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和接纳有区别吗?
原本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但是我在咨询中发现,越来越多人在谈到包容的时候,会呈现出一种自上而下的心态,就是我默认你身上有种种不足,我很不爽,但我依然原谅你,而且希望对方回馈我的包容,比如:
我都包容了你懒散的小毛病,你是不是应该懂事一点做出改变?
我都包容你爱吃醋小心眼,你是不是也应该包容我的冷淡疏离?
发现没有?当包容变成两个人共同参与的事,它就更像是一种交换:我们靠着压抑情绪和讨价还价,避免承担那些真正能促进亲密感的任务。
比如探讨为什么在同一件事情上,两个人会产生差异性;探索两个人都能接受的沟通模式;以及了解对方需求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这些都没有。
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以自己的付出,来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我做了什么什么,所以你也必须做到同样的事情。
这样写作“包容”,读作“自恋”的行为,最后一定会演变成激烈的争吵。
因为亲密关系中的大部分日常冲突,其实根本上升不到“对错的层面”。
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们是不同的两个人,有着不同的原生家庭和过往经历,所以产生了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寻找一个相爱的人,本质上也只是在找一个,恰好我能接受你,你也能接受我的人。
因此当包容变得畸形,一方一味地否定另一方的时候,对方同时也会想“凭什么我要按你的规矩来?”,剧烈的摩擦掩盖了彼此身上的闪光点,最后相看两厌,就只能换人。
所以谈到情侣要怎么相处,心理学上更鼓励大家学习“接纳”,接纳是一个人的事,是我自己就能完成的过程,它代表着,我没有任何委屈、压抑,秉承着开放的心态,自发地认为,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他,而我爱的就是他本来的样子。
我理解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最大的缺点,我享受了他优点的同时,也要面对他的缺点。
比如我喜欢他做事情很靠谱,工作很认真。但或许他在生活中也会很执拗,在一些事情上会和我争执,毫不不退让。
我喜欢他的一心一意,享受他对我的付出,但在高度黏连的背后,我也需要面对他带来的情感压力和情绪需求。
当我们做到了接纳,我们才有积极的动力去创造新的爱,而非消极的只想掩饰不愿为对方改变的事实。
当然,除了自身心态的调整,沟通也是相当必要的。不可能说对方把我卖了我也接纳,骂我甚至打我我也要接纳,这不一样。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真正的接纳不是掩盖问题,而是面对问题,对方让我感觉不舒服了,肯定要说出来,只是注意说的方法。
诀窍就是,“两要两不要”:
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要给对方多一点耐心;但不能要求伴侣改变,也不要给对方扣帽子。
比如对方确实是一个执拗的人,你可以点出来让ta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没必要反复强调: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固执,稍微变通一下不行吗?”这就是典型的既扣了帽子,又要求ta改变。这时候就算对方脾气再好,也大概率会反问,哪些事让你觉得我固执了?于是两个人就开始翻旧帐。
这样的沟通有用,但是效率很低,双方说完都很累。
更好的沟通是告诉他,自己不喜欢揪着一个话题不停争论。我希望未来如果两人的想法不一致,我们可以先不争论,过一天再谈论这个话题,给双方一点空间思考和冷静。
前面还说到要给对方多一点耐心,尽量每次都对事不对人。
情侣间类似的争执可能经常发生,但我们就踏踏实实的,每次都说清楚具体希望他具体做什么。而不是给个开放式的问题,“你就不能不那么固执吗?”期待他自己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就是用接纳的心态去沟通。在明知道对方性格存在一些小瑕疵的前提下,去慢慢地,一点点地帮助对方改善。
所以我们压根没有必要在面对摩擦的时候一味忍让,憋到最后两个人都觉得委屈。我们完全有办法去一起慢慢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必把问题归结到对方身上。
我是 @远叔
University of Exeter主修心理学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成都精神分析协会会员、全网粉丝累计超50w,从业9年,4000+咨询案例。
回避型创伤修复、焦虑型依恋成长、原生家庭疗愈、社交障碍解决、失恋疗愈........
与其自己纠结,不如与我并肩,欢迎来到主角的世界→咨询请联系(vx:jyxfd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