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可以。
资本在下一盘大棋。
居然还真的有人相信“如果第一部不能回本,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无法上映”的话吗?
-
的确,乌尔善导演是说过:“如果《封神第一部》票房不如意的话,我可能要用10年来还债。”

还有传言说,如果第一部不能回本,那么第二部和第三部就没有钱制作,不会上映了。
而这种说法被传得多了,居然就真的有很多人相信了?
于是“自来水”们不仅疯狂安利给别人,还因为真的担心,而走进电影院二刷三刷,甚至五刷六刷。
他们的担心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封神》第二三部能否上映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千万不要低估了资本家的长远布局和眼光,更何况,已经有相关事实证明了。原因至少有3点。
1、
其一,《封神第一部》触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第二部和第三部,有大爆的可能。
-
截止8月10日下午14点统计,《封神第一部》票房已经破18亿了。

距离下映时间大概还有10天,而距离网传的24亿才能回本还差6亿。
能不能回本,姑且先不讨论。
但难道真的就如同网传说的,第一部回不了本的话,第二三部就上映不了?
小编我不太确定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但显然,这个谣言已经被“利用”了。
用作宣传,效果嘎嘎好。

人家乌导只是说了一句“希望《封神第一部》能够回本”,然后就被解读成:
难道回不了本第二三部就没法制作了?
紧接着,这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这么被传播开了。
导演心想:我可从来没说过这样子的话。
但资方乐开了花,干脆顺势而为。
就让他们这样传吧,传得越热闹越好。

就这样,《封神》引发了一系列效应。
“两极分化”、“自来水观众”、“闻太师段子”等等。
当然,小编我在这里没有“黑”的意思,只是在阐述这种“好玩”的现象。
我也挺乐意看到的,因为毕竟《封神》真的是一部用心的好作品。
不然,再多的套路,再多的自来水也都没有用。
它的口碑,得益于剧情、特效、人物等都立得住,更加得益于它背后的制作故事。
这里就不多说了,网上随便一找都能找到它的拍摄花絮。

很明显,《封神》的口碑和它所引发的一系列效应,已经打响了。
第一部的号角已经吹响,即使没回本,也并不代表第二部和第三部不会大爆。
你觉得资本家会放弃后面两部,有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吗?
更何况,这第二三部都已经拍完了,就差后期制作了。
辛辛苦苦花了18个月一口气拍好的三部曲,你觉得乌尔善导演和整个剧组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搞投资吗?
小编觉得,乌导就是那种“宁愿用10年还债也要把这三部曲做出来”的狠人。
他敢用10年磨一剑,怎么就不敢用10年来还债呢。

2、
其二,《封神》现在的宣传力度,明显搞“大阵仗”了,10天冲刺最后6亿不是没有可能。
-
8月5日,乌尔善导演带着“妲己”和“姬发”,去了全网最牛的直播间——“疯狂小杨哥”直播间卖票。
不到一分钟就卖出去了20万张票。
小杨哥说,这是有史以来,在他直播间放优惠电影票放得最多的一次。

而这还没过几天,8月8日,“质子团”几位演员和“妲己”娜然又去了刘畊宏的直播间,卖力跳操做宣传去了。
现在全网都在传他们的跳操视频。
还有8月10日,“质子团”在某热门游戏上做直播。
另外,费翔老师也顶着疲累的身体,一场一场地在线下跑路演。
从线下到线上,从路演活动现场到直播间,《封神》的这套宣传“组合拳”,正在打得起劲。

但让小编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六公主居然在每晚黄金时段8点到10点,播放《封神》的路演日志。

真的是日志哦,全程跟踪拍摄!
从坐高铁就开始录,下车,化妆间,幕后,到上台后更是一秒不落。
不仅把演员们上场后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了,还能看到他们幕后奔波疲累的样子。

没想到,《封神》居然得到了如此待遇,印象中貌似是第一次。
所以,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封神第一部是有可能回本冲破24亿的,甚至还可能会延长上映期,破30亿都有可能。
3、
其三,资本看的是“长远发展”,就算电影亏本,他们也还有后路。
-
这也是小编觉得十分关键的一点。
往最坏处想,就算最后电影真的亏了,但是资本还可以利用这3部电影来「造星」呀。
现在哪个平台哪个营销号,不是在发那个“秀色可餐的质子团”呢?

他们可是被魔鬼训练出来的呀。
经过全球海选,不只颜值高身材好,在耐力、毅力和吃苦方面,都是佼佼者。
这是他们在拍摄前6个月的训练和饮食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质子团”这几个人的起点高,一上来就是几十亿的大制作。
第一部就已经那么轰动了,再来个两部刷脸,只要角色立得住,必定在观众心目中能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只要资本肯捧他们,何愁他们不红不赚钱?
资本往往深谋远虑,人家看的是“长远发展”。
这不,已经有相关事实证明了:
最出彩的姬发、殷郊,他们的扮演者于适、陈牧驰,已经接到电视剧了。
于适搭档李一桐,一起主演《九重紫》。

陈牧驰搭档谭松韵,一起主演《蜀锦人家》。

所以,《封神》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重头戏都在后面呢。
这块肥肉,多的是人在争抢。
-
综上,自来水们,都把心放宽吧。
第二部和第三部,必定能顺利上映。
即使受到了某些同行的“阻碍”,好东西也不会轻易就被埋没。
这么用心制作的好电影,有利于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推进,其背后追求的“尽善、尽美、尽真”,更是在业内树立了一个好标杆。
这才是电影人应该去追求的,做电影的初心!
期待它破2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