但世上没有什么努力会白费。对待一个有导演记录的演员,观众潜意识层面会生起一股尊敬,不会再把他当个插科打诨的小丑,或者一个被支配的提现木偶。从服务于演员转型这个大方向来看,其实还是相当之成功的。


完。

编辑于 2023-07-30 12:54・IP 属地北京
萧萧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