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确一个定位,求生存(有份工)和求发展(找到理想工作)其实应该统筹考虑,求生存不仅是某一时之需,也要往求发展上靠才行,这点可能有点何不食肉糜,但凡事都想一步,留个后手的人,往往有更多选择和议价权。
当你想不明白职业规划这个事,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没有目标、迷茫的时候,自救的方法求生存的方法也好,一定是多抓几个稻草。
举个例子,你走体制内发展路线,那么应届、入D、学生干部、荣誉、选调、人才引进等稻草,能抓都得抓,突破极限去找到一个高平台,提上线也保下限。而不是所谓的,随便考个基层公务员有个编制保命「求生存」。当然,有些同学可能真的在天坑里没法往出爬,这个时候遴选是通往“求发展”的一条明路,是救命稻草就得提前抓,这是曲线救国的职业规划。
再一个,职业发展是长期的,规划某种程度上做不到3年,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大方向还是可以把握一下。例如很多小伙伴实在不想进体制,计算机的、半导体的、做电池的在风口上的,掂量下进去多亏,但是这些又能拿到不错的体制内offer,这个时候怎么选,还是选大不选小,前期千万把把路子走宽别走窄,把平台选高不选低。能在风口上飞会儿,何必直接把自己堵进死胡同,何况是,“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高强绝红尘”啊,一考定终身不是和你开开玩笑的,转行之沉默成本,时代的尘埃拍在普通人身上是巨石,大部分人没有选错的资本。
一个健康的职业周期,千万注意先走宽路子、走高平台,再不断缩小范围下沉找到细分领域里你的定位,不要被眼前的“匮乏”迷了眼,“求生存”很紧迫,“求发展”更重要,哪怕是“求生存”也一定要往“求发展”的路子上靠。
至于没啥目标的普通人,求稳就念书吧,能念到多高是多高;当然能早进体制进体制,这俩是求稳最后的稻草。
以上,供你参考。
编辑于 2023-07-27 11:31・IP 属地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