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本次加息,将结束长达16个月的加息周期,这是其40年来采取的最为激进的抗通胀行动。本次加息25个基点,至5.25-5.5%的区间,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当前美国经济活动继续温和增长,近几个月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通胀率仍然很高。美国银行体系健全且富有韧性。家庭和企业的信贷条件收紧可能会对经济活动、就业和通胀造成压力,相关影响的程度仍然不确定。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上再次强调美联储降低通胀的决心,“要实现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鲍威尔表示,未来是否会加息将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来决定,包括通胀、就业、消费数据等。9月例会“有可能加息,也有可能暂停加息”。
鲍威尔还表示,鉴于当前经济形势,美联储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将不会进入经济衰退。
据美国劳工部本月12日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4.8%。
美联储肆无忌惮的加息,说好听点是抑制美国内通货膨胀,解决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但实际是通过暴力加息,使全世界的美元回流美国,加速收割全世界的财富。但现在这种收割把戏越来越不管用了,因为越来越多国家都聪明了,纷纷加速弃美元,使用本币结算。
对此,有舆论指出,当前美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危机继续发酵,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仍执意加息可能导致美国银行业动荡加剧,未来美国金融系统还会爆出更多的问题。
对于年初美国的银行业危机,市场普遍认为,除了银行管理不善以及监管漏洞外,美联储激进加息也是加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希瑟·布希日前表示,美联储希望用加息举措平抑通货膨胀,但此举“正对银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有市场人士指出,美国银行业危机早在美联储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期间就埋下了伏笔,随着去年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银行业的风险开始暴露并出现损失,美国多家地区性银行最终因美联储的激进政策而“爆雷”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