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回答

如何守护孩子最珍贵的好奇心?

益品冀悟
1个点赞 👍

感谢邀请。

今天从系统的角度,来和大家一同探讨关于好奇心的问题。世间有两种系统,一种是开放性系统,另一种是封闭性系统。

开放性系统是一种能够主动接受外来输入的系统,它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进化,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就是如此。比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就是这样的系统,它们从个体来看,缺乏智慧,但合在一起,通过分工合作,产生了群体智慧,并且整个群体会自主进化。

封闭式系统是一种内部循环系统,它难以接收到外部信息,无法实现自我进化和自我升级。比如高考制度、国企制度、公务员制度。

人类社会比蚂蚁社会更复杂,因为人类社会兼具了开放性系统和封闭性系统,它们相互嵌套,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这是一个复杂系统。

什么样的系统更适合好奇心的发展呢?

答案是:开放性系统更适合好奇心的发展。

物理学家杨振林先生曾经这样讲述中美教育的区别,这里转述一下他的意思:“美国的教育过于随意,许多学生没有好好学习,于是虚度了青春。美国的教育对90分以下的学生不太友好,但对90分以上的学生非常友好,因为90分以上的学生会自己主动学习,他们能够拥有广阔而自由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教育对90分以下的学生很适合,因为学校会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每个人都会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都能变得有用,但中国的教育对于90分以上的学生就不太友好了,因为学校的条条框框会限制他们的发展。美国有个著名的科学家叫费曼,他如果生在中国,那他很可能会进监狱,或者进疯人院,因为他的为人处世和做事方式,都太与众不同了。美国允许这样的人存在,而中国无法包容这样的人。”

以上内容是我的转述,不是原话,但内在含义是一致的。

杨振林先生之所以说这番话,是因为他认为中国缺乏顶尖人才,并且顶尖人才的作用远大于普通人才,中国想要继续往上走,就需要拥有大量的顶尖人才,否则国力就会卡在这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之间的差别,同时也能看出开放式系统和封闭式系统之间的区别,同时也能够知道好奇心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封闭性系统是一个熵增的系统,因为它无法凭借自身力量解决自身的问题,时间长了,小问题就会累积成大问题,最终走向混乱和分崩离析,这就是熵增。

王朝的更迭和内卷都属于封闭性系统,尤其是在当下,想要解决内卷的问题,依靠系统内部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缓解的,只能越来越混乱,越来越卷,直到系统承受不住的一天。

开放性系统就能抵御熵增的风险,它能够获取外部信息,为系统加入新鲜血液,从而实现内部进化和升级,这样才能解决封闭系统中的顽疾。

今天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来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会越来越兴盛,因为它们是新的力量,用于冲抵熵增的风险,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想要真正发挥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力量,就需要做到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允许像费曼这样的人存在,这就是对好奇心的最大的保护。

轴心时代就是一个极度开放的社会,当时全世界的主要文明地都获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比如:中国和古希腊,当时的社会对不同观点和学说的包容性很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孔子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好奇心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好奇心都能够被环境激发,从而产生各种新奇的想法,做出更多的创新。

正是在开放的大环境中,中国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希腊才孕育出了科学。

今天的教育也面临着这样的转折,在封闭系统之下,内卷越来越严重,孩子们的好奇心被限制了,学校教育越来越僵化,高考制度让上升道路越来越窄,工作越来越难找,大学和国企越来越腐败,私企越来越艰难,职场越来越不好混,这就是熵增带来的威胁。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只能开始转型,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开放性系统,为孩子创造更加开放而平等的环境,这样的开放环境是整个社会都需要的,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灵活性、延展性、可塑性,开放的社会能够海纳百川,气吞山河。

在我国的历史上,宋朝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因此它的文化、商业和科技成果都达到了顶峰。准确来说,是从唐开始积累,宋到达顶峰。之后的明清两代,开始逐步走向封闭,其文明发展也就变得停滞了,甚至产生了倒退。

今天,整体的教育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开放了,其中最重要的国家层面的政策是:打击教培行业和双减政策。

随着教培行业的消亡,民间补习内卷之风得到了抑制,虽然仍有许多私下补课的人,但总体上已经大大缓解了社会的焦虑,许多家庭的经济压力变小了,对孩子的期待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理智了。

自从成都开始实施双减政策以来,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周围的小学生在熬夜写作业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大多数孩子都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了,他们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花更多的时间去参与户外活动,去旅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虽然孩子们仍然会有喊累的时候,但这样的情形已经少了许多,孩子和家长的冲突变少了,家庭环境变得和谐了,冲突和矛盾虽然无法避免,但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当孩子和家长不用再盲目地跟风和内卷时,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去找寻自己的乐趣和喜好,才能够有机会对其他事物产生好奇之心。

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当我们被外部压力逼迫着不得不每天埋头苦干时,我们就没有心情抬头看看周围的环境了,我们的好奇心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即便是那些996的人,即便是那些熬夜学习和工作的人,他们也是有好奇心的,只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被牢牢占据了,他们没有空闲来思考片刻,没有空闲来发现和探索新的事物,他们的好奇心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以我们家为例,我和女儿的好奇心在最近几年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因为我们的环境变了。

我女儿Raina的运气不错,赶上了双减政策,她从没有被作业压榨过,她每天有大把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能够有大把精力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是空闲时间保护和成就了她的好奇心。

现在是暑假,每天Raina会花费60%以上的时间来做她喜欢的绘画和手工,她只会花费3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业,以及花费3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

我们把她的兴趣班压缩到了极致,让她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好奇心,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来实践创造性的工作。

在我们家,空闲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够打造一个人的软实力和硬技能,也能通过发展独特性和好奇心来打造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之前我们提到了社会的内卷,读书难,就业更难,那是因为它们是在一个封闭性系统中运行的,如果我们不离开这个系统,我们就会被裹挟其中,然后越卷越难,越卷越痛苦,最后能量耗尽,晕死在路上。

因此,我们决心顺应大势,另辟蹊径。我们偏偏要去因材施教,偏偏要去发展个体的独特性和好奇心,偏偏要走别人少走的路,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开放性的家庭环境,我们和孩子才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开放性系统同样能够让大人受益终身,过去我下班后是不读书的,是不学习的,我只会玩手机,因为我需要释放工作压力,我需要缓解心情,我需要用娱乐来抵消内卷带来的能量损耗,如果晚上我还要加班,那我就会觉得受不了了。

这是因为我的时间都被锁死了,我没有任何闲暇时间,我的空闲时间也被我用于抵消内耗上了,最终我就被这个封闭性系统禁锢了。

今天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再虚度时光,我开始去寻找我热爱的领域,我会把时间花在我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阅读、写作、和孩子相处、露营、健身、学习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驱动我展开行动的就是我的好奇心和个人偏好。比如:我会看什么书籍呢?天下书籍汗牛充栋,我不可能什么都看吧,所以我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选择,同时,我对什么内容好奇,我就会去看什么内容,这样我的内驱力就提升了。

Raina的发展方式和我如出一辙,我们都是跟随自己的需求、偏好、热爱和好奇心去求知和实践的,我们不会胡乱行动,不会盲目跟风,不会人云亦云。

别人做了什么,其实我们没有那么在意,我们会通过独立思考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打造出独特性。如果今天身边的环境是封闭的,那么我们就跳出环境,找到和建立更开放的环境,我们不会让自己被环境束缚住手脚,更不会被环境束缚住思想。

虽然我们不是费曼,也不是杨振林,但我们和他们一样,向往自由和平等。

结束语

当我们的环境变得包容和开放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缺少好奇心。当我们的环境变得封闭和苛刻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只能随波逐流,对周围的一切越来越麻木。

然而,环境就在那儿,它未必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改变,所以才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求改变。

在求学之路上,杨振林先生给我们的建议是:“如果能够在中国进入好的大学,然后去国外留学深造,读研究生,那就完美了。”

这样我们就能在中国打下基础,然后去国外学习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但是,我们想要做的是:不出国门,不进名校,一样能够实现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和自我进化。这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一开始就不要用条条框框去束缚自己,一开始就要给自己的足够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在教育上的体现是:

1、教会孩子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教会孩子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目服从,万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

3、教会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对自己的时间负责,不要让父母来接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4、教会孩子筛选和寻找自己的热爱,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精进。

5、教会孩子理解和使用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比如费曼学习法。

6、让孩子接受好的通识教育,以提升其心智水平和认知水平,将自己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

7、让孩子设定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并为此迭代优化,找到做事的规律和独特方法。

8、让孩子学习多元化的思想,并建立起多元思维模型。

这些做法都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虽然可能家境普通,资源普通,智力普通,但他们如能向杨振林和费曼学习,用他们传递下来的思维方式去了解和创造,那么孩子们就不会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失去好奇心,有一天会变成工具人,有一天会成为生活的奴仆。

今日我们所做之事,就是在帮助孩子们掌握最核心的底层能力,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这样他们将不再惧怕找不到工作,也不再惧怕35岁后的中年危机,因为他们已经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开放性系统,他们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进化,自己升级。

最后,一言以蔽之——掌握系统的人,将掌控自己的人生。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我是raina爸爸,喜欢分享一些独特的带娃心得。如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以 @raina爸爸 。如果您愿意,希望您点赞,或收藏,或分享,或关注。这样就会有更多人看到我,也会有更多人给我反馈,非常感谢!)

编辑于 2023-07-28 10:37・IP 属地四川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raina爸爸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