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虽有缺憾,瑕不掩瑜,配得上7.7分的豆瓣评分。
但近日这种“卖惨”宣发,「达不到多少亿票房,就没有第二、三部」云云,纯属“绑架”影迷观众。
第二部、第三部如果不能制作完成,如期上映,真正罪魁祸首是谁?难道不是出品方自己么?!
这个出品公司,曾经以大胆投资,押中了多部爆款电影著称。
2014年保底了《心花路放》(年度冠军,14亿票房)。
2017年参投了《战狼2》(影史冠军,56亿票房)。
2018年参投了《我不是药神》(暑期档冠军,31亿票房)。
2019年参投了《流浪地球》(影史亚军,46亿票房)。
2020年参投了《我和我的家乡》(国庆档冠军,27亿票房)。
2021年出品了《你好,李焕英》(春节档历史冠军,54亿票房)。
更乘着这几部电影大爆的东风,在股市上一度呼风唤雨,所得收益远远超过了影片票房分成,(相信也有很多“眼光独到”“目光敏锐”的投资者,跟风发了大财,甚至一举实现财务自由)
然后呢?他们把赚来的巨额资金,大肆挥霍,搞出各种完全不靠谱的投资,
比如花3.5亿元,去翻拍《新倩女幽魂》电视剧,顺便付给女主角郑爽1.6亿(日薪208万)的天价片酬……
比如花8.4亿元,去购置了18.7万平方的山地,扬言要“打造密云电影小镇”。然而,该土地多半为国家公益林,属于不可开发用地。所以,至今数年过去,依旧闲置,毫无下文。
……
单单2019年,该公司就净亏损了24.5亿,相当于投资《流浪地球》所获得收益的整整8倍。
2022年下半年,该公司还披露了多起诉讼案,证明该公司参投《战狼2》《流浪地球》《我的我的家乡》等电影,欠了其他合作伙伴大笔收益,被提起诉讼,
如亏欠吴京的登峰1亿元,亏欠了徐峥的真乐道2700万元,亏欠宁浩/徐峥的坏猴子4400万元,亏欠优酷7600万元,
这些欠账,一直到2022年底才得以陆续偿还,让原告方们纷纷和解撤诉。
正因为该公司诸如此类的【神奇操作】实在太多,
于是乎,购买了股票的股民们亏得倾家荡产,利益相关的前公司高管们倒是赚得盆满钵盈。终于彻底公开爆雷,落得被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地步。
《封神》第一部原本该于2020年左右就上映,却一直拖延到现在,影片官博持续数年都在播放“二十四节气”,勉强维持一点存在感,沦为业内笑柄,如果不是猫眼看在影片本身质量,愿意17亿保底接盘,怕是至今都不得问世。
所以,对这么一部跳票多年,出品公司爆雷,官博沦为24节气的电影,上映前大家完全不看好,甚至视为“洗钱电影”,再正常不过了。
因此,上映首日只有5800万票房,完全是影片质量本身不错,才得以票房逆袭,上映一周后,看到票房突破20亿的曙光。
至于影片的很多特效画面粗糙,赶工痕迹明显,回本压力太大,罪魁祸首是谁?
不就是不安于制作影视的本职工作,而是把爆款电影当做炒高股价的金融工具,大割韭菜的出品公司么?
翻拍《倩女幽魂》的3.5亿,让郑爽一天赚208万的1.6亿,买闲置荒地的8.4亿,
如果把这些巨额资金用在正途,几部《封神》的特效怕是早就做完了!
如今其宣发居然还一再对影迷观众“道德绑架”,这割韭菜的嘴脸还真是如出一辙。
PS:最后,这部《封神》电影的宣发水军与所谓“胫骨粉丝”,是各部暑期档电影中,攻击性最强的,甚至远超过那些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哪怕明明对影片是褒大于贬,肯定为主的影评,也会被它们宣判为“黑子”,一哄而上围攻,
这种行事风格,很难不联想到2年前那部《雄狮少年》,恰好就是《封神》出品公司爆雷之后,原主创团队出走,成立了新公司的首部作品。
当时一部2亿多票房的电影,被该片的宣发水军与所谓“胫骨粉丝”,在各大网络平台,生生造出了20亿大爆电影的流量与话题度,什么缘故呢?
只因《雄狮少年》从小规模点映,众多业内大V与影评人纷纷给予极高评价,众多票房预测机构直接给出10亿~25亿的乐观预测,到此后大规模点映,其出品公司的股价,同样一路飙升,一周内大涨48%, 所得收益早已远不是区区票房可比了……
通常一部影片的宣发,无非靠的是营销水军,广告公关,大V吹嘘,主演明星粉丝充当“自来水”,
而作为金融产品的宣发,可是无数投入了大半身家的真金白银,就指望乘着影片大爆的东风,在股票市场大捞一笔的投资者们,
常言道,挡人财路,犹如灭人满门,再敬业的营销水军,再狂热的明星粉丝,和这些为自己身家利益豪赌,能否一举实现“财务自由”,能否喜提海景房,早已杀红了眼的人们比,那也是战五渣了。
非要把话挑明了,说透彻了,不过如是。
而那些纯粹是喜欢这部《封神》,希望看到第二、三部的善良影迷,心情感同身受,不过还是擦亮眼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