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如何看待2023年上半年度国内手机出货量,以OPPO为首的第一梯队形成断崖式领先?

小源同学
93个点赞 👍

如果是作为精神董事会高层和精神股东的角色客串,一会儿喷这个不行、一会儿聊那个药丸,又一会儿指出这个方向错了、下结论那个掉出决赛圈了,那么现在就可以立刻关掉这个回答,因为我不是来吵架的。

事实上,智能手机行业进入高度boring的OVHMH轮流坐庄的寡头时代之后,虽然不乏很多形形色色的趣闻轶事,但时至今日,在你仔细回顾、翻阅最近几年的手机编年史之后,却会发现真正令人记忆深刻的事情已经没几桩了,让人惊呼amaing的重磅产品也没几部了。

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内战外斗,从表象上看,都已经和谐了很多。

大家都在专心各玩各的,有玩悲情励志营销的、有玩明星娱乐营销的、有玩下沉市场的、有玩田忌赛马的、还有玩高端下放的、以及玩不食人间烟火的、玩灯的、甚至还有把屏下镜头一路坚持玩下去的。赛道的选手们少了,但是剩下的诸位都找到了更多自己喜欢玩的领域了。

当然,也有例外——情怀再也玩不动了,烧钱赚吆喝的资本游戏早就玩不下去了。

再加上无论哪种统计口径、哪个统计机构,出炉的报告上来来回回总是这几家,今年甚至出现了OPPO在国内市场稳定连拿两个季度的头把交椅的现象(而且这还是在没计入那个自力更生的胞兄弟份额的情况下)。

似乎国内手机市场的各位,真就如此认命,然后波澜不惊、和谐共生了。

然而,在和谐的表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有能让人嗅得到的硝烟味儿和血腥味儿,种种惨烈的故事能从提问所附图表的各家份额的差异上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当然,仅仅是百分比的此消彼减可能并不明显。

如果大家能找到更详细的销量报表数据,会不难发现:在2023年Q2,OPPO为首的御三家国内销量几乎都在千万级,而余下两家与第三名的量级差距以百万计。如果将这个统计周期扩大到整个上半年,会发现OPPO为首的御三家国内销量都在2300万级,余下两家与第三名的差距以400万计。

这也就是说,彼此看起来和和气气、势均力敌的国内手机TOP级巨头们,在2023年上半年就已经形成了两个梯队,其中一个梯队相对另一个梯队有断崖式的悬殊差距。

另外,不同机构的统计结果其实是存在差异的,但大致位次、梯队错落度基本相当

这也就让我觉得,单纯观察这些手机厂商在一个短暂周期之内的位次变化,意义已经不算太大了,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口径,甚至是不同的定语,都完全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那我们去复盘那些位次变与不变的背后故事——迷茫没有出路的至暗时刻、为悄无声息的退场随时准备着、走出衰落之地的传奇、高歌猛进的续集,可能会更具前瞻价值。特别是对于题主最关心的OPPO来说,更是如此。

讲真,如果回到去年的同一时间,今天的局面是很难预想到的——那时候整个欧加体系的产品规划并不清晰,明星产品的竞争力也不高。

就在一年之后,时局逆转。

被进一步整合到OPPO体系的一加崛起,完整巩固和补充了OPPO曾经在各个价位段的弱势和缺失,特别是在性能机领域从别人的碗里切下了一块蛋糕。而作为粮仓基石的Reno9、Reno10系列则能作为“中高端之王”维持火爆热度,为OPPO成体系的作战持续提供弹药。

我在这里最想聊的,不是这些。

而是戏剧性更强、遭遇更为峰回路转的Find N、Find X。今天的它们,一个是上半年折叠屏单品第一,另一个帮OPPO在手机影像的天王山之战中夺回颜面。

但有意思的是,在今天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曾经有不少是OPPO并不算开心的事情。

比如,当年与Find X与Find X2相伴的标签,是叫好不叫座。堆成本献出复杂曲线和复杂工艺的Find X3、Find X5确实吸引到了更多“颜值党”的注意,但在同时期向上堆料堆破天的一众影像机面前落了下风。

更具体来说,初代Find X以线条曼妙的机械升降圆了设计者的梦,但彼时IMX519成为永远的遗憾;Find X2 Pro带着冲顶行业TOP1的超大底与超长焦扑来,但设计归于平淡;Find X3、Find X5系列在拥有了业界唯一的不可能曲面火山口和复杂工艺之后,再难秀出肌肉。

就是这样,OPPO Find长期在产品形态的探索与肌肉堆料之间来回激烈撕扯。

我相信OPPO自己也很清楚此中症结,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问题终结——Find一分为二。

OPPO的形态创意探索交给了Find N系列,而OPPO Find X倾注于传统美学设计与肌肉堆料,随着一加收归为OPPO子品牌,哈苏顺理成章带着对画质与色彩的高标准与Find X旗舰融为一体。

从我四个多月的体验来看,OPPO Find X6系列的外观、手感和日常使用,与旗舰身份相符。虽然没有沿用前代设计,而是另起炉灶,但将曾经的突兀感削减了不少,一体化的素皮后盖仍然保持着复杂线条且用着并不简单的工艺,我觉得你永远可以相信OPPO的CMF设计。

而广角、超广角、长焦全员主摄的安排则成为了Find X6影像部分的最大特色之一,单是光学层面就已经以最大的可能,保障成片率和创作空间。在Find X6 Pro正常大小的机身里塞下1/1.56英寸起步、1英寸止步的模组,无论是技术复杂度、体积还是成本,都走到了最前沿,BOM成本到了可怕的地步:一套高通骁龙8 Gen2+全员主摄的影像模组+屏幕+马里亚纳X芯片,就这几样东西加起来已然不菲……

但这也是想要完整构建自己的产品体系、自己的核心能力,必须要做的事。

Find的历程是对万事开头难的最好诠释,它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激进匆忙,急着落地夺取基础的战略支点,同时也在为Reno和更下一层的K们创造更多空间和条件。好在自Find X6始,自Find N加入,OPPO就结束了长久以来的拉锯摇摆战,打消了曾经所有的质疑:

据权威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中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白皮书》,截至4月底,Find X6系列累计销量较Find X5系列去年同期增长了18%,而3月至5月,OPPO Find X6 Pro销量在5500元-7000元价格段位列国产机型Top3。OPPO折叠屏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300%,以28.4%的份额成为中国折叠屏市场第一。

对于OPPO来说,包含Reno在内的粮仓基石能带来的收获从来都是囊中之物,而在2023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年份,连续两个季度也就是半年的周期之内,拿下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头衔,与OPPO Find X6系列与Find N/Find N2系列的强势市场表现,所带来的额外增量无法分开。

虽然,题主附上的IDC这份报告所体现的客观数据并不算乐观——特别是整个“618”年中大促期间,在厂商与电商平台双重优惠补贴,且力度较大的情况下,智能手机销售同比下降幅度仍超过5%,消费者需求持续低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依处于低谷,市场情况未见好转。

但是我觉得能挤进第一梯队们的国产品牌这半年过的还不错,特别是在所谓的高端产品(IDC的定义是600美元以上)能有所建树的——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受到影响较小,在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可以达到23.1%,相比2022年同期逆势增长了3. 1个百分点。

这在世界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之下,可能会反大多数人的常识。

可是,能逆势增长的高端产品本身就是反常识的,甚至一个比一个反常识——就以折叠机为例,更常识的先行多年的横折大折“小平板”以科技力的聚合收获无数好评,而竖向小折的形态和“理念”显得不那么“惊世骇俗”,上演的似乎是一出“复古”的戏码。

然而,就是小折这种对极客发烧友们而言未必是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却让现实的市场给予了“故意的追思和复刻”一个真实的反馈:据IDC,早在2022 年竖折产品的份额已占折叠屏市场的42.3%。而在2023年1月,OPPO首款竖折新品 Find N2 Flip 当月销量跃居国内折叠手机市场单机销量冠军,也和Find N2一道促成了折叠产品销量同比大涨483%,成为了OPPO以30%份额跃居当时国内市场头把交椅的基石。

所以,在上游供应链和软件生态持续大幅进化的前情提要之下,可能并不是用户们的选机发生变化了,种种的现象都在和市场反馈且验证着一个事实:

智能手机这么一个电子消费品,对有意义、有市场、有需求的创新进化的渴求越来越深刻,活到现在的头部厂商们无一不是靠着持续进化的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挖掘洞察而延续生命力的。

没有一家真的是在“吃老本”,或者说是“摆烂躺平”。

说了那么多,一言以蔽之——在稍不注意就会沦为others从而黯然落幕的激烈市场竞争当中,只有全方位地创造无瑕疵的体验,不断迎合甚至超预期达成用户期待,且最终经得起用户和市场苛刻考验的产品才是精品,精品带来好的口碑,好的口碑让厂商们赢得市场。

因而,至今仍站在各种榜单上的出货量、销量、市场份额的TOP巨头们,无不是深耕研发、生产、营销、渠道等资源的长跑型选手,随时都有能力在任何一个周期之内做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成就好的产品。

总的来说,我的观点在于,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浪潮当中,智能手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都应该向上走,尽可能早日完成品牌升级,打造产品品质,乃至形成一定的印记。已经有用户基础的,一定要尝试向更高端消费群体延伸。毕竟,国产手机野蛮生长的时代早已过去,有所担当的中国品牌,都应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耕高端、品牌,活得更有质量。

编辑于 2023-07-28 17:58・IP 属地浙江
岛叔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