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的制作成本是1.45亿美元,按照行业内的常规算法1.45x3+1,也就是5亿美元左右才能回本。
现在内地人民币票房才破亿,这还早着呢。

芭比真人电影和芭比过去的电影套路都相似,讲的是主角芭比自身的成长故事,前段是拯救自己,后段是拯救芭比乐园,最后是成为人类,成为创造者而非被创造出来的产物。
我想成为那些创造意义的人的一部分,而不是成为那些被制造出来的东西的一部分。
有人聊芭比讽刺男权,但是芭比其实也讽刺了女权。
来到现实世界的芭比遭受到了双重恶意,陌生的男人会用不礼貌的眼神审视她,和她开黄腔,她的小主人还会用一连串的话来否定她。
你一直以来让女性感觉很糟糕,自从你被发明以来,不切实际的身体,性化的资本主义……
你的出现让女权运动倒退了五十年,摧毁了女孩与生俱来的价值感……
你是个法西斯主义者!
电影只是借小女孩之口,讲出了美国妇女组织此前对芭比的质控,她们认为芭比娃娃过于“性感”,过于“完美”,为小女孩设置了不可实现的目标,最终结果就是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感到自卑,因此她不是妇女解放的象征,而是起着“迫害妇女”的作用。
长得漂亮身材又好是芭比的错吗?
美丽的容貌和健康的身材明明是全人类认可的审美。
看似是小女孩批评芭比,其实这里面暗藏着的是女性内部对话语权的争夺。
就像是现在的热门词汇“媚男”一样,美国部分女权人士就认为女性不能穿衣过于大胆,那么到底应该穿什么衣服?
女性不能媚男,所谓媚男的范围又在哪里?
虽然说是在为女性争取权利,但是有的是把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权利还回去。
女性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走出闺房、进入学校、进入地铁,进入一切公共场所,突然女权又开始争取女性可以不和男人在一处的权利,官方竟然也跟着胡闹,公共场所开始出现女性专属区域,比如女性车厢。
那如果有了女性车厢,那站在女性车厢之外的女性又要如何自处呢?
一节小小的女性车厢,装得下全天下的女人吗?
女性权利,不应该是给女性在社会上划一块小小的角落,而是争取和男性分庭抗礼,真正支撑起半边天。
而这些,芭比都没有提到。

芭比处理和肯的关系,就像是她处理和这个女孩的关系一样,保持着善良和教养。
芭比没有和小女孩动手,明明这样出言不逊的女孩她一个能打十个,她也没有和女孩讲道理,她只是微笑着说和她说话很高兴,然后转身逃走,破防哭泣。
芭比说肯可以做自己,寻找自己的可能性,这和让芭比给自己端茶倒水,要占有芭比的肯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芭比之母,面对芭比提出想要成为人类的提议,问她:您能允许我成为人类吗?
她说:你不需要我的允许。
芭比的神,芭比的创造者,不想控制芭比,就如一开始她创造芭比的初衷一样,是她给了芭比无限的可能性,她也相信芭比做什么都能成。
因为这样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芭比终于可以走向现实世界,开始自己新的冒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