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回答

如何评价大众汽车向小鹏汽车投资7亿美元,获得小鹏4.99%的股份?

周臻
2个点赞 👍

纵观近几十年世界各大车企的发展史,我们越来越能够发现它们发展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对中国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阶段:中国的市场体量优势

中国人口长期以来是世界第一,而且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市场需求,以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成功的抓住了中国汽车市场腾飞的机会,狠狠赚了一大笔钱,并且借助中国市场庞大的销量登上了头部车企地位。

以2022年为例,大众汽车在全球市场销量83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比高达38%,是其最大的单一市场。

✅第二阶段:中国的制造成本和产业链优势

随着各大合资车企纷纷在华建设工厂,中国的低制造成本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开始凸显。虽然众多合资车企也利用了这一优势,但是真正将来自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且反攻海外市场的,当属特斯拉。

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131万辆汽车,其中来自上海超级工厂占比高达54.2%,自2021年占比51.7%之后,再次占据该公司全球交付量“半壁江山”。
可以大胆的说,没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和成本支撑,特斯拉很难取得今天的辉煌。

✅第三阶段:中国的科技优势

时间来到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气化、智能化已经深入人心,中国车企和科技公司也第一次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化整车电子架构、三电技术.......几乎在智能电动车所需的每一个细分技术,中国都有对应的领先优势。这一次,落后的换成了国外品牌。

好在经过中国市场多年的磨练,以大众为首的国外品牌思想转变的很快:打不过,就加入嘛。大众自己是没能力研发智能电动车,但它可以投资入股,买技术、买平台。大众品牌跟小鹏合作,奥迪品牌跟上汽合作,用中国技术造全球车。

此种合作模式其实有先例可循。吉利当年收购奔驰股份后,与奔驰合作开发smart电动车,奔驰出品牌和设计,吉利出三电和智能化技术,大家一起开发新车,卖到全球去赚钱。

40年前的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从上海安亭一处厂房驶出,这是上汽与大众合作制造的第一辆车。40年后,大众再次选择与中国车企技术合作,只不过这次出技术的变成了中国车企!

最后来个暴论:未来的国外品牌能否保持头部规模,将取决于它们对中国第三阶段科技优势的利用程度。

愿意放下身段采用中国技术,或者直接在中国开设核心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智能和三电技术的国外品牌,将在下一轮竞争中获得压倒性的领先优势,反之将必然被边缘化!



我是阿福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员,前世界500强车企产品规划市场研究高级经理。擅长汽车选购、汽车职场、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海外汽车市场等话题。

点赞关注,获取第一手汽车行业信息

发布于 2023-07-27 09:53・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阿福说车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