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美联储继续加息,另一边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预测美国经济摆脱了衰退,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美国经济出现了“不着陆”现象!
之所以市场笃定美联储加息到头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通胀数据已经不是很高了,另一个是加息导致美国财政的利息支出大涨,美国政府要支撑不住了。
就美国政府目前的支出能力来看,美联储是要加不动了,而不是不想继续加。
然而,就经济学来说,在过去这一年多里,美联储的加息力度是史无前例的,绝对是摧枯拉朽的,可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不但没有崩,而且现在连衰退都说要没有了,这就离了大谱了。
这就像打游戏,被打了个致命伤,结果不但没掉血,反而还加血了,这能够说是正常吗?
事实是利率可能已经加到顶了,但逆回购规模仍保持在1.7万亿的水平上下不来,这说明美国的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只不过加息导致其变得更加不均衡,让通胀数据看起来好像失去了支撑而已。
加息只不过是拉高了融资成本而已,并不能压缩资金流动性,关键还是得看美联储的缩表到底能不能推进下去。
然而,逆回购实际就是个资金黑洞,它的作用本身就等同于缩表,只不过所有权掌握在市场手里。
当美联储进行缩表,吐出来的美债就会被逆回购里面的钱吸收,逆回购规模减少就又变成了扩表,可以说美联储的表缩了等于没缩,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依然是过剩的。
只要逆回购里面的钱还保持过千亿的水平,那么美联储就差不多等于是废了,缩表这个大杀器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加息似乎也变成毛毛雨了,而这就是“经济不着陆”的根源。
就这个情况,我们可以想象成市场上有好几个隐形的美联储,他们是具有独立性的,不见得会听美联储的话,甚至美联储可能连他们是谁都搞不清楚,所以几个美联储之间要互相协调是不可能的。
一旦“经济不着陆”的局面形成,那么美联储要想重夺主导权就会很困难,唯一的方法就是往死里缩表,试图制造流动性危机来把这些钱给逼出来,但这些隐形的美联储不一定会着急,而且它们还不用为流动性危机买单,毕竟在世界的眼里它们是不存在的,它们更大可能会任由经济硬着陆之后再来收割,责任则全部由美联储来扛。
如果美联储扛不住社会的压力,每次出现流动性危机都去救市,那么很有可能逆回购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会变得更难解决。
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旦失控,那么通胀死灰复燃就是迟早的事,而到那时候美联储还能拿出什么招来对付呢?
如果是一百年前,还可以用打土豪的招,但现在谁说得准这些隐形的美联储到底在哪,又是谁呢,他们之中有谁在美国本土等着被宰的呢?
别以为只有“经济硬着陆”才可怕,“经济不着陆”也可以更可怕,大戏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