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回答

如何反驳女朋友“爱你所以在你这发泄坏情绪”的观点?

Jhin
356个点赞 👍

人的情绪就像是流动的风,会避开坚硬的壁垒,吹进另外一个人躯壳上的窟窿。

当你以为它只是需要一个地方来承载重量,但其实它是以风的姿态来让那窟窿里发出回响,确认这里依旧对它开放。

我写了文绉绉的两句话不是在这里冒充诗人,而是为了指出亲密关系里情绪宣泄的本质。

因为我们理应有一个疑问。

为什么非得向亲密关系当中的另一方宣泄情绪。

换句话说,如果你宣泄情绪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慰藉,那不能选择老好人的同事吗,不能选择心地善良的朋友吗,不能选择我吗,你给我五块钱我能给你发一上午你是最棒的人。

你再给我添五块我还能陪你一起痛骂这个悲惨世界。

然而很显然的是,以上的人员都不能。

那么这个疑问的核心是关系的亲疏远近,亦或者情绪的私密程度吗。

同样也都不是。

真正的答案在于,对方能否提供情绪的回响,来向你证明安全感的存在。

情绪的回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既不是你哭诉完职场压力后,会陪你一起谩骂两句的安慰,也不是你陈述压抑带来的痛苦后,会陪你一起安静发呆的心有灵犀。

回响是指,对方的心理一定会因为你所宣泄进来的情绪而产生变化。

就像风流过隧道时发出的乒乒乓乓。

你哭诉半天,老好人同事安慰一上午其实心里也压根儿没什么波动,因为你俩的生活没有交错。你给我一百块钱,我打字打到屏幕冒烟,但其实我心里唯一的波动就是等下去买烤地瓜,至于你到底宣泄了什么,我睡个觉起来就忘了。

能够因为你所宣泄的情绪而产生心理变化的条件是,对方对你的负面情绪完全不设防,这不仅仅需要的是亲密关系,还需要能够互相裸露心理的情感信任。

这就是为什么在问题描述里,是因为爱才宣泄,而不是因为身份才宣泄。

知道对方的心理会因你的情绪而变化,有时候远比对方因你的情绪而说点安慰的话更让人有满足感。

有的人很需要这种满足。

而那种心理变化是好是坏,是暴烈还是温柔,是会表达出来还是封闭其中,都不重要。

因为这个概念的根源来自于一个理念。

人类总喜欢通过能否使事物发生变化来确认安全感。

这个理念是我现在答题趁编的,但不妨碍它的正确性,尤其是对人类情绪的判断。所以我们可以开始重新解构,向亲密关系当中的另一方宣泄情绪这个行为。

它的本质压根儿不只是为了释放情绪,更多的是为了在烦闷时验证安全感。

它来源于有些人对于情感信任的认知是,能够使我悲伤的情绪,也理应使你内心彷徨,这样的感同身受,会让倾诉这个行为不至于落空。

当这种认知被求证,对方的心理确实因为自己宣泄的情绪而变化了。

那么安全感也同样被肯定了。

因为被影响,就代表了不设防。

再由此来稳固自己的心理,消除伴随的情绪慌乱和泛起的孤独感。

那么我认为这的确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私,因为这样的宣泄完全没有考虑过,对方心理被不停侵蚀所带来的后果。

毕竟对于隧道来说,风也算一种侵蚀。

而反复验证安全感的做法,也容易引起对方心理的厌烦。

所以倘若你想要反驳你的恋人,你可以陈述她这种宣泄所会对你造成的伤害,那超过了承受的极限,以及频繁验证安全感所暴露出来的自我多疑。

但坦白讲我觉得这充其量只能算高敏感所堆砌出来的虚假强势。

因为这种宣泄本质上还是一种诉求与试探。

如果说这是某种建立地位差距的精神控制,那我觉得差之千里,因为很显然你对于真正以建立地位差距为目的的情绪宣泄缺乏认知。

那其实并不少见。

醉酒的丈夫肆意抽打妻子的脸,顽劣的孩子冲着沉默的父母拼命大喊。

这些人并不希冀得到一个会发出回响的隧道。

他们更渴望得到一个沉默的无底洞。

只需要以永远承受来表达服从。

而风吹过布满苔痕的隧道,是很浪漫的画面,但假设那山中的风过于猛烈和频繁,那么我一般把它叫地质灾难。

发布于 2023-11-26 10:39・IP 属地四川
朱慈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