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育里,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和认知能力,但如果孩子没有内在驱动,只是学习的话,所有的学习都是无源之水。而孩子的好奇心,正是这内在驱动。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好奇开始的,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孩子的求知欲,对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孩子的好奇心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对新奇的东西敏感,能注意到它,而且特别想去了解。
第二:有探究的行为,去观察、去触碰,想知道这新的东西是什么。就像孩子在大树底下看蚂蚁窝,甚至能看上半小时都一动不动。
第三:就是整天不停地提问,对未知的新事物,想从大人身上得到解答。
二、该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1、正确引导
好奇心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反应,所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孩子常能从中获得新颖而神奇的感觉,使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向往,父母要善于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入恰当的轨道。
①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向大自然,父母可以带孩子观察春天里各种花鸟鱼虫的变化。
法布尔在《昆虫记》写过:“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现实世界里也是如此,在孩子眼里,花草鸟兽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和活动,随时撩动着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孩子真正接触大自然,全身心地在大自然里玩耍,这就是保护他们好奇心的有效方式。

父母可以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山川河流和日月星辰。大自然千变万化,是孩子看不完、看不够的宝库。
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可带孩子去爬山、游泳;秋天可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可带他们看雪花纷飞的景象,还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堆雪人。
②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故事、做小手工、小实验,用科学知识来承载幼儿的好奇之舟,如做小风车、三原色实验、吹泡泡等等。
孩子好奇心的培养,其实就藏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通过问题,引导孩子去看、听、闻、思考,收获知识,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思维方式。
2、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
①要欢迎并鼓励孩子提问,不能对问题置之不理。父母对孩子的问题反应积极,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并继续发展。
②回答问题要有启发性,对于因果关系等较复杂的逻辑关系的问题,要引导孩子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鼓励孩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答案。
③面对孩子的好奇心,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他们的想象力,以此为契机,来激发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你不知道答案也没有关系,而是要诚实地告诉孩子:"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等我看过书后就告诉你"。

3、正确对待孩子的因好奇心而导致的破坏行为
孩子的好奇一方面表现为好问,另一方面表现为好动。由于幼儿年幼不知,常常会导致一些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如拆玩具,父母对这些要正确处理,不可以简单打骂,惩罚不给玩,而应简单向幼儿讲清玩具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玩法,然后和孩子一起把玩具修好,这样不仅能鼓励幼儿和发展幼儿的求知欲、探索精神,还能培养他爱惜玩具,爱劳动的品质。
为人父母是得长期保持耐心,因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容易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
比如孩子会把新买的品牌玩具车给弄“毁”了,把白白净净的卧室墙面染上了颜料,把可爱的洋娃娃整“丑”了,他们的很多行为,对于有些洁癖的家长真的不能忍。
建议父母们不要总对孩子说“不”,别给孩子太多限制。

4、 给予自由玩耍时间
自由玩耍会让孩子受益无穷,有助于孩子变得更具有创造性,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培养与他人和谐相处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玩耍学会自己探究尝试、掌控环境。

因此,家长们要注意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任务,切忌安排得过于密集。无聊、放空、随意玩耍的时间,其实也是孩子积蓄力量的过程。
最后温馨提醒各位家长,在开发孩子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孩子远离危险物品。平时在家时,家长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告诉孩子不可以,不要乱动。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探索之心。
我是 @陀螺木夕,一个爱分享的宝妈。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触动到了你,欢迎点赞或评论,你的支持是我持续输出的动力。如果你也正处于孕育或养育阶段,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育儿路上不孤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