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先「有份工作」还是坚持「找到理想工作」,结合现在就业环境年轻人该如何选择?

没头脑

这个问题说真的写回答的时候我很犹豫,因为我认为没有人可以去轻易评判他人的选择,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网图,侵删

必须承认现实中是真的有人家庭特别困难,我身边就遇到过一些,对他们来讲压根就没有选择,必须赶紧工作赚钱。如果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指责这些人的选择,那我觉得未免太缺少同理心了。

祝愿这些年轻人早日摆脱困境。

如果你的情况没有这么糟糕,和我一样是个普通人,家里暂时没那么大的压力,让你有一定的容错率可以去选择,那么我一定会建议你先尽量「找到理想工作」。如果理想的offer实在拿不到,至少也要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同行业的企业,或者直接把目标换成「找到理想行业」。

下面详细说说我的思路。

1、真正赚钱的是什么

不要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优秀了随时可以转行,“男怕入错行”这5个字绝对不是虚言。工作能力的提升看起来很快,很容易有自己成长了的感觉,只是很可惜,任何行业都不缺干活麻利的人。

那么行业和行业之间鸿沟在哪里呢?不急,慢慢分析。

除了极少数天纵之才可以直接改变行业的玩法甚至创造一个行业(比如10年代的那批吃到了互联网红利的大佬们),大部分人都只能遵循行业的固有玩法,扮演好公司给的角色老老实实当个螺丝钉。

然后这些螺丝钉里比较优秀的人,可以拿到一张进入行业顶层圈子的门票。但也只是门票罢了,打工打到头说到底还是在靠自身劳动赚钱。

真正好赚钱的是什么?是资源,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人脉资源和资本积累。

先说资本积累。

拿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大佬们举例,你觉得他们每年到手的钱有多少?几千万?想多了,几百万就很不错了,那么多现金是嫌税交的太少了么?

真正值大钱的是他们手里拿到的股份。

更别说那些金融行业的操作了,甚至不用钱都能滚出钱来。

更值钱的是人脉资源。

事先说明这个故事是我从我朋友那里知道的,真实性我无法保证,只是挺适合这个回答。

我一个朋友有个同学,毕业之后进入了江苏某个城市银行工作,第一年年薪就超过了100W(我没有见过这个人,这个数字是朋友告诉我的)。她父母在这个城市人脉资源非常多,基本上这个城市里最有钱的那些人都能接触的到。然后她在银行里就负责放贷款,但不是在柜台放,是在VIP包厢里只给最有钱的人批贷款。

之前看到一个问题,说在上海办事不靠人脉,我看到的时候真的是笑了。说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前一阵子我家人心脏经历了一个支架手术,因为事发突然只能在老家做手术。事后为了保险起见,我打算在上海找一个心脏权威点的医院再找个专家咨询一下。

然后我在网上搜了半天,发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方面比较强,于是就打算去网上挂个号。

结果排名最靠前的高级专家门诊,直接全部排满。我一个个去点开看可预约时间,最后预约到一个副主任医师,时间还是一周之后。

现在想想真的是冒冷汗,假如当时我的家人和我一样在上海,要准备做心脏手术。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找谁去帮我提前预约下医生的时间帮我家人早点检查一下。

讽刺的是,我家人在老家之所以能立马检查立马手术,是因为在医院里有认识的人。

记住,任何地点,任何行业,人脉都是最值钱的东西。

想想为什么销售都要带名片

2、一无所有之人,只能拼命赌概率

上面已经举例说清了资本和人脉的重要性。如果说资本还多少有办法在不同行业积累,但是人脉这东西是真难在不同行业同时积累。

对于普通新人来讲,想上来就认识几个行业顶层的大佬,纯粹是想多了。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先从底层做起,给中层打工,然后争取早日升级成中层给上层打工,最后到顶层。

别梦想什么电梯里遇见总裁通过30秒就让他赏识你的剧情,那是影视作品里才会有的东西,而且是最烂的影视作品。

那么,怎么提高遇到行业里的大佬的概率呢?答案就是进知名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

不否认有些大佬确实在小公司里,不过人家基本都是CEO或者总监级别的,你不太可能进公司直接就遇到。

而在一个知名度更高规模更大的企业里,显然你遇见大佬的概率就会更高。

在这些业内大佬周围工作的时候,学习工作技巧这种事情已经是不值一提了,更有价值的事情是通过帮大佬做事能让他带你更多的接触到行业内的头部玩家们。然后通过持续稳定的工作结果,获得高层认可,之后有赚钱的事情可以带着你玩。

对于一无所有的普通年轻人来说,能有更高的概率获得一张高层人脉的入场券就已经是件很难得的事情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没有本钱的人,想坐上牌桌都难

3、行业比公司重要

这是我为什么建议假如没有「找到理想工作」,那就先尽可能「找到理想行业」的原因。

互联网曾经给了我们那一代年轻人希望,除了开天眼贷款买房之外终于好像有可以跨越阶层的方式了。但是看看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萧条成什么样了。

任何公司,都抵不过行业大潮。行业巨浪可以把一艘小船给推向浪尖,也可以狠狠把一艘巨舰给直接击沉。

看清一个公司对于年轻人来讲并不容易。而看清行业趋势虽然也挺难,但是网上能获取到的信息会相对偏理性一点。

你看网上有多少人骂互联网公司的头部大厂就知道了,公司因为和产品直接相关,而产品又和人直接相关,所以很容易形成关系链。随便谁都可以骂一个公司的产品,进而去骂一个公司。

但是行业这个东西,一般是比较容易产生理性共识的,比如都知道养老行业之后会越来越火,也都知道燃油车行业会越来越夕阳。

小结一下,如果你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更加朝阳的行业,你后面跟着大趋势赚钱的概率就更高。还是那句话,一无所有之人只能赌概率。

退一步讲,同行业之间,哪怕是作为竞争对手存在,之后跳槽也方便一些。毕竟你们之间已经太熟悉了,有的对手甚至比你的朋友更了解你。

毕竟,你们只是代表公司在竞争,而没有任何个人恩怨。想办法把他们也变成你的人脉,再看情况争取让他们内推你进你想进的公司。(竞业协议这东西就是企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存在的,但实际效果有限,不展开说明。)

哪怕是竞对,也可能化敌为友

4、校招是你最后一次吃学校红利

排除你是顶尖985学校毕业的情况,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校招真的是你的学校最后给予你的东西了。

其中涉及两方面因素。先说简单的一方面,学校一般都有有升学率考核,会想办法帮你毕业。

再说复杂一点的另一方面:对于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基本上是我身边大部分职场人的共性了。

这其中又有两个原因,表层原因是从企业招聘习惯的角度来讲,天然就会开辟社招通道和校招通道。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一张白纸好画画,企业会更容易“同化”应届毕业生成为自己需要的样子。

当然,我相信还有不少人和我一样,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还有第三个原因:

作为已经被毒打过的职场人,希望能让年轻的菜鸟们少走点弯路少踩点坑,不要像我们一样一次次碰壁碰到头破血流才吸取到经验教训。这也是我把职场作为知乎创作领域之一的原因。

生化危机2截图
很高兴你不在这里,菜鸟。-生化危机2

感谢你读到这里,希望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

发布于 2023-07-27 01:08・IP 属地上海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麦克斯不是马克思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