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扯太远,就邻近香港、学习香港地铁程度最深的广州地铁,站名超过三分之一是村庄、乡镇的名称。其中有一些还是在市中心。

例如1999年全线开通的广州地铁一号线,就有一个位于中山一路的「杨箕」站。杨箕村是广州著名的城中村,曾经是城中村改造的硬骨头。如果你觉得「杨箕」还不够乡土气息,那么,中山一路上还有个公交车站就叫「杨箕村」。

再看新近全线贯通的八号线,超过一半是公社和村庄名。例如中大以东的鹭江、客村、赤岗、琶洲都是沿用至今的村名,「万胜围」则是参照旧社会本地乡土风格虚构的地名。往北过了彩虹桥,从西村开始,全部都是村镇名。
这里面还有一个「石井」,曾经的石井兵工厂就很有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处于闹市区荔湾湖旁边的泮塘五约,过去就属于石井公社西郊大队。


一般地,很多村庄由于城市化,早已融入市区,却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村名。然而有一些地铁线路覆盖的地方则是某种程度相反的。
例如地铁廿一号线「天河智慧城」「神舟路」「科学城」这些听着很时髦的站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GDP,但论区位不属于中心城区,论人烟不及后面的乡村。白天车水马龙,夜晚还不如农村热闹。

南番顺是广府地区的核心。广州地铁七号线就横亘在从来不被认为是广州的番禺区(原番禺市)和在小红书上被人误以为是佛山市市区的顺德区(原顺德市)内。七号线的站名,很多还直接保留了「村」字。有的则是原有地名加商业项目名的组合,如「汉溪长隆」和「南村万博」。有的甚至连电器厂牌都用了上。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地铁站外,却是珠三角经济的精华。


想起一段很经典的粤语相声,黄俊英、何宝文的《省港澳大比拼》,里面提到:
我地香港有大埔/我地广东有黄埔
我地香港有尖沙咀/我地广东有洲头咀
我地香港有沙头角/我地广东有沙头角
沙头角喺边度啊?中英街!
本来要讲广东省与港澳的区别,结果讲着讲着就殊途同归了。
地铁也这样,不管香港还是内地,都会既有现代化的设施,又有传统的乡村。多走走多看看,很多文化上的冲突就会慢慢消弥。