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个回答

突然发现,孩子真的很平庸,难以接受,怎么办?

柯哀快去领证
401个点赞 👍

很有趣的问题,而且也正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在观察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的相处时,我经常注意到有父母会说:“我辛辛苦苦日夜操劳给你喂养大,你怎么长成这个样子了?”

但我很少听到有父母说:“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教你尊师重道,礼义廉耻,是非对错,你怎么长成这个样子?”

这就很有意思了。

国庆节前,我收了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小患者,自杀未遂后被送入院。

家长很困惑,找不到孩子想要自杀的原因,说孩子这几天的生活一直很平常,只有一件事还算不普通:

她在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时,不小心打碎了办公室玻璃,然后就情绪崩溃了,一直哭。

我向家长解释:儿童的思维模式具备特殊性,同一件事对成年人和儿童造成的心理冲击完全不同,而且老师为了不背锅也可能会对孩子施压......

我不确定两位家长有没有在听,他们在一阵交头接耳后似乎得出了一致结论,然后一脸认真地问我:

“医生,我还是觉得孩子有点太内向了太胆小了,所以才遇到点事就只知道哭,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她胆子大点、外向点?”

我叹了口气。

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被问这种问题了,而且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外向?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聪明?

当然,还有题主问的问题——怎样让孩子变得不平庸

我的回答也很简单:

让他试错,给他兜底

“外向”也好,“胆大”也好,它们看似是人格特质,其实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策略,是一种环境塑造下的产物,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往特定的方向发展,最佳策略是提供能够发展这种思维模式的土壤。

举个例子,有的家长想让自己孩子“胆子大一点”,遇事要沉稳,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的话,就是要有“松弛感”,

那光靠骂孩子“你胆子怎么这么小”估计用处不大,

因为一个人遭遇困境时表现出来的胆大沉稳、波澜不惊都只是表象而已,它背后的本质是“有底气”,

比如都是不小心撞了一辆豪车,对于家境富裕的年轻人而言,他会觉得问题不大,哪怕给人家赔辆新的车也就几千万,一个小目标不到,洒洒水啦,

但对于一个月薪3k的年轻人而言,这几乎无异于灭顶之灾,以他的收入,哪怕从商朝开始打工到现在也赔不起。

在这种时候去夸前者“遇事沉稳”、指责后者“胆小怕事”其实非常滑稽,因为两者面对的压力完全不是一回事,你让前者的家庭彻底破产后再面对这件事,你看他还淡定不淡定,

现实案例,请品鉴:

我们现在可以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了:发现自己的孩子很平庸,难以接受,该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如果实在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让他变得不平庸就好了,

如果你想让他变得有品味,那就花钱买优质的名茶名酒让他造,等他自己已经逐渐脱离懵懂、开始琢磨出味后,就可以请几位老师仔细教他了;

如果想让他懂艺术,那就在他表现出兴趣时带着他飞往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看真迹,让他直接地感受气息和氛围,给他讲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如果想让孩子善于学习,那就耐心告诉孩子“学习”的本质是理解→记忆→运用,告诉他怎样用思维导图等工具使理解更高效,怎样规划复习策略可以让记忆更持久,怎样从多角度多方向地测试自己以学会运用。

还有些生活中的小事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在他拆电脑时不要制止,而是陪他一起拆,告诉他这个叫显卡、那个叫主板,拆之前还手把手教他把电源关闭,

每件事都不轻松,它们有的对经济投入提出要求,有的则格外消耗时间和精力,但相信我,按这种培养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何止是不平庸,他甚至能成为很多领域的领袖。

不过,如果下不了“不平庸”的决心,也无法提供“不平庸”的条件,那还是改变家长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吧,

一个人能平安出生,能健康长大,一生能吃饱穿暖,有几门自己的爱好,其实已经是足够幸运和幸福的一生。

亲爱的题主,别忘了,

在你要求孩子必须不平庸时,孩子可从来没有埋怨自己家为什么不如别人家有权有势,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提供更好的条件,

在你为孩子的平庸愤愤不平时,孩子只是希望你能早点下班回家陪他打球,一起玩游戏

有一天,你老了,你会发现有些事真的没有自己曾经以为的那么重要,

你会觉得自己儿子是一个远在美国挣刀乐的职场精英确实很棒,

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好像也很不错,他会隔三差五地就提着几瓶啤酒和炸鸡烧烤敲开你家的门,然后一屁股坐到电视机旁的沙发上,跟你一起吃东西,一起吹牛聊天,讨论昨晚的球赛,就像当年一样。

等你更老的时候,躺在床上,整天昏昏沉沉,只能靠回忆往事打发时间时,你发现自己回忆起来的都是美好时刻,

比如第一次陪孩子打球,你放了水,只是想看他进球后那种得意忘形的笑容,

跟孩子比扳手腕,从刚开始的无比轻松,到后来的略微吃力,再到后来的全力险胜,到最后被孩子扳倒,

和孩子一起旅游,他指着石碑上很复杂的繁体字问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其实也不知道,但你凭借上班摸鱼时看的历史小说还原了石碑记录的故事,然后凭感觉推理出了那个字。你无法忘记孩子当时那种崇拜的眼神。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记忆碎片,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直到某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了,

那天你的孩子坐在床边握着你的手,你的孙子孙女举着一张水彩笔画的画,上面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希望爷爷快点好起来”,

那一刻,你无比想穿越回今天,你想告诉那个曾一度被你嫌弃的孩子:

“其实就这样一直平庸下去也没关系,爸爸一直很爱你。”

编辑于 2023-10-07 16:15・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狐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