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口饭而活”,说明人(业主)还活着。
然鹅,在一个连人(业主)死了、银行都毫不担心的魔幻land上,这个杯具结局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早已注定。
2022年,河南,郑州。
当时,一名男业主因车祸不幸身亡。由于爷爷奶奶早已过世,因此他的儿子被重新交给其母亲抚养(夫妻二人之前已离婚,儿子被法院判给了父亲)。
但很快,孩子母亲就接到了来自银行的催缴电话。
银行在电话里对她说:您的儿子因欠下一笔商品房贷款,本月需支付6000元的房贷,逾期则会被列为失信人员。
对此,接到银行电话的她瞬间就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恐惧:自己儿子才4岁,怎么会欠下如何高额的房贷?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离婚时,正是因为自己(长期家庭主妇后不好找工作)工资水平只有不到3000元,法院才会把儿子判给了父亲。
但如今,这6000元的月供对于母子二人来说,不仅已经是天文数字,而且还要整整20年才能还完。
对此,她前往银行柜台询问原因。
而银行工作人员的解释是:这笔商品房贷款是孩子父亲在离婚后办理的,当时他买了这套房并和儿子在里面居住。由于孩子父亲离世后这套房子的继承人是其儿子,因此房贷也要由其儿子来承担。由于其儿子只有4岁、没有能力偿还房贷,所以就由其监护人(母亲)来承担。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还一口咬定这是他们的制度。并且,为了催收房贷,银行还声称:如果不及时偿还房贷,那么逾期之后还会对她本人的个人信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贷款也会越涨越多。
甚至,银行还十分淡定的表示:
每个月也就还6000元而已。
然鹅,每个月工资还不到3000的元她却根本无法淡定。
尤其是当她发现这每个月必须偿还的6000元房贷里超过3000多元都是银行利息之后,甚至连焦虑都变成了绝望。
截至2023 H1,公开的断供房已经超过200万套,其中阿里拍卖172万套、京东22万套、其他机构6万套。
那么,为什么东方大国的银行系统却依然淡定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充满了special color的虢情下,银行不仅可以把房产收回来拍卖,在拍卖所得抵扣房贷后,剩余的贷款还可以继续追缴相关个人的其他财产。
也就是说,不论是活着的业主、还是房产继承人,都只能用余生慢慢来还房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不仅没有“期房”的概念,而且银行在房贷断供了后把房产收回之后,对于业主来说就结束(两清)了。
尤其是在个人破产法的保护下,银行并不会继续向业主追缴贷款损失。
那么,为什么DFDG始终都没有真正的个人破产法呢?
由于涉及sensitive内容,【此处删除2999字】
楼下保安说,在看尽了这片land上的断供杯具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都没有出台《个人破产法》了。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2房地产沉思录》、《2023房地产沉思录》,所有sensitive内容均已删除,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在new base[1]中查看未删减版原稿。
参考
- ^通过WX(naibaodedashu)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