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加息25基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市场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老鲍头的讲话。
老鲍头这次讲话透露出的信息点不少,他认为当下利率已达到限制通胀的水平,但效果还未完全显现,要坚持一段时间。现在完全有理由放慢加息速度,未来加息与否要取决于通胀数据的变化,在逐次会议做决定。
说白了,若是未来通胀数据向好,也就不加了。
另外,美联储内部不再预测美国会陷入衰退,认为可以在失业率不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实现2%的目标,这是比较大的转变。
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货币政策肯定是有影响的。美联储加息后形成“美元加息-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链条。6月份美联储没有加息,美元指数大幅贬值,人民币随即升值。
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之一是保持汇率的稳定。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7.15左右。相较今年的高点贬值4000点左右。今年人民币贬值的区间已经够大,央行不大可能允许人民币偏离合理区间。
最近美元指数已经跌破了100大关,从交易的角度来说,这似乎预示着这一轮美元加息,已经是到头了。能跌破100,基本上就意味着这已经是市场的共识了。
而市场的选择和共识,都是要用真金白银说话的,这比打嘴炮的分析要靠谱得多。
虽然目前美国经济从表面看起来比较稳定,但实际上在近期抛出了一系列好于预期、甚至是远超市场预期的经济数据之后,美元指数却破位下跌,这说明市场根本就不看好美国经济的未来,美欧加息周期带来的不利因素大概率将在年内开始全面显现。
但这也足以使7月加息成为最后一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年初美国中型贷款机构硅谷银行的破产给市场造成连串冲击波。最明显的影响是其他银行股大跌,随后,震荡蔓延全球。
金融市场进入新阶段,开始感受到美联储紧缩周期的威力。
不过现在要说美国加息周期结束,那还为时尚早,但是加息到顶,跟开始转为降息之间,其实还可以拖很久,这也是目前美联储后面最有可能会实施的一个方案,就是加到5.5%的利率水平之后,一直不动,拖很长时间,然后全球一起熬夜。
可能要等到某一方熬不下去之后,才会真正转为降息,拍个大腿说,明年一季度开始降息都算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