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称「印度对与中企做生意持开放态度」,鉴于此前印方不断对中企出黑手,对此如何评价?

- 32 个点赞 👍被审核的答案
查看全文>>
菜头会飞 - 27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滴山 - 28 个点赞 👍
三哥的事情,向来都是充满欢乐(被坑的乐不出,其他人都觉得欢乐)。
小米那个根本排不上号,今年荣登搞笑榜单的是谷歌。
其实说去年也行,毕竟对谷歌罚款1.61亿美元决定是去年做出的,谷歌随后提出上诉,但印度最高法院今年1月份宣布上诉失败,罚款得交。
本来印度官方机构罚款外企这事很常见,但这次对谷歌的罚款有些离谱。
在上诉中,谷歌律师拿着欧盟2018年的的反垄断政策文件,投诉说印度竞争委员会完全是照着欧盟文件复制粘贴来处罚谷歌的,因为其中一些服务谷歌压根就没在印度部署过,没部署过的服务怎么会在印度造成垄断。
而且至少50段罚款理由,连标点符号都和欧盟文件一模一样。
所以嘛,三哥招商的时候可以换个吸引点,和中国企业说印度绝不会区别对待中美企业,绝对一视同仁。
编辑于 2023-07-27 09:42・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飞跃本屯 - 25 个点赞 👍
仅仅2022年
1、2022年对亚马逊罚款1.72亿美元。
2、2022年对谷歌累计罚款2.75亿美元。
3、2022年五月,冻结没收小米48亿人民币存款。
4、2022年7月罚OPPO5.5亿美元
5、2022年8月,印度指控vivo避税18.9亿人民币
6、2022年,印度以三星逃税再次向三星罚款2.12亿美元。(2014年已经罚过一次了)
2023年,小米6.8亿美金的资产被扣押。
最近又传出“多家中企被指控逃税900亿卢比”。
换做是我,我也对跟这些企业做生意抱持开放态度。何止是开放态度,只要来投资的,恒河水和印度手抓饭先来一套,再请他们骑着大象绕泰姬陵走一圈,不投个十亿八亿的都不让回去。
发布于 2023-07-26 23:2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信息对抗 - 21 个点赞 👍
这是不是侧面反应今年去印度挨坑的企业少了,所以赶紧派人出来继续忽悠。
面对三哥这国家级杀猪盘,骗我一次,可耻的人是你,骗我两次,可耻的人是我。
再说,人家忽悠得也挺有道理:“只要他们的投资和经营合法,并遵守印度法律”。 --- 所以,你被罚肯定是没搞懂三哥的法律,虽然只要你去投资了,那合不合法的,就是一个薛定谔状态。
张开口袋时,持开放态度。关门打狗时,符合法律规定。三锅唯一能快速迭代的,就是法律,还可以溯及既往,总之让你一分钱都别想带出印度。
苹果在这里头,也是坏得很,跟印度政府沆瀣一气,明知是个坑,还要求上游供应商搬到印度去,不去就砍订单。
印度这个国家善于钻营,属于奸诈小人级别的,都是要便宜占尽,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结果占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这么多年都发展不起来。
西方天天吹嘘印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你就看人家印度1947年独立时,人均GDP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到现在经过70多年的不死不休的发展,人均还是高达世界的五分之一强。
印度人天天被西方吹上了天,但看着市场挺大,但民众基本都穷困潦倒,根本没啥消费能力,外加印度政府杀猪盘的威力,印度要能发展起来,才见鬼了。
那为何小米仍然要加大在印度的投资?总结来说无非两点:一是印度市场潜力大,小米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二是小米在印度资产众多,产业链复杂,因为罚款而退出印度市场反而是“因小失大”。
一个月能成功的事情,大家都能做;一年能成功的事情,做的人会少一些;要五年才能成功的事情,愿意做的人就更少了;如果做一个事情要十年才能成功,基本上就没人跟你竞争了——在印度的外资,估计都是靠着这条鸡汤活下来的。
发布于 2023-07-27 09:26・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之乎者也小鱼儿 - 13 个点赞 👍
印度这种自带杀猪盘属性的国家,未来还想白嫖中资过来投资我觉得很难。你进去之前千好万好,只要你投了资招了人,就一只脚被套住了,再等你发展几年,各种各样的罚款就会接踵而来,借口随便找真没有我现改法律,不但能管现在还能往回溯几十年,总有一款适合你,人家还不搞歧视,不论哪国企业一律通杀。人家也不怕带来负面影响,十几亿的市场,总有不信邪的会以身冒险。
前段时间三哥不仅没收了小米资产,还要跟比亚迪做生意,要求后者先货后款,结果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撒泼打滚……
对于三哥的种种劣迹,吃瓜群众们无非是用脚投票,但资本家可是用真金白银在投票。做为资本坟场、人类粪坑的印度能不能投资,他们会不清楚?能在国内混出名堂的都是千锤百炼的老狐狸,怎么可能一出国就秒变小白兔?
小米能上当也是之前三哥撒的饵足够多,现在国内的企业有防备了,印度就很难再空手套白狼了!
实印度的打开方式有很多,比如:国内成立分公司,负责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然后送到印度组装,这样税收和利润的大头就留在中国了,之前越南、菲律宾那边的“过水光伏板”都是这么搞的;再比如利用印度贷款搞生产,这样就算被没收了也都是三哥自己的钱。
……
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
最后咱再说说印度人的套路,很多人都说印度的法律多变,其实这不是关键,很多非洲国家连法律都没有,我们一样可以和这些国家友好做生意,关键是这个国家天生的劣根性!
一位印度问题专家曾经说过:印度民族,缺少一种廉耻文化;你觉得印度不付外贸尾款,暴力对小米、OV公司进行罚款是欺骗,是不道德。但人家印度可能觉得是自己聪明,是靠自己本事赚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本身缺少道德,但印度又是最喜欢把道德摆在嘴边的国家。所以别看三哥心里黑,表面上还是朵圣母白莲花!
2012年12月发生的“黑公交车性侵案”,当时驾驶巴士的司机曾在采访中大言不惭地说:“一个体面人家的女孩不会晚上9点了还在外面瞎逛,对于凌辱来说女人的责任比男人更大。”这就是三哥的逻辑,与我们对羞耻和对错的定义完全背道而驰。
前天,印度还传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印度北方邦一18岁少女,因为和一低种姓青年自由恋爱,被其亲哥哥斩首了,原因就是要维护家族的“荣誉”。
不过说实在话,这种惨案当我们看到是发生在印度时,其实也就立即又不觉得有多离谱了。
就在前几天,印度不还曝光一起惨案么?一个非印度教家庭一家男性全遭印度教信徒给杀了,女性遭到性侵,还被扒光了游街,而对方同样觉得这是一件荣耀且值得炫耀。
这次对付小米的套路也是一样,硬说它偷税漏税,一副软饭硬吃的架势——跨国资本在印度吸血,还想把利润不交税转出印度。正好印度人对跨国公司印象很差,一听偷税漏税就气不打一处来,纷纷表示应该往死里罚,罚轻了十四亿印度人民不同意。前段时间本来最高法已经把小米的钱给解冻了,看样子是要还给小米,最近不知道哪抽风又开始抢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印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谁都不能幸免,因为在三哥的大故事里,所有人都是有原罪的,都是恶人,如果打劫恶人也是错,那么印度人说,就让我一直错下去吧!
总之,印度如果不对自己的鄙陋文化进行彻底革命,印度的营商环境永远会缺少契约精神,那印度所谓的增长潜力和市场潜质,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外资们想去投资,真的要三思而后行。
编辑于 2023-07-27 19:20・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王小板儿 - 10 个点赞 👍
印度版的做生意:立刻坑你 or 放长线坑你。
现在坑的差不多了,打算再放长线坑一坑。
印度专门出了一个可以没收敌对国家公民资产的法律,所以理论上来说,任何一家中国公司,只要在印度投资,都有可能随时被没收资产,只需要把中国定成敌对国家就行,像小米那样被罚款四十亿还是轻。
咱们平时可能都不怎么关注印度,但是在印度人眼里,中国就是他们的对手。在中印战争当中,印度人一开始心高气傲,直到中国的战士说出了名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们还击」,被打的落后流水,从此就对中国保持着敌意。被打了,但还没被打服。
所以任何一家中国公司都要注意,你去印度投资,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没收资产,因为印度一定会在某个时间闹一闹。这样大的风险,还要去投资就自己掂量。
就算和印度人做生意,也要先款后货。
印度人最擅长的模式:先给你下个大订单,然后让你做,做了很多,他们不要了,因为你是定制的,也卖不出去,这个时候他们再反过来给低价。这个套路一般的中国公司都已经熟了。
发布于 2023-07-30 15:18・IP 属地北京查看全文>>
马力在知群 - 7 个点赞 👍
没有一个铁公鸡可以活着走出印度。
大家不要见外,印度坑起来,连自己都不会放过的。
说到搞经济,不能不说大仙莫迪一手打造的印度制造,这么多年努力下来,数据还不如莫迪上任之前。
我们见怪不怪。
印度对中企持开放态度,至于中企被花样挤兑死的多开放,都一点不稀奇。印度人的创意,不是吹的,在占小便宜天赋树上,其他国家都是渣渣。雷军是天才儿童,算法过人,但是在印度算法面前,啥都不是。雷军过于在意公理的普适性了,在印度,公理是不存在的,尤其涉及到印度人的利益。
同样在占小便宜上独树一帜傲视全球的台湾人,在面对印度的时候,不得不低头。富士康不信邪,不怕鬼,甚至不怕咖喱味打劫秘籍,毅然决然去印度办厂,结果呢?当年怎么拽着过去,现在怎么怂了吧唧地关门跑路。
惹不起。
我们要正视印度,尊重印度,没有一个铁公鸡可以活着走出印度,你不是铁公鸡就可以活着走出印度吗?哼哼,试试,试试就逝世。干了干净又卫生的恒河水,来世再说吧。
不说印度火炮首发就炮决几名火炮专家,也不说航母、坦克、弹药的若干金色传说般的奇迹。
这两天大家就看月球三印度飞船登月吧,月球二号95%的成功,一直让人以为只是印度软着陆有95%的瑕疵。这次月球三号近地变轨事实让大家发现,月球二号,其实是幸运而已。
国之重器,对于印度来说,从来不觉得值得重视,他们只关心能揩多少油。
印度对中企持开放态度,印度会重视吗?会不揩油吗?
开玩笑,当中企是湿婆显灵还是白牛附体?
我们都不知道怎么说,印度就是这样蜜汁存在。
编辑于 2023-07-27 19:45・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豆沙包 - 7 个点赞 👍
在印度眼里,“做生意”和“下黑手”并不矛盾啊……
就像你小米或者其他什么中国公司想去印度“做生意”,他们当然不会拒绝,并且肯定欢迎了。羊养肥了才好薅羊毛不是?
因此这个部长显然就是在转移换题,或者说顾左右而言他。我们显然担心的不是印度不和我们做生意了,而是担心被印度薅羊毛。你赚10亿印度薅10亿,赚50亿印度薅50亿,那辛辛苦苦的干几年,有意义吗,全养肥印度佬了。
阿三其实又在甩锅呢。人家不是不愿意和我们做生意,是你们自己不愿意去的,或者说是你们自己没遵守人家的法律。
因此呢,在这件事情上,阿三显然比美国佬都精明多了。美国佬是直接一刀两断:我不稀罕你们的钱,你们也别想买我的货了。虽然看着挺欺负人,但是从生意角度来讲,其实也没多大问题。毕竟卖不卖是人家自由不是?
印度佬鬼精鬼精得多了。他不仅要你的货,还要你的钱,而且还要站在法律层面指责你,一整个逻辑线完美无缺了简直是。
因此从生意的角度来讲,将来印度恐怕是比美国更难缠的对手。美国人顶多不过是在吃老本,但老本总有吃空的一天。而印度是在想方设法,不顾任何脸面和规则的公开抢劫。
编辑于 2023-07-27 21:0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阳光下的黑影 - 7 个点赞 👍
这不是废话嘛
谁家来咱这投资,哼哧哼哧尽心尽力干上好几年
市场打开了,供应链做起来了,技术人员培训出来了
然后大手一挥,说,这些东西都白送您嘞,一分钱不拿就乐呵呵的回家了
搞不好再添点老本给咱,表示这两年打扰了
对于这样的企业,咱比阿三态度还开放
发布于 2023-07-30 16:45・IP 属地山东查看全文>>
木子兴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ction Potential - 4 个点赞 👍
来,请印度举一个在印度不违法的中企的例子。
或者我们扩大一下,举一个在印度不违法的外企的例子。
印度的逻辑是:即使你现在没违法,但是你迟早有一天会违法。
比如Vodafone2007年对印度某通信公司完成的收购
印度:你违反了《所得税法》
Vodafone:我没有,这次收购符合你们1961年颁布的《所得税法》
印度:哦,那我2012年修改一下《所得税法》,现在你违法了吧?
Vodafone:为什么我2007年违反了2012年的法律?
印度:虽然我2012年修改了《所得税法》,但是《所得税法》是1961年开始生效的,所以你在2007年的交易违反了1961年生效的法律中2012年修改的条款。
Vodafone:一种植物。
编辑于 2023-07-27 22:08・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琴酒加柠檬 - 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高山昙 - 3 个点赞 👍
印度国家级的杀猪盘,忒他瞄的牛逼了。
关键是它是一视同仁。
一律通杀。
它不单单是坑小米。他是谁都坑。
这里得说说小米被罚款后,以及它的应对。
首先,小米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裁员,减少人力成本。
其次,小米暂停了印度工厂的扩建计划,从而减缓了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
貌似小米也没有啥办法,毕竟它的是重资产。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三哥这种流氓手段,为什么世界上的各大企业如飞蛾扑火一样持续的往印度进去。
在东南亚真的随便挑一个国家都比印度环境好。
比如越南,马来。
某些领域甚至是在缅甸都比在印度强。
发布于 2023-07-27 18: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疯狂绅士 - 3 个点赞 👍
没毛病,你理解的开放是进得去,出的来。人家的开放是进的去,出不来。就像缅北,对所有有志于赚钱的人也持开放态度,何止开放态度,简直是像吸铁石一样拉人头,进去就死死的拉住你,保你进得去,出不来,印度也是。
印度非常明白肉要烂在锅里这个理,你进去了,就进去了,噶腰子、做血奴、被电击,都是为了让你烂在印度这口大锅里,至于你想把资产拿出去,想多了,你以为印度是中国吗?
发布于 2023-07-28 07:46・IP 属地吉林查看全文>>
果酱君 - 3 个点赞 👍
前一段不是比亚迪嘛,不付全款不给三哥货那次。后来解决方案是付85%然后发货。你知道三哥网民在讨论什么吗?
除了义愤填膺之外。大量讨论的就是怎么才能想办法不付剩下15%的尾款……
所以不要跟三哥讲道德和规则。人家从上至下其实没来就没打算付款。比亚迪这做法害的人家不能坑掉全部,惹的人家暴跳如雷……我了个靠。
发布于 2023-07-30 16:12・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浮游 - 2 个点赞 👍
18世纪,当英国人开始深入印度的时候,他们对印度人的各种狡猾伎俩感到震惊。
而印度人对英国人的看法是,虽然火器犀利,但是完全不懂得战争的谋略。
在这个时期,一些经过优良教育的英国军人反而在印度一败涂地。
而一些流氓地痞出身的人,因为可以把自己的道德水平降低到和当地人一样的水平,接受印度人的各种出谋划策,反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比如,(Robert Clive,1725~1774) ,罗伯特·克莱武 印度的征服者,大英帝国的缔造者。
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乡村小地主家庭,9岁是就为非作歹,13岁成立了一个帮派,在当地敲诈勒索,在市场收保护费,17岁时,被父亲送往东印度公司。
历史课本里有他在英国法庭上被起诉贪腐时著名的狡辩:“富庶的城市在我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共取了20多万英镑。到今天我都为当时的克制表示惊奇。”
1774年,他因为忍受不了毒品和性病的折磨在自己的床上用小刀自杀。
东印度公司官员认为“自从有了土著人为我们出谋划策,征服印度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有一个真实的笑话。
一个中国企业去竞标印度的移动通信基站,每个基站都要配备一个塔架,塔架的成本比照设备来说不值几个钱。
所以按照中国的习惯,报价单里价格为零,相当于一个基站赠一个塔架。
结果这个企业很快就中标了,他们标到200套设备和2000个塔架,如果毁约不仅要扣除保证金还要被列入印度的不诚信企业黑名单,几年内都不允许在印度开展业务,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的被坑走了1800个塔架。
中国说印度人坑人,但是这么多中国企业去交学费,笑话里的那个企业宁可被坑1800个塔架,也要接着在印度做生意。
印度人的感恩是献给神的,信任只限于同种姓,弄懂这一点,在交点学费,学小心一点,在雇佣一批印度人,“以印制印”(当年英国人也是这么干的),估计就能在印度市场生存下去。
印度籍高管现在已经快统治世界500强了。
印度那种环境,你漏一个破绽就能被别人坑死,所以印度人都练得鬼一样精。
说不定以后印度商务风格代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方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我们必须要考察一下印度的历史。
在印度的历史,即便是向孔雀、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那样的时代,也无非是一大堆小军阀对一个大军阀进贡而已。
印度的地势平坦,这让军事征服变得非常容易。但是由于气候湿热、草木生长迅速,道路维护的成本就非常高,所以几乎没有一个印度王朝有能力维持一个大规模的驿站通信系统,而这样一个系统是维持中央集权的必要条件。
水路交通也不便利,印度的干湿季明显,干季河水下降,行船困难,两侧码头都是烂泥,船没法靠岸。
湿季河水猛涨,还经常改道,各个区域日常交通十分不便。
所以印度的历史就像一个大蛇窝,里面一大堆小小军阀不断从事一些规模不大的互相斗争,相互吞噬,又经常自我分裂,各种卑鄙无耻的伎俩层出不穷。
发布于 2023-07-30 15:15・IP 属地新疆查看全文>>
邓德全说书 - 2 个点赞 👍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负责骗,印度的税务部门负责关门,印度法院负责杀,各司其职。
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不会因为印度某个政治人物说两句好听的话就能让中资打消顾虑的。
印度人做生意历来缺乏诚信,纯靠嘴巴忽悠;
所以,不要看印度人怎么说,要看印度人怎么做,因为印度人说的从来不算数的,随时都可以不承认的。
别说他们说的话不算数了,就是白纸黑字的合同都不想承认的,而印度政府不惜摧毁印度的商誉也要无差别打劫外资。
印度人的生意可以做,但一定要先款后货,钱到货到,两不相欠;
印度人不愿意做就拉倒,千万不要听印度人单方面忽悠。
做生意最重要一点,就是信用。
如果一个国家都缺乏信用,临时制定法律法规去惩戒过去的经营行为,那就是明火执仗的打劫了。那些上了贼船的外资企业确实拿印度政府没办法,只能交罚款。但印度恐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后没有外资敢相信印度了,已经进入印度投资的会想办法撤资,想进军印度的恐怕会慎之又慎。你们再牛,有没有小米、谷歌、福特等公司对印度熟悉呢?
比亚迪的模式可以参考:
要我出钱?门儿都没有!
可以去印度找个企业合作,与印度合资建厂,印度出资和市场,我方出品牌和技术,各占50%的股份;
但要求从中国工厂进口零配件去印度组装成品,面对印度市场销售,不得出口第三方市场。
印度工厂赚的利润,必须允许以品牌和专利授权费的形式汇回中国母公司,且合资合同上白纸黑字地写清楚。
如果存在任何毁约行为,印度合资方应承担我方10倍经济损失,并注明有争议需在国际法庭、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不得由印度法院管辖。
编辑于 2023-07-30 21:27・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李雨博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六号牙医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大司马大将军 - 1 个点赞 👍
一刀下去把韭菜根都挖了,那么下一步只能吸引新的韭菜咯,否则割什么?
得,你以为我会劝我们中国企业不要去投资印度?错,还是应该投资的,可以把牛皮吹得大大的,工期拖得长长的。
你真一点不去,他本土企业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发展了,你今天喊要投资,明天喊要投资,先征下地,拖个几年,然后建个厂房拖几年,只建一小幢哦、
然后就宁愿损失那么一点,宣布取消投资计划!!!
发布于 2023-07-27 21:1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夏木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肥叔 - 1 个点赞 👍
“印度对与中国公司做生意持开放态度吗?当然了。”钱德拉塞卡如此说道。
印度人英语很好,但是印度方言可能有特别的含义。 无法确定 “开放态度”到底是不是我们理解的意思。
发布于 2023-07-28 12:30・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wood - 1 个点赞 👍
先骗进去一批傻子宰完吃肉。
现在肉吃完了,下一批傻子看着门口满地的血逡巡犹豫不敢进场。
于是先打一盆水把门口洗刷干净,再把自己打扮成正经店小二:
诸位羊……爷,里边请。
发布于 2023-07-29 19:42・IP 属地辽宁查看全文>>
拜拉稀登之冠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任逍遥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复我华夏的汉唐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蓝海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张小猩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哪有 - 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Tokk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