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大家看完《封神第一部》的感受?

- 2 个点赞 👍
在电影院看到一半时我觉得编剧多少有点病。
想起什么说什么吧,估计有点乱。
纣王让四大伯侯的儿子弑父,说你们杀了你爹,你爹的位置就是你的,我当时想起了一段话,看完电影后特意查了一下,原文列在下面:
坚谓苌曰:“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易授人,卿其勉之!”左将军窦冲曰:“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坚默然。
电影开场就介绍纣王英明神武,战场上如何厉害,说实话在看电影之前我就已经想到了,近些年翻案是流行趋势,以前的反面形象都要翻面,正面形象都要填上污点,这个不足为奇。但是纣王带领的是一群质子,电影的主创团队是不是对质子这个词有什么误解,我都造反了,还会在乎一个送出去的儿子吗。电影开篇死了一个原创人物苏全孝,死了冀州侯苏护,苏护儿子苏全忠,还死了郑伦,这是不打算让哼哈二将团聚了。
说到质子团,伯邑考对姬发说你能当上质子团的英勇战士我真骄傲,不是一个顶级官二代当上了一个随时随地就会被砍、需要自己拼命才能出头且到头就是一侍卫统领的差事有啥可骄傲的。
雷震子原著是雷星降世,是个正常孩子,是吃了两枚仙杏才变了模样的,电影里直接变怪兽了。关键西伯侯作为天下四大伯侯之一,极大地区的最高长官,居然圣母一样跟姜、杨、李三人矫情,乱世先斩圣母吧。
殷郊发现妲己跟纣王勾勾搭搭大发雷霆,姬发劝他,殷郊说要是你爹你啥反应。姬发说我爹有四乳,二十四妃,我能有啥反应。
还有哪吒踩风火轮,真的,除了《西行降妖》外我真想不出还有那部能把风火轮真排成轮滑鞋的。
电影里《封神榜》是女娲留下解决灾祸的,只要天下共主拿着,分封神明就解决了,纣王作为天下共主他需要个什么强大的力量,都要自焚的人了不想着解决问题,反而说灾祸也不赖的,真弄不懂主创的思维模式。
按原著朝歌城到西岐城一路上的主要关隘有渑池、孟津、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燕山、岐山、金鸡岭,一匹落入黄河的白马能一路拖着人跑这么远,这白马估计跟敖烈有亲戚。
姬发回到西岐后,一路踉跄,西岐众人都惊喜二少主回家了,但是就没有一个人去扶一下姬发,担心姬发没有医保会讹自己吗。你要是说要表现姬发的自强,那别安排一群人行礼,你要是说要表现尊卑贵贱,可是前期就明显没这一套啊,我觉得听别扭的。
电影中有关弑父的情结太多了,我不懂这是主创真看了原著吗,而且主创团队里好像还有好几个外国友人。电影院外放得宣传片说要好好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结果弑父几乎贯穿始终,不懂这算是什么套路。我记得原著里明确说要杀了自己亲爹的就一个,是哪吒,结果他也没成功。
哦,对了,还有比干七窍玲珑心的设定是妖怪吃了会现形,这个设定太扯了,吃了现形,然后妖怪没事,比干噶了。这真是死有轻于鸿毛。而且比干是咋知道自己心是七窍玲珑心呢?谁给照的X光片?
电影画面很棒,要是不冠着《封神演义》的名头,就当是完全自主独立的电影,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即想要原著里现成的世界观,又想往里面扔些自己的心思,关键能耐还不到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我看完电影的感受就是主创多少是有点大病。
发布于 2023-09-15 22:58・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不靠谱的orz - 1 个点赞 👍
两个字:难看
三个字:很难看
四个字:导演外行
五个字:可怜了费翔
导演是蒙独,侮辱汉族二等人。
我估计他连封神演义原著都没看过
发布于 2023-09-17 23:18・IP 属地湖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天天向上250 - 0 个点赞 👍
从殷寿视角来看《封神》
视频版传送门:【【封神殷寿】我要做你们最勇敢的父!】 【封神殷寿】我要做你们最勇敢的父!_哔哩哔哩_bilibili
冀州苏护反了,父王命我带兵平叛。
一方面我深知,征战数年,战功显赫,从无败绩,放眼整个朝歌,没有任何一位将领,比我更令父亲信任。
平叛之重任,是要向全天下展示我殷商的实力,断了那群心怀鬼胎的小人念想,这战,必须赢,还必须赢得漂亮。
另一方面,哪怕龟甲占出此战必胜,可我的命运,却是一团黑雾,是啊,我是天下共主的儿子,可却不是唯一的儿子,目前的我仍是血肉之躯。
我会受伤,也会流血,可父亲却待我像最低贱的工具,脏活累活我来干,分封加爵让我滚,他甚至,甚至连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不曾给过我。
明明这种事已发生了无数遍,明明我都已有了自己的妻儿,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脆弱不堪的小男孩,可这种种,却像一根刺,越扎越深,想拔,也拔不出来。
率领质子旅在内的大军前往冀州时,冰天雪地。
按照惯例,我命苏全孝上前。
冀州侯苏护是会取名的,长子苏全忠,次子苏全孝,可自古忠孝两难全,水满则溢,不过是一语成谶。
如此将忠孝贯彻进血脉姓名里的苏护为何会永不朝商,看着那飘飞的雪花,与冰冻三尺的城墙,我又起了疑心。
苏全孝的背影在颤抖,我将目光转向了对面城楼。
苏护,你好好看看,这是你的儿子,你的亲生骨肉。
箭雨刺破长空随之落下,他甚至都没有任何一丝犹豫就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抛下。
为了权利与王图霸业,虎毒亦可食子。
我在期待些什么呢?
苏全孝哭了,这是苏护的儿子,亦是我养了八年的仔,八年来,我教他习武练剑,教他为人处世,我在他的身上倾注的心血定比苏护多。
他痛苦哀嚎“父亲八年未见他,定是认不出了”。
傻孩子啊,真是傻。
傻得竟有点眼熟,我像是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初的我自己。
没错,当初我也是这么给我自己洗脑的,父亲不是不爱我,他只是被王兄蛊惑,一定是我还不够优秀,父亲的目光才总落到王兄身上......
我看着苏全孝,就像看着幼时的自己——
“苏护不配当你的父亲,你是我的儿子,你要成为我最勇敢的儿子”。
我一手培养的质子旅们,充斥着被父亲抛下的孩子,和我一样,他们的父亲不要他们,那我来要;他们的父亲给不了的,我来给!
苏全孝看着我,颤抖着手,在我肯定的目光下了结了自己。
真是个好孩子。他的亲生父亲抛弃了他,但在临终前,作为他的父,我流下了泪。
他这么勇敢,叛臣苏护不配拥有他。
我八年辛辛苦苦养的仔,被苏护逼死了,这笔债,必要血债血偿。
我有个亲生儿子殷郊,我从未对他与其他质子们区别对待,他们都是我的儿子,得知他未战先怯,当着众将士的面,一鞭子打脸让他清醒。
马看到什么,是由人决定的;
人看到什么,是由神决定的;
儿子看到什么,是由父决定的;
臣子看到什么,是由王决定的;
所见并非真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看来我是把他教育得太好了,
蒙住战马的眼睛,我身先士卒率领前锋冲破火线。
漫天火光成为我的背景板。
城门被破。城内瞬间失了军心,我带领军队如入无人之境攻下冀州城。
我必要拿下苏护首级,不仅是为了父王的任务,更是为了替苏全孝伸冤。
一番鏖战,我还是赢了。
我还以为他是绝情残酷的父亲,没想到溃逃时还记得带着自己的长子和女儿。
原来他有情,只不过一点都没有分给你。
苏全孝,你在九泉之下,看清了吗?
我,你的父亲殷寿,为你报仇了。
雪崩来临地如此之快,回去清扫战场时,我看见了她。
下士给她带上锁链镣铐,我却觉得是多此一举,却想到刚刚见我的儿子们那懦弱推诿的样子,让人把她带进了我的营帐。
明日就拿她祭旗。
外面是人声鼎沸的庆功宴,我坐在帐中,默默处理着伤口。
司空见惯,多年征战导致这具身体早就伤痕累累,肉体的疼痛那抵得上心中的恨。
没错,多年的忽视,早已让我对父兄的爱转化为了恨。
他们如苏护般弃我如敝履,我早该看清。
他们不配做我的父兄,也不配做天下的王。
苏护之女缓缓爬了出来,我才想起帐内还有一个人。
她像只动物一样绕到了我的身后,搞得我肌肉都在紧绷,她诉说着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愿望,舔舐了我的伤口。
我本想杀了她,明明就该杀了她的,可是我刚刚还血流不止的伤口却瞬间愈合。
这是什么行走的医疗包?奶妈必须带上。
我班师回朝,为父兄献上累累战果。
风烛残年、早已不能辨事的父亲坐在驾撵上傻笑,而我的兄长,他立于驾撵之上,离父亲如此之近,毫不犹豫地抢去了我用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多好啊,他们才像是一家人。
祭旗一角被掀开,一切都在不言中。
庆功宴上,我的质子旅们为父亲献上战舞。他们整齐划一,勇猛阳刚,并带着绝对的忠诚,对我的忠诚。
我再一次见到了妲己的能力,我那无用且愚蠢的哥哥踉跄着举起了剑,父王居然以为他要为他献舞,乐得不可开支。
真好啊,父慈子孝,他们才是故事的主角。暂时的主角。
我坐在阶下,一杯又一杯的酒下肚。
眼见着我那昏庸老父亲被自己心爱的孩子一剑毙命,兄长被操控着行事癫狂。
我又饮下一杯酒,瞥了一眼旁边抖成筛子的婢女,示意她可以再帮我打一碗饭,虽然此时的她魂都吓掉了一半,饭勺都拿不稳。
兄长的躯体向我冲来,我的又一好儿子姬发前来护我,一个猛扑,未来的天下共主死于自己的剑下。
好一出闹剧。
父亲,你好好睁眼看看,作为人神之子,他竟轻而易举被邪祟蛊惑,而你,教养无方,昏聩无能,你们,都不配做王。
我放下手中的爵,慢慢起身,安抚了前来救驾的姬发,笑纳了这份送上门的大礼。
我登基的这天,万民来朝,天朗气清。
叔父比干,为我垒起高台,烧甲占卜。
望着台下众生,我感叹着天运无常,大概便是先祖都意识到我父兄的失职,所以才让我有机会取代他们,成为王。
铲除父兄后,我的登基之路如此顺利,无一人反对,足以证明了人在做,天在看,我为殷商卖命冲锋的付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这是众望所归,我才是天选之人。
正当我还想着以后如何励精图治时,风云大变,我的叔父像奇行种一样涕泪横流地一路爬到我的跟前。
什么?
先祖震怒,殷商不再受天道庇佑?
什么?
还让我效仿先祖自焚?
我这才登基第一天啊!你要不要自己听听这说的还是人话吗?
正当我被这一连串变故搞得一脸懵逼时,我的好大儿突然跳出来要我传位于他?
我这才登基第一天啊!要不要这么刺激?
哦,他是为了代我自焚。
等等,你这逻辑不对啊,连我的儿子都有勇气为天下百姓自焚,这不就阴阳怪气地指桑骂槐说我没胆呗?
逆子!
好好好,我的好儿子,我的好叔父,都学会将我架在火上烤了。
你们就这么贪慕我来之不易的权力想要取代我吗?
做梦。
我稳住身形,向上天与众生许下诺言,待祭台建成之时,便是我献祭之日。
我是用真心许诺的,听闻此言,立刻云开日出,这天道,未免变脸也太快了!
我拂袖而去,好好的登基大典,却成了我自愿驾崩的倒计时。
在摘星楼中,我开始复盘今日之事,一切的一切,都巧合地不敢置信。
我既然能让妲己制造出子杀父的假象,那会不会也有其他人能够制造出奇异天相,再配合我的叔祖与儿子......
越想越细思极恐,就在这时,殷郊无召便闯入,看见了一旁的妲己就要一阵输出。
他如此着急愤怒的样子,似乎更证实了我的猜想,我喝斥了他。
不急,我还有时间。
我让太子殷郊前去祭台督工,却不曾想在他的督工下祭台进度斐然......
非得让你父亲这么快死,好尽快即位是吧?这是什么居心!
同一时间,我广散英雄榜,召集天下能人异士前来朝歌觐见。
今天来了个不洗手不爱干净的能人,给我展示了他的飞头术。
啊...是挺奇特的。
作为人神,这些邪门鬼道本是入不了我的眼,但奈何时间紧迫,让我必须求助除祖先以外的外援。
啥?就修炼个飞头术还要500年?有这500年我还用找你???你这脏脏道是从来不看新闻的么?不知道我时日不多了?
正是气极,我的好儿子带来了三位仙风道骨的道长,说要给我献宝。
封神榜,有点意思。
我身为人神,有些事被坑多了,也不得不防,总说人心不古,但在此时此刻的殷商,江湖骗子也是遍地跑啊。
抽出利剑随手杀死一个幸运仆从。
这难道不很正常嘛?为了救我,也是为了救天下,死一个仆从又如何?
我的先祖们祭祀时人祭可是成百上千起算啊,不仅是战俘奴仆,甚至王公贵族被祭了的都不在少数,这不,连我先祖,甚至是我,为了救天下,都可以把自己给祭了。
我们这才叫真正的众生平等OK?
这苍天,要是真有情、体恤万民,那别收人祭啊,也别我一说要把自己献祭了立刻放晴啊。
自己收人时以万物为刍狗,我就随手做个小测验就变成凶残无道了?
双标,太双标了!
再说我不就是想测验起死回生呢?他之后说不定还能活啊。
没想到那白胡子老道竟完全不听解释,诓骗了我拿着封神榜就要跑。
哪有如此背信弃义之人?
说要献宝的是你,出尔反尔的也是你,我就说古代骗子也多吧?
这老道居然还把我的大殿大门给拆了,赔偿都没给就溜之大吉,这天下哪有这等无厘头之事?
我命殷郊姬发定要取回封神榜,觉得今天真是诡异地过分。
上天都是这么喜欢给一甜枣再给一巴掌吗?
给我王位,却要我性命来换;
给我封神榜,却说变卦就变卦。
我捏紧了拳头,不满之心越发高涨。
姬发没带回封神榜,倒是提前带回了四大诸侯,我本就是召他们来朝歌商量对策,好心好意请来,没想到他们竟提前聚集密谋谋反,还请出了个过错。
不是,你们都不知道我时日无多了吗?非得在这种时候添柴加火吗?
趁我病,要我命,好啊,都是一群好诸侯啊。
殿门已被我修好,关上门,可以打狗了。
我踱步到姬昌面前,他的巫蛊之术我早有耳闻,怎么着,这是想另立门户,动摇我殷商与天沟通的专营权么?
他给我占了一卦,说我会被血亲所杀,这是什么墨菲效应,更是加深了我对殷郊的猜测。
有点恼羞成怒,被血亲所杀是吧?幸好殷郊不在,不过姬昌啊姬昌,你的儿子在。真是个好死法,谢谢你给我提供了思路。
我好整以暇地看着对面的四方诸侯,让他们的儿子站了过去。
你们的父可以为了权利抛弃你们,你们自然可以先下手为强,为了权利杀了他们。
没事,我可以做你们的父。
这必定是一出好戏,不过分秒之间,便有人动了手。
我厌极了看那父子情深的虚伪场面,惺惺作态,反正今日,父与子,要么死父,要么全死。
甚至有人挥剑砍向我,笑话,养不熟的白眼狼,瞧瞧你那小身板,你见过凌晨三点的朝歌吗?我不过轻轻一挥手便解决了这一小插曲。
姬发跪在了我面前,他痛斥着自己父亲姬昌的种种罪行。
也是,生不如死也很有趣,总有人要留下来当历史的见证者。更何况,姬发是我信任的儿子,他为我奋不顾身杀死我兄长,我将最信任的近卫领军头衔赐予了他,让他可夜夜贴身保护我(毕竟姬发天天值夜班...),现在又主动告发自己的父亲,让我能将本就有异心的四大诸侯一网打尽。现在又能提出如此有建设性的提议,甚好,深得吾心。
父王当年将质子旅这一烫手山芋扔给我,我甘之如饴,花费数年心血当做自己的孩子调教,向他们展示我心中最完美的父亲形象,高大的、如天神般不可接触、英明果断的英雄形象,而这,恰恰是我的父亲,也是姬昌没有的。
姬昌,你就好好看看,自己是怎么输的,我很期待。
是夜,在温泉池中,我眯眼看着妲己,说起来,这也是个潜在威胁,可她却又一语道破了我的内心所愿,并告诉我,她有这个能力能让我长生。
这么多天下来,她乖巧可爱,从不张口索取什么,甚至还不断给予我内心深处最需要的帮助,罢了,再让她活几天,让我看看她是否所言非虚。
我的皇后来了,还带着刀。这母子俩,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喜欢无召乱闯了。
我并未动怒,这是个聪明的女人,我想听她说什么。
哦,要赐死她,因为今天死的人里,有她的亲兄弟。
所以我说,这是个聪明的女人,都不用我做什么,她就能察觉到我必会对她有猜忌,主动求死还说不定能有一线生机。
另一方面,她又在讽刺我借机发挥、指鹿为马,杀了她的手足。
可惜啊,她到底是不懂我,还是太懂我,我给自己倒了杯酒,并未阻拦,却看见妲己向她伸出了手。
若是她真知趣,应该装傻。
可是她不愿装傻。
她甚至,如同她教导的那好儿子一样,为我主动找补,竟将矛头对准了妲己。
鲜血弥漫了开来,妲己从池中探头,一脸惊慌。
很好,要是这区区妇孺都能杀了你,又谈何赐我长生。
Leo的碎碎念:
网上笼统地将封神与芭比归为父权与女权的战旗。
毕竟,《芭比》:父权社会就是男人和马;
《封神》:男人和马。
其实归根结底,不论是满屏标准八块腹肌的质子旅,还是腰细腿长的芭比和肯们,都是景观。
殷寿此人,大概也是有一个父不爱,兄不疼的童年,多年征战,他是父兄的白手套、上马凳,且只要兄长在一日,他就一日摆脱不了如此身份。他背上那巨大伤痕随时在提醒他幼时单纯的代价。
都说他是PUA大师,但殊不知,最强的PUA之术,也是要用真心的。
他在众人面前塑造了一个如神祇般的父亲形象。
神祇,代表着足够的距离感与疏离感,即使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是如此。
如神明一般的父亲当然是不可能自己去做脏活与巫蛊之术,所以必定是狐妖魅惑,一定是被逼的,就像苏全孝不是被殷寿逼死的,而是被他的亲生父亲苏护逼死的一样。
精于战术的殷寿太懂得什么叫出师有名了。
殷寿不懂爱,因为他的人生中,从未接触过完全不求利益的爱,但他会利用人心,事实证明,当面具在脸上戴这么多年,面具下的脸是否还存在,还是已溶于面具之中,无人可知。
只不过那对外的宽厚与仁慈,确实被殷郊学去了很多。
用殷寿来代表父权制的同时,也别忘记他也同样是父权制的受害者。
封神榜,往暗黑层面想,也本就是个阴谋。
最后还是忍不住吐槽,用美式殷语说出:要做我最勇敢的儿子,作为一个主业讲政经的博主,很难不往现实世界的地缘政治上想。
费翔老师演技真的可以,但那双眼多情脆弱,可不是片中殷寿那种对谁都无情的性格,费翔老师可别再为情所伤啦。不过考虑到年纪,老师这两年还是多注意身体为上,看到了伤病,希望平安度过。
狐妖视角看封神传送门:【【封神|狐的报恩】妲己视角看大王——狐妖诱捕器】 【封神|狐的报恩】妲己视角看大王——狐妖诱捕器_哔哩哔哩_bilibili
发布于 2023-08-10 22:36・IP 属地海南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崇木夕 - 0 个点赞 👍
看的出来,《封神三部曲》是对标《魔戒三部曲》来的。
导演乌尔善也一再强调想拍出一系列神话史诗感电影。
那么什么是电影的史诗感?
在我看来,电影的史诗感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场景气质恢弘,出场人物颇多,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面貌和人物命运的走向。
比如电影《指环王》三部曲,比如美剧《权力的游戏》。
可以说,电影《封神三部曲》一开始,是颇有点史诗感的。
尤其是殷寿作为主帅率领殷商大军讨伐叛臣苏护的那场戏:
冰天雪地的空旷原野上,两军对峙。殷寿作为主帅出场,他几句话就激的质子苏全孝对亲生父亲拔刀相向,最后为了“义父”殷寿而甘愿自杀。
这一个镜头就可以呈现出殷寿的复杂化。
与以往版本的纣王相比,费翔演的纣王殷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就是说,费翔版的殷寿是作为一个人来塑造的,而不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昏庸无道的君王。
可是从整部电影上来说,这种“史诗感”最终没有建立起来。
因为“史诗感”的精神内核是通过人物复杂的精神面貌体现出来的。
而《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主要角色的精神面貌是前后割裂,含糊不清的。
历史限定上,故事发生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王朝。
角色走向上,乌尔善借用的是西方戏剧文化那一套。
也就说,《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披着东方神话的外皮,上演着西方经典的戏剧情节,但是最终落脚点又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上。
这整个形式和内容的割裂,以及内容主题的前后割裂,注定这部电影的“史诗感”无法建立。
比如在地牢里,当姬发不知该信亲父还是养父时,姬昌对他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这过于西方,过于现代,过于强调个人价值的一句话放在姬发身上是不合适的。
因为电影最后一直在强调“回家”,最后姬发刺杀纣王,衣衫褴褛地回到了家,回到了父亲的怀抱中。显然,他知道自己是谁的儿子,而且这一点,很重要。
从电影中,这句话用在纣王身上比较合适。
因为他不仅弑父杀兄,而且还毁坏了宗庙,背弃了祖宗,违背上天的旨意。
也就是说,纣王才真得不顾血脉出身,要做天下的王,只遵循自己的个人意志而活的人。
整部电影都在凸显殷寿对权力的欲望和野心。
膨胀的权欲令他直接利用狐妖弑君杀兄。
电影中对殷寿的权欲表现的特别充足,但是对他产生这一切的动机却语焉不详。
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这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杀死自己的父亲和兄长,看着狐妖杀死自己的发妻,处死自己唯一的儿子。
而他舍命报恩的狐妖也没多少感情,他只把苏妲己当成一个成就他霸业的工具。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情感的落脚点在哪里?没有这个落脚点,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这样一个不敬天地,灭绝人伦的人。这样人物角色和观众之间就不能建立一种情感连接,最后人物只能走向空洞化。
与殷寿这种灭绝人伦的形象相对立的是李雪健饰演姬昌的“慈父”形象。
有一场戏李雪健演的特别好:
当姬昌占卜:殷将亡于天谴。纣王大怒,命令四质子杀父的时候,只有姬昌一人稳坐在席上闭目养神。他可能在赌,赌他的儿子姬发应该不是一个蠢货。他这种“泰然自若”的神态中,隐隐透漏出一种王者之威。
这个被奉为“内圣外王”的姬昌,作为君王,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作为政治家,也有他的复杂之处。
不过最能体现人物身份的本应该是“文王食子”这场戏。
当殷寿在大牢里问姬昌“自己儿子的味道怎么样?”的时候,姬昌没有立刻发怒,反而问“你要不要尝尝?”,这一刻镜头有几秒钟的停顿。
这几秒钟的停顿,令人背脊发凉。
因为李雪健的演绎,让人恍惚觉得姬昌吃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肉饼是用他儿子伯邑考做的。
不过,他后来又在消解这一点。最后,他大骂纣王“禽兽,丧尽天良”,给出了一个最符合“慈父”的反应和纣王预期的反应。
我相信李雪健作为一个演技精湛的老戏骨对姬昌这个人物以及这场戏肯定有自己的理解,最后却顺从了导演的意思。
因为导演乌尔善觉得:“姬昌食子,是为了在纣王面前装傻自保,这样的解释并不可爱。”
当然不可爱,因为真正的历史人物都是不可爱的,尤其是政治人物。
这场戏本来最能体现出姬昌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位有野心的政治家的双重面貌,最后处理的直落到一个单调的“慈父”层面上,不可谓一大遗憾。因为“姬昌食子”是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姬昌不仅在众人面前是“慈父”,在妖怪面前还是“慈父”。
姬昌喊雷震子“孩子”的时候,多少有点煽情和做作。一个妖怪怎么挺懂人的语言的,而且雷震子和姬昌只有一面之缘,当时雷震子还是婴儿,他们是如何认出彼此的?
当雷震子出来的时候,整个影院爆笑。
因为他那副面如金刚,身似绿巨人浩克的外形,一下子让人从中国神话故事跳跃到西方科幻片中,当然出戏了,此处成了喜剧片。
与雷震子突发的“人性”相对的是苏妲己身上过多的“动物性”。
不得不说乌尔善导演为了塑造一个不一样的苏妲己煞费苦心。
他觉得应该摘掉苏妲己身上“红颜祸水”的帽子,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直接让苏妲己变成一个单纯的小动物。她被殷寿所救,为了报恩,对殷寿有求必应,还为他舔身疗伤。
她的世界只围着殷寿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人伦道德,也就说她的“动物性”远远大于人性。
如果说,之前的“红颜祸水”还属于一个人的范畴,那么这版苏妲己直接讲到动物的范畴。
从人变回一个动物,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还有她明明因为苏妲己的皮相才幻化成人形,为什么报恩的时候只想着殷寿,而不念着苏妲己呢?这也是令人费解的地方。
对于姬发这个人物,导演说整个《封神第一部》都在讲姬发的个人觉醒,这当然也是西方式的。
可是电影呈现出来是姬发从一开始“认贼作父”,然后认清“谁是亲父”,最后回归“父亲的怀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个人觉醒,而是回归家族,和父亲站在一起“谋朝篡位”,争夺天下最至高无上的权力。
其实,他一开始把殷寿当做父亲,也是因为殷寿作为殷商皇族,代表着天下最尊贵的血统,最高的权力。这不是一种父子间的感情,而是臣子对君王的爱戴,臣子对权力的渴慕和崇拜。
总之,这几个关键人物的精神面貌,总是前后矛盾,左右割裂,太多无法自圆其说和令人费解的地方。
所以,最后只能呈现出一部神话不像神话,史诗不像史诗的电影。
发布于 2023-08-29 14:56・IP 属地北京真诚赞赏,手留余香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查看全文>>
时空记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