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知乎怎么这样。我4刷,每次同场的观众都夸,甚至会有大姨激情加入我跟我朋友的聊天去夸这部片的。知乎是真逆天
(为防止被说水军,先上票根)




有些人的黑点真的离谱。
首先是魔改的问题。封神演义本来就是“演义”!况且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改编自封神演义,还有武王伐纣平话。所以说自己封神原著党的人能不能歇一下...而且哪儿来这么多封神原著党,就离谱。在我看来这部剧改的那是相当好,作为一个前传它就是这样的。交代前情提要,展现一些核心角色。
黑这部剧科技值太高的,emmm,就没人觉得第一滴血兰博的血条离谱?或者作为以中世纪为时代设定的指环王和权游的武器科技值点太高?或者镖客三部曲的枪法离谱?再或者,就没人觉得金庸小说离谱?在这个部分黑纯纯就是尬黑,因为电影史上离谱的设定多了去了……所以根本聊这个没意思,玛雅文明和蒸汽朋克都能被写成去某种“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这类黑子真的少见多怪了!一个设定罢了,纠结啥,不搞些“大炮开兮轰他娘”能好看?
关于口音,我真的觉得这一类是最离谱的。像是指环王、权游就没人问问他们为啥动不动就英式英语(为啥不说古英语)?这不就是没事找事嘛…所有的故事都是为当代人创造的,一味复古才没意思,又不是拍纪录片。
关于美国演员和俄罗斯演员,这个更是尬黑,咋不去骂姜文和甄子丹演侠盗一号是卖国求荣啊?或者更骂骂尊龙演末代皇帝就是西方人对东方的错误幻想?人家俩都演反派了还要怎样啊……说有口音的,我觉得一点也不怪啊?有口音怎么了,明明演得相当好!像音乐之声这种讲奥地利故事的都直接说美式英语,我真不明白这有啥奇怪的…
然后是关于卖肉的发言。兰博第一个不服,兰博作为肌肉男鼻祖动不动就脱衣服就没人说了?美队大乃子就不算卖肉?双标玩的真6,有本事去卢浮宫先抗议一下大卫吧……肉体美有什么不对的,这都是对于质子旅这个概念更细节的刻画,并不是没有必要的!况且也没18禁,普通B级片区就这个水平,有啥可奇怪的。
关于特效,这部片确实有不足之处,但也没黑子说的这么拉吧?本来计划19-20上映,你放到那个时代去看,这部剧特效是真的强。而且中间投资还出过问题,真的是很不容易。特别是昆仑山上,那个神仙光圈仔细看就会发现近景远景是不一样的,个人推测就是跟影片制作周期有关。
接着说崇洋媚外的。首先虎扑老哥都不急,知乎这种反贼遍地的倒是先急了就离谱。这部剧绝对是很中华文化的审美,倭风这种尬黑已经有专业的人写过文章了,在此不提。我就想说,没人注意到原声音乐的创作是近几年很典型的中国叙事的风格吗?!不知道的可以先去看看长城、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的原声带,且不说很多都是英文,主要是创作格式,是以theme为主,人物旋律为辅,乐器编排是以西方交响乐为基础,偶有丝竹乍现。这一套编曲就是以末代皇帝影响出来的,非常不中式。但回到封神,近几年国产片的模式就是按照场景编曲,其次,封神是以国乐中打击乐器(这很符合殷商的背景设定,也很符合打仗的剧情)为基础,加上西方乐器构成的交响。非常美!
关于服装道具的投入,我都懒得说。主要是有些人莫名其妙非要黑不复合史实。都说是宋元时期武王伐纣平话了。我看也没人揪着服装不符合史实这种怪问题去质问好莱坞啊(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服装设计年代都有一定跨度的、、、而且也作了符合当代审美的改良)另外还是盖茨比这个例子,人家服装是你的事直接找prada还是Gucci定制的,它整体在荧幕上的视觉效果就是美轮美奂,所以不要再尬黑投钱到这边没必要了。所有的这些对于道具的研究社制作在电影业能在好长一段时间让大家都受益的!
最后是到处有人说片方找水军,这个真的无语,要是有水军还有你们这些黑子的事儿啊?不去看看其他门户网站?小红书和虎扑罕见的发出共同声音夸这部片这就能说明问题。也就知乎了,会写几个字啊?假装影评人…
以上观点即使不赞同也没关系。但至影院老板又不是傻子,这几天排片率和票价的上涨都证明了《封神》的水平。
鉴于有人在评论区说剧情有问题,但这里没说到。所以我只好回复一下了,也以免继续有人拿这个说事……
这个回答本身就只是为了批评一些莫名其妙的黑,有些人不喜欢这个剧情或者觉得不好我倒觉得蛮正常。毕竟这种带有邪典性质的电影就是这样的,所以才没在这个回答中提及剧情结构。
不过要我说剧情结构我可就不困了。不过真的要我详细说,怎么都说不完的。所以就简略的提一下我的观点。
我对这部片的剧情设计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创作中提出的新概念“质子旅”以及对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现代化解构。质子旅的设计其实是创作上很新的想法。目前市面上一这样形式的群体形象是比较罕见的。而这一形象也参与了对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解构。我们能通过这个故事看到不同形式的父子关系的推演,这对于结构本身是一个必要前提。
然后说回“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个部分。我认为这一概念在本片中最核心的重点并不在君臣父子,这只是一个范围。这部片的重点在于“纲”。殷寿对于“纲”的破坏(尤其是君臣父子这一层面)是本片戏剧冲突的动能来源。而纲的来源是价值观、道德和社会规范。按照涂尔干的理论来理解这个故事就是说社会失范造成了社会问题。
当然这部剧的剧情设计还有另一个很有意思的侧面。通常的这样的史诗故事会把前传、主线、支线分成不同的部分。但这一策略并不是一个电影学的东西,它是经济学的。一方面,可以用同一ip和素材拍更多的影视产品(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方便及时止损。但这部片的立意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说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必须有一部带有前情提要性质的作品已保证人物之后的行为和理性。这也是为什么封神第一部的文戏更多(主线故事应该是武王伐纣)。
说到这里,我觉得这部片也解决了我认为一直以来国产电影的一个困境。聊这个问题之前得先说一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的商业片其实很少谈论一些很深刻很辩证的概念,一般只有艺术电影做这些。而国产电影,基于中国文化的特性,是必然会与之相反:经常出现辩证的、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深入探索。在这样的基础上是很难协调其娱乐性和严肃性的(因为没办法一刀切)。而《封神第一部》让我看到了在这方面的一次卓越的尝试。
在此之前,国产电影对这个问题的处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彩蛋(比如最近的长安三百里)。但这些彩蛋对剧情的关联度不够高,因此会有人感到过于流水和浮于表面。另一种就是正剧(如,长津湖)。但这就是以牺牲娱乐性为前提的(当然,长津湖这个主题当然不应该有强娱乐性,但是其他主题却有这个需求)。因此,这么多年来国内的喜剧电影、奇幻电影的成功主要是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剧场、一种是动画/非写实。而一部伟大的商业片,它的永恒就来自于其娱乐性与深刻性的双重加持(它不一定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可以把深刻性理解为对于思想的更多探索)。
封神第一部有效的探索了“梗”,把“梗”作为一种概念去挖掘。成果很不错。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正义的电影语言,导演对于象征、隐喻等非直接的音画叙事的操作真的太牛了。姬昌食子时背景中老虎的吼叫、姬发探监时镜头正反打对于监狱栏杆的运用到妲己的头发作为一种人物表现的道具。这些处理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音乐的话我也很想说,这部片的音乐叙事也有一定的创新。首先起规制是近几年国产片的风格。这个前面说过了。但更有意思的是它以中国中国打击乐器的基础。这些打击乐器的使用设计是非常古朴,带有复兴古乐的雅致(可以去听听看那个《秦王破阵乐》就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梗有意思的是,这些音乐片段与场景音的融合度非常高。这一尝试解决了长期以来对于国产剧“一放音乐就是煽情”的即视感困境。
暂时说以上这些吧。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探讨。我觉得写到这儿至少能自证这部片某种意义上是真的有水平的。另外不要老觉得指环王系列很受欢迎。这一类都是带有邪典性质的重工业商业片。受众都不会是迪士尼的合家欢那样广的。但这不代表它就没水平没技巧。时至今日,当我们看卢卡斯版《星战系列》的时候仍然会感到它比迪士尼版星战更体现太空史诗的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