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能否靠《封神》《热烈》《学爸》的暑期三连击,完成逆袭?

- 1 个点赞 👍
从票房号召力来说,黄渤并未掉队过,仍然是国内票房最高的男演员之一,而且是不算拼盘片,真正自己主演的。
之前那个贴里讨论的是表演上,黄渤和邓超没能超越自己之前在《斗牛》《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和《烈日灼心》中的角色。那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来看,大概率黄渤也无法凭借眼下这三部影片实现逆袭。
《热烈》和《学爸》还没看,就只说《封神》。
电影中黄渤所饰演的姜子牙在第一部中戏份并不多,聚焦的主要人物是殷寿、姬发。而作为配角,戏份相对较少但比较亮眼的是妲己和姬昌,一个把“狐”的兽性行为演得到位,美而魅惑;李雪健老师则把“父子情”释得令人共情,在与殷寿的对峙中,羸弱但气场不输。
甚至只有几场戏的伯邑考也很有记忆点。在一众肌肉男中文艺气质突出,儒雅形象深入人心。把雪龙驹交给姬发时说“马已经调教好了,可以带你回家”(大意如此,原台词没记住),一句话一个眼神,传递出自己赴死的决绝之心和与弟弟诀别不舍之情。在后续剧情完全没展开的情况下,就凭这一句台词和一小段表演,让观众有了一个预判:伯邑考回不去了,而姬发肯定能回到西岐。
反观黄渤扮演的姜子牙在第一部中完全没有类似的亮点,甚至在看电影时他是少数几个让我出戏的演员之一。看过电影的知友可以仔细回想一下,姜子牙甘愿舍弃自己的修为重入人间拯救苍生时有啥心理纠结表现吗?在甄别“天下共主“的时候,姜子牙从最初认定是殷寿到后来认为是殷郊……这中间的转变衔接是有些生硬的,剧情有欠缺表演也没补上。姜子牙的思维转变,黄渤演的那段让观众没啥印象。
好的表演会让演员“化”入角色。当你回想起《疯狂的石头》你记得的就是那个超级倒霉的小贼;《疯狂的赛车》则让你记住了一个落魄挣扎的赛车手;到《斗牛》里就更不见“黄渤”了,只看到一个有些惨又有些疯傻的痴汉。
看完《封神》第一部之后又有多少人在影片中看到了黄渤,多少人看到的是姜子牙呢?
所以至少《封神》里的黄渤是没有回到巅峰时表演状态的,依然困在“演自己”的瓶颈中。
《热烈》和《学爸》看完之后会回来更新补充。
编辑于 2023-07-29 13:24・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球形闪电兔 - 1 个点赞 👍
很多人说黄渤地位稳固,不存在逆袭,其实不然。沉舟侧畔千帆过,演员和别的任何行当都一样,得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没有吃老本的说法。谁不卷,或者卷得不够聪明,都会发生掉队。
黄渤之前确实有点掉队,但这并不是他自己的缘故,本质上还是社会面变化造成的。
一个演员的命运,除了自身的努力,往往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举个例子,赵燕国彰在《插翅难逃》后几乎就没了作品。但这能怪他自己不努力吗?不能。因为根本原因是有关部门对罪案题材影视剧,尤其是以反面人物为第一主角的影视剧的审查收紧,且这一紧就是近二十年。所以今年《狂飙》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弹。
《插翅难逃》 黄渤早期的代表形象分两头,草根+喜剧,还经常将两者融到一起。看着虽然好玩,却属于一个极其危险的打法。
光是草根一点问题没有,从《人生》《高山下的花环》《活着》《一个都不能少》到《我不是药神》《八角笼中》都是在讲草根的故事。追根溯源,新中国就是由一帮草根打拼出来的,只要最终的主题积极向上,没什么不能讲。
可加上喜剧,性质立刻就变了。因为喜剧的本质是解构,tell everyone你所信仰的就是一个屁,对现行社会制度是包含有很大的指责意味在里面的。
而中国近十年来,整个的文化走向是从解构到建构,从怀疑一切到重拾信仰。无论有关部门还是大众情绪,都不会鼓励这一类作品出现,继续这样吃老本下去,路只会越走越窄。
影响很明显:《疯狂的外星人》是黄渤和宁浩最后一次搭伙了,解构的却是美国。隔了一层,并不好看。
舒适圈不断缩小,就必须得想办法往正剧转。喜剧演员转正剧很不容易,有「观众一看到那张脸就想笑」的问题,需要时间和作品来过渡。前些年黄渤演了《被光抓走的人》《夺冠》《外太空的莫扎特》,分别饰演丈夫、教练、爹。这是在利用father figure的严肃性,把过往的逗趣气息给冲淡,可惜反响都很一般。
《涉过愤怒的海》是个更好的机会,这类气质阴恻恻的犯罪文艺片虽说票房不会太高,但如果演技到位,能一下把喜剧演员的固有印象给冲掉大半。可惜,没能上映。
这样一路歪七扭八走过来,始终不太得劲。到了《封神》中,观众普遍不认可这个姜子牙形象,觉得武庙十哲之首不该是这么个气质;《热烈》倒是很惊喜,这样一个油腻中带着初心的father figure,意外地适合他;《学爸》还没上映,情况未知,但这个暑期档气氛已经被炒热了,又是亲子题材,表现不至于太差。
先不讨论角色完成度,单论上映作品的密度和票房体量,至少把黄渤的国民认知度给刷了回来,正剧演员身份终于艰难确立住了。就像2020年的张译,忽然一下密密麻麻的,哪里都有他。
从这个角度看,「逆袭」的说法确实是合适的。
另外还有一层掉队,体现在导演身份上。2018年拍完《一出好戏》后,忽然就没东西了。数量和质量比同属于演员转导演的徐峥、邓超、大鹏、陈思诚、王宝强都要差些。演员过气了还能到处刷脸接活,导演则完全是在实现自己的想法,是整个项目的绝对leader。这块谁都帮不了他,只能自个继续死磕。
不过按目前黄渤的工作节奏,导演追求应该是暂时放下了,估计就是转型迷茫期中搞出的一个意外分叉,卯足劲证明一下「我能行」,仅此而已。
但世上没有什么努力会白费。对待一个有导演记录的演员,观众潜意识层面会生起一股尊敬,不会再把他当个插科打诨的小丑,或者一个被支配的提现木偶。从服务于演员转型这个大方向来看,其实还是相当之成功的。
完。
编辑于 2023-07-30 12:54・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萧萧 - 1 个点赞 👍
主演的三部影片《封神》《热烈》《学爸》接连上映,出任艺术总监并领衔出演的电影同名音乐剧《一出好戏》开启演出,将在798推出艺术展,计划推出新专辑……这么多新作品和新项目扎堆在暑期,连黄渤自己也感慨——“这个夏天有点疯狂”。
日前,黄渤携音乐剧《一出好戏》的主要演员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分享会。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黄渤谈及自己密集的工作安排,“就是赶在一起了。”
继今年5月从深圳出发,开启全国巡演后,黄渤电影同名音乐剧《一出好戏》于7月2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开启北京站演出。
对黄渤来说,自己的音乐剧处女秀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还要兼任艺术总监的任务,所以感觉“比较割裂”,“这次我不仅要演,还得宏观地看很多的问题,并进行调整,有时候确实会分散精力。”
在黄渤看来,现场演出的魅力往往来自于舞台上那一点点的不一样,“我们经常说,听演唱会跟在家听CD的区别就是现场版的那一点点不同,那一点点小瑕疵。”
黄渤对工作一直都秉持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即便是演出的当天都一直在调整中。“因为没有音乐剧创作经验,临近上台的时候老觉得还有问题,但是后来我知道,这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遵循创作规律的。”
对黄渤和制作团队来说,如何平衡剧情、歌曲以及喜剧元素,带动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从而将音乐剧的魅力更为广泛地推广开来,是要面临的首要抉择。为了让剧目更加通俗易懂,充满活力和喜感,黄渤吸纳了他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结下缘分的几位人气选手——周可人、王天放以及张祐维,演出现场笑声不断。
对于演员的选择,黄渤谦虚表示,整个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一个过程,“去年疫情过后,突然各个组都开始恢复了,演员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紧俏,我还挺庆幸能抢来这么多好演员。”
几位演员也坦言,自己出演《一出好戏》时,从黄渤身上学到了很多。“渤哥对我们几个演员都是因材施教。”男主角马进的饰演者王天放说。两位马进的饰演者周可人和王天放身上的气质截然不同,因此黄渤对两人的要求也不一样。
黄渤表示,“这就是舞台的有意思的地方,演员演的是不同场次,每个人碰撞出来的节奏不同,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一样。”
对话
有机会做音乐剧 黄渤不想留遗憾
再来一点新的东西更好
北青报:电影之后又出音乐剧,为何如此钟情《一出好戏》这个故事?
黄渤:这个故事最初考虑音乐剧和电影同时做,但是却高估了自己,所以就先做了电影。我心心念念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适合舞台的故事。后来又跟百老汇有一些合作,这个故事拿过去以后,他们非常喜欢,因为它就是一个封闭环境,一群人的寓言故事,特别适合用音乐剧来表现,所以还是做了音乐剧。
北青报:这次为什么不自己做主演,反而演了新加入的蝙蝠一角?
黄渤:如果还是演马进这个角色,无论是对我自己,还是对观众,好像都不如再来一点新的东西更好。电影里面我也放了一只小蜥蜴,我想做一个有别于电影之外的角色,于是找到了蝙蝠——岛上的原住民。它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跟渴望,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以说是站在上帝视角,跟观众一起在旁边审视着、观察着这群人。另外,蝙蝠更能表现这部剧的荒谬性,还有预言感。
北青报:这部音乐剧最大的困难在哪?
黄渤:是改编,是如何把它音乐剧化,里面要删减大量的内容,要给音乐留空间,因为音乐本身占据了将近一半的时间。
电影与音乐剧各有优势
北青报:这次用的音乐大部分选自老歌,为什么不做原创的音乐剧?
黄渤:一开始我们考虑做原创音乐剧,但后来还是希望能够把它推得更广——希望平时没有丰富观剧经验的观众也能接受它。用点唱机这种方式,在国外也不少见,用一些大家熟知的歌穿插在里边,让观众有一些共鸣,接受度会更好。
北青报:选歌的标准是什么?
黄渤:主要是歌词内容合不合适。点唱机式音乐剧与传统式音乐剧相比,本身丧失了一个叙事功能。我们这次选择的都是一些成熟的经典歌曲,它更多的是承载了抒情部分,但还要保证歌曲跟故事的匹配度要恰当,让观众能够跟这段剧情产生共情。
北青报:把《一出好戏》搬上音乐剧舞台,难度比做电影版有所增加吗?
黄渤:有难度,因为这完全是两种表现形式。电影有电影的好处,可以用特写,可以用强调,可以通过镜头、运用蒙太奇的音乐来叙事;在现场舞台可能只能靠灯光等方式来表现。不过,舞台又有它的好处,比如说一段爱情,可能在一首歌的时候,两个人四目相对,到结束时已经深情相拥,完成了情感的递进,电影里则需要大量的台词、动作、情感等等。电影与音乐剧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难度。
醒着的时候尽量多做
北青报:为什么想坚守舞台这块阵地?
黄渤:就随着心吧。前一段时间还在说《活着》要复排,就是要找合适的时间。我本身喜欢音乐剧,最早考的就是音乐剧专业,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觉得还是别留遗憾,想到就把它实施出来。
北青报:暑假您有这么多作品和活动,您最推荐哪个?
黄渤:现在正在上映的是《封神》,电影可以选一个下午场,音乐剧是晚上演的,如果看完音乐剧以后还意犹未尽的话,可以选一个午夜场,再看另外一部电影。每一个项目或者电影或者是音乐剧,都不太一样,有时间的话去感受,没时间的话慢慢来,后边还有的是机会。
北青报:您的时间怎么安排?
黄渤:我每天一睁眼不知道自己要干吗,身处何方。挺好的,集中干一下,然后可以歇两年了。安排就是醒着的时候尽量多做,能做多少做多少吧。最近这段时间是有点疯狂。
————————————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组文/记者 田婉婷
摄影/记者 王晓溪 统筹/满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发布于 2023-07-30 13:07・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爱来 - 0 个点赞 👍
不能!
因为他都是娴熟老练的完成了角色,他完成的都恰如其分,也就是恰如其分了,何谓恰如其分,就是你看到他演出来的样子,就是你脑子里的样子,就是他昔日他千百次模型式的演绎方式,没有惊喜,没有创新,这就是吃老本,这么多演员里,李雪健老师非常让我佩服,他不断的突破自己,不断的给你经典的演绎,封神榜的西伯侯,再次刷新了我对他的钦佩,演员是应该走出舒适区的,不然就会渐渐地泯然于众。
感觉他有精神上的疲态和倦怠感了….
黄渤最有灵性的演出是在西游降魔篇里了,令人惊艳!
还有一句,男演员们,你们都不管理自己的身材形象的吗?这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只能说这个演艺界对男人太友好了。
发布于 2023-07-28 03:51・IP 属地贵州查看全文>>
月夜歌商 - 0 个点赞 👍
看过封神跟热烈了,感觉不行,渤哥之前靠的是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还有无人区积累了演技好的口碑。
后面出演了泰囧还有西游降魔篇奠定票房号召力。再到后面出演几部国庆档电影也算中规中矩,直到近两年,不仅电影产量少了,一年只有一部,质量更是emm。
今年一下子来三部,还都是同一档期,封神不是主角,没什么出彩的表现;热烈里面表现还可以,但也只能在之前的作品里面排中下段;学爸应该也是一般般,更何况还有相同题材的外太空的莫扎特“珠玉在前”表现应该也是一般。
渤哥真的很可惜,从最早的疯狂的石头到百亿影帝再到现在,他在圈子里面肯定还是有影响力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作品,只是要是一直拍这种类型作品,感觉很快会被同期演员甚至后生赶超上来啊,隔壁吴京老师都到国外拍 片了
发布于 2023-07-28 18: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奇思妙想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娄去去去去起 - 0 个点赞 👍
疫情三年,耽误了。
解封后,资本开始解冻,电影工业扩张产能,一切回到了文化市场该有的热火朝天的样子。
黄渤自2011年独立门户设立了工作室,他的第一个签约艺人是川籍演员王迅,看来喜剧定位的底色,已经渗透到黄渤演员事业的基因排序之中。
舞蹈达人,喜剧艺术家,情商小王子,正能量的青岛演员,热心社会公益,黄渤这些年沉淀的人设让他拥有丰富的艺术人生分层覆盖。
《封神榜》三部曲,大鹏导演的《热烈》,社会生活的《学爸》陆续紧凑上映,黄渤银幕露面的频率越来越高,正如《吃饭也疯狂里》里范伟饰演的大师给演员佳明改名为金灶沐后的感觉,五行缺五行的佳明,突然有了金木水火木五行俱全的名字,一切就顺风顺水了。
黄渤的喜剧之路,从怂开始,《疯狂的石头》里我们看到一个有独立人格的盗匪,只有有底层生活经历的人才能将黑皮演出味道来。跟着道哥一起混的笨贼。身上有一股单纯的傻劲儿,急躁鲁莽,容易冲动,随身携带榔头,遇见不顺心的事就想来一下子。
人间烟火气最难得,黄渤饰演的黑皮具备这个气质,后来黄渤陆续出演了一系列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都没有超级英雄的能力,但是却用自己的真实来成为平凡世界不缺或缺的一部分。
为亚运会加油的《热烈》,为幼小衔接而内卷的学爸雷大力何儿子雷小米,为三教定六部三百六十五正神的姜子牙,每一个角色都还是那个平凡世界的小人物,他们是黄渤自己在饰演艺术中的自己。
发布于 2023-07-28 17:08・IP 属地广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唐果 - 0 个点赞 👍
在《热烈》中黄渤的演出,令大量影迷的感慨:影帝黄渤回来了。
黄渤饰演的《热烈》里丁雷这个角色,情绪的把握准确,而且转换自然,不着痕迹,带入感很强,让你完全跟他共鸣,不可否认这就是影帝级别的表现。丁雷的经历,思想,太多中年人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有各种各样的矛盾性。所以《热烈》丁雷这个角色本身的能量,加上黄渤的精彩诠释,在今年电影作品里应该是够评后看!
至于《封神》和《学霸》,也应该可以加成。
期待电影院多出好作品。
发布于 2023-07-29 03:46・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银月亮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栖迟·遇见 - 0 个点赞 👍
喜欢黄渤和不喜欢黄渤的,
看到这个问题都沉默了。
对于影视圈已经稳坐影帝近十年的
一名顶流演技派巨星,
黄渤早已无需用任何新作品
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近期作品高水准依旧。
在实现导演梦想上,
黄渤更是一战成功,
处女作《一出好戏》真的成了一出好戏,
画面精彩,寓意深刻,口碑票房双丰收,
完美实现了华丽转身。
编辑于 2023-07-29 09:33・IP 属地陕西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点错了技能树 - 0 个点赞 👍
逆袭?谁啊?说的是黄渤?
不是我说就黄渤现在在电影圈的地位,就算他宣布息影了,也不是什么随便的人能超过的。
论作品,豆瓣8分以上的作品就有7部。
论票房,总票房193亿,位居华语电影男演员第四,正在增长中。
论演技,在中生代这一批还没有演技能比过他的,最多持平。
论奖项,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有金马、上影和亚影的影帝。
论社会地位,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代表官方的中法文艺界交流大使……
你可以说黄渤近年来没太有质量特别好的作品,但那也是和过去人家自己比,横向对比电影圈有几个人能比过?
逆袭谈何说起啊?
发布于 2023-07-29 08:51・IP 属地山东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钟花笑 - 0 个点赞 👍
黄渤不叫逆袭,叫“拿回属于他的一切”❗️
要知道黄渤早成名了,这几年情况太多了,需要新的作品去保住观众缘、票房号召力
目前只看了封神,我觉得够悬,要看另外两部的反响了
发布于 2023-07-29 11:20・IP 属地浙江查看全文>>
服装打工人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临沧海月 - 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sywenia - 0 个点赞 👍
黄渤老师曾经是我眼中影片质量的保证。
但是这两年,黄渤老师在各类影片中的突破较小,或者说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
这两年黄渤老师演戏给我的感觉是行活,所有的角色感觉都差不多。
不应该啊黄渤老师,还是希望你在日后能演绎一些突破性的角色。
发布于 2023-07-31 14:48・IP 属地江苏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笙笙 - 0 个点赞 👍
不能。
封神当年的票房预期就是20亿起步,用黄渤是希望拉动票房往30亿去的,现在看没戏了。
热烈的票房也就十亿左右。
学爸个人预估票房2亿左右。
黄渤作为中生代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已经有点掉队了。
其实这是必然,黄渤的喜剧亮点是狼狈的小人物,这三部电影都跟这一点不搭,黄渤自然不灵了。
发布于 2023-07-31 22:27・IP 属地山西查看全文>>
磊磊 - 0 个点赞 👍
谈不上吧。这三个电影,完全就是群演性质,配角。这样三部三流导演的三流作品,想翻身很难。
1.从票房角度,目前中国能够有票房号召力的,只有三个人。
说白了就是单独一个人扛票房的。
沈腾,吴京,王宝强。
其他的都是需要配合,包括导演,剧本等。
2.演技角度。以上三人,演技略有瑕疵,沈腾和吴京较差,王宝强略好,但是还到不了第一梯队。
张译这几年是影视的香饽饽。演技各有千秋,电影数量上,完全碾压黄渤。
此外,邓超演技出色。
自编自导自演,以及参演的,都明显高于黄渤。
从演技角度,竞争激烈。
导致黄参演数量减少。
3.综艺的危害太大,在孙红雷,黄磊,黄渤等人体现明显,大家意见很大。
发布于 2023-07-31 23:40・IP 属地河南查看全文>>
乘风破浪会有时 - 0 个点赞 👍
从演技角度,我觉得黄渤已经到达他的巅峰了,还要逆袭啥啊。
从票房角度。。那就不好说了,王一博这样不会演戏的,不一样多少多少亿票房?wuyifan要是不进去也许更多,黄渤外形条件限制,现在还是票房的顶流,要啥自行车啊。。
但是说实话,黄渤可能再也不会有当年《上车走吧》、《疯狂的石头》那时的惊艳了。
发布于 2023-08-01 10:55・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达拉崩吧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