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丰田称将全面招聘离职的前员工,此举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井之上瀧萘
84个点赞 👍

本质上是人才断层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白了吗?

没明白没关系,我再翻译一下: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对于日本汽车产业来说,就是上一代人干得太好了,这一代人没啥活干了,能力怎么上得来?

那只能继续用老人了。


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

顶级的汽车工程师是各种坑填出来的。

20世纪60-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

整个60年代,日系车企完成了本土的彻底垄断,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外布局,70年代接连爆发的石油危机,彻底帮助了日本汽车打开了国外市场。

197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还只有100万余辆,而到了1980年,汽车出口量激增到597万辆。

也是在1980年,日本汽车全球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一举击败当年的师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快速发展期,以丰田、本田和日产为代表的日本车企将大量利润投入汽车技术研发,企逐渐掌握了三大核心零部件(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的核心技术,并致力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不断提高可靠性。

那时诞生了三菱EVO、3000GT,斯巴鲁STI,马自达RX7,日产GTR、S15,本田的思域TYPE R、NSX、S2000、DC5,丰田的牛魔、MR2、甚至就连花冠都是具有一定性能的AE86。

可以说那时期的日系代表最先进的造车理念,同时期的欧美车企皆暗淡无光!

此外,日本车企还与零部件企业、大学、行业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元化技术创新体系,也成为全面推动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在80年代初,世界汽车行业中70%的机器人便为日本所拥有,也由此催生了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发那科和安川。

说这么多发展历程,无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在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时候,就是本土人才成长最快的时期。

技术创新、产品迭代,都意味着要突破原有,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这个阶段,会踩很多坑,也会填很多坑,在踩坑和填坑的过程中,顶级的工程师就培养出来了。

和日本上一辈专家交流,不得不叹服他们的技术精湛、钻研之深。


但是辉煌过后,往往就是走向衰败。

尤其是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日本性能车时代逐渐终结,日系性能车逐渐凋零。

而在那之后日本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幅度缩水,过去是只买贵、不买对,只买顶配豪车,而平成时代消费者开始接受Kcar甚至连天窗都不要了,还有各种技术创新的动力?

特别是日系车的求稳求利的目标,用着十年不变的技术,和那套对生产成本控制的理念,仅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日系车质量是可靠了,但同样技术再也没有大的创新和进步了。

这样的时代,靠翻老一辈的教科书,新一代的人才怎么可能成长起来呢?

无奈之下,可不得重新召回老员工(丰田把离职后积累了经验的前员工视为宝贵人才)。

唯有空叹一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在中国,目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中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再加上工程师红利,汽车工业代有人才出。

因为人才的鼎盛,中国还有部分车企明确要求不招二次进厂的工程师。

比如某迪,某安,都是这样的。

某安目前还可以曲线二次进厂,比如去旗下的一个子品牌;某迪前几年也可以曲线二次进厂,但最近一两年这道口子也关了。

就是这么骄傲。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东方。

发布于 2023-08-02 18:25・IP 属地广东
Auto汽车工程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